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扬社区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5292|回复: 0

澧籍院士彭孝军:精细化工 问鼎智能化发展之道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3-12-5 10:32:2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城头山视窗 于 2023-12-