正扬社区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764|回复: 0

中国共产党津市历史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3-12-1 08:23:1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津市万石诗 于 2023-12-1 08:29 编辑

转载《中国共产党津市历史》
资料来源:file:///C:/Users/ADMINI~1/AppData/Local/Temp/ksohtml3176/wps1.png
《中国共产党津市历史》编纂委员会

开篇

     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领导中国人民进行了伟大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的压迫,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作为中华民族的一部分,津市人民紧扣民族的脉搏,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斗争中,历经了血与火、生与死的考验和锻炼,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不少革命先辈奉献出自己的青春,有的血洒山河,壮烈牺牲,创造了可歌可泣的英雄业绩,谱写了一曲党领导人民创造历史的壮丽凯歌。
    20世纪初期,津市凭借“九澧门户”的地理优势,已发展成为九澧地区的水运枢纽和湘鄂边境物资集散中心。英、美、德、日等外国资本的入侵,给蓬勃兴起的民族工商业造成巨大冲击。加之外国宗教登陆津市,兴办学校医院,在宗教文化渗透的同时,开启了教育和科学新风。随着近代工商业的发展,店员、产业工人等无产阶级队伍成长壮大。为中共津市地方组织的建立奠定了阶级基础,积蓄了社会力量。
     20世纪初期,津市社会矛盾日益加剧,引起人民的强烈不满,反帝反封建的意识在民众中自发酝酿。一些中小工商业者,对连年的军阀混战和外国资本的入侵尤有切肤之痛,他们在外地经营的同时,把各地民主运动的信息带回津市,激发起民众反帝反封建的民主运动。特别是贺龙出任澧州镇守使期间,上马管军,下马抚民,刷新政治,津澧民主气氛日益浓厚,津市民众反帝反封建斗争的热情更加高涨,1919~1925年间,津市先后发生了数起大规模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斗争活动:1919年,津兰中学学生不顾学校的强烈反对,举行声势浩大的游行示威,声援北京“五·四”运动。1923年,长沙发生日本水兵枪杀市民的“六一惨案”后,津市店员、工人立即组织罢工罢市,掀起对日经济绝交活动。1924年,英国商人在津市贩卖枪支和鸦片,激起热血青年义愤,夜闯旅店击毙“洋人”。1925年,津市声援上海“五卅”运动,成立“青沪惨案雪耻会”,抵制日货。这些自发的斗争活动在民众中产生了积极影响,为中共津市地方组织的建立打下了思想基础。
  为寻求拯救社会的良方,有志青年纷纷离家远涉。1919~2005年间,相继有朱务善、杨立达、许和钧、张志定等一批青年分别进入北京大学、湖南省立第二师范、长沙兑泽中学读书。在学校,他们接受马克思主义,加入了中国共产党,这些人中有的回到津市,为中共津市地方组织的建立和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
    1925年秋,中共湘区委派遣共产党员罗宁、李立新以国民党员的身份,到津澧开展建党工作。在发展国民党员、筹建国民党县党部的同时,在国民党左派中挑选优秀分子秘密加入中国共产党。1926年初,罗宁、李立新在津市建立起津澧地方第一个中共基层组织——津市党小组,李立新任组长。与此同时,共产党员、省立二师学生许和钧建立了中共渡口支部。党组织的建立,标志着津市的革命斗争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进入了新的历史时期。1926~1949年,津市党组织的发展建设历经艰难,曾几度遭受重大损失,但革命火种始终没有熄灭,而且越燃越旺。
    1926年9月,周逸群率左翼宣传队到津澧,帮助建立党组织。中共津市基层支部发展到4个,党员104人,并成立总工会、农协会,掀起轰轰烈烈的大革命的高潮。到1927年5月,这一时期是中共津市地方组织迅速发展阶段。
  蒋介石在上海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国民党津市市党部中的右派成立“除暴安良委员会”,商团改为挨户团,到处捕杀共产党员和革命群众,党组织遭到严重破坏,十多名党员和几十名农协会会员在敌人屠刀下英勇就义。津市笼罩在白色恐怖之中。但真正的共产党员没有被敌人的疯狂杀戮所吓倒。幸存的党员在极端艰险的环境中,不怕牺牲,前仆后继,进行了艰苦卓绝的英勇斗争。渡口支部被敌人破坏后,迅即与常德周家店支部合并成立周渡支部,后改为区委,组织游击小组,坚持武装斗争。津市支部书记张志定牺牲后,数名外地来津党员立即重建党支部,积极开展武装斗争,踏着先烈的血迹继续战斗。双垸乡(现李家铺乡)农民协会委员长、共产党员胡彩清组织起农民自卫军,发动武装暴动,开展游击战。这一时期,是津市党组织遭受严重挫折,经受严峻考验阶段。
   1930~1935年,贺龙率领的红二、六军团在津市同国民党军队展开激烈战斗,三次攻克津市。同时,发动群众打土豪,分浮财,沉重地打击了敌人的嚣张气焰,鼓舞了津市人民的革命斗志。津市人民群众组织起来,为红军运送物资,抢救伤员,掩埋牺牲的战士,印刷宣传品,赶制军装。城乡青年积极报名,参加红军,仅1935年8、9月间,红二军四师十二团在津市招收新战士近800人。
抗日战争爆发后,国共两党再次合作,形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津市党组织进入恢复和发展阶段。1937年7月,共产党员郭遵泰等人回乡组建抗日民族先锋队,开展救亡宣传活动。不久,又在津市、新洲一带组建中共新洲区委,领导6个党支部。1939年春,刘玉舫受党组织派遣,潜入国民党第五十三军野战补充团,担任该军中的一个秘密党支部的领导工作,党员韦来宽组织青年知识分子成立“怒吼歌咏队”,到城乡开展抗日救亡宣传,有力支援和配合了抗日主力的对日作战。1941年“皖南事变”后,浙江铁工厂6名中共党员辗转到津,成立新华工厂党支部,秘密从事党的活动。
  解放战争时期,津市党组织已成星火燎原之势。1947年春,中共湖南省工委派魏泽颖到津市发展党组织,成立津市支部。次年,津市支部与新华工厂支部取得联系,组建津市党总支,领导津市、澧县、安乡的党组织。随着解放战争的节节胜利,党组织的发展更为迅速。1948年冬,津市党总支升格为津市区工委,领导津澧5个支部,党员100余人。1949年5月,中共湘西工委书记方用传达省工委批示,决定将津市区工委改为澧县县工委,组建人民武装,迎接解放。6月,澧县工委分三路同时发动武装暴动,成立湖南人民解放突击总队第四大队。这支人民武装在津澧机动作战,给苟延残喘的国民党地方政权以沉重打击。7月23日,第四突击大队乘胜进驻津市,宣告津市和平解放。同时,津市党组织紧紧依靠广大人民群众,积极开展统战工作,团结一切进步力量,瓦解和改造津市地方武装,迫使国民党第十四兵团暂编师四一六独立旅第一团无条件投诚。解放军四十九军一四七师一部进入津市。8月3日,随解放军南下的六大队四中队到津,4日,中共津市市委成立。从此,中国共产党津市地方组织成为公开的执政党组织。
      《中国共产党津市历史》(第一卷)是中共津市地方组织领导津市人民进行反帝反封建斗争的历史,是领导津市人民前仆后继,英勇奋斗,推翻国民党反动派的统治,争取民族解放的历史,是领导津市人民从黑暗走向光明的历史。《中国共产党津市历史》(第一卷)不仅在津市革命斗争史上意义重大,在中国革命史上也是闪光的一页。
  编纂《中国共产党津市历史》,全面、翔实地记述中共津市地方组织领导人民进行革命斗争的光辉历程,系统总结历史经验教训,真正做到“用伟大的成就激励人,用成功的经验教育人,用历史的教训警示人”,对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服务津市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建设和党的自身建设,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2005年5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正扬社区

GMT+8, 2025-4-28 09:30 , Processed in 0.030719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http://www.cdzyw.cn 常德正扬社区

© 2022-2023 正扬社区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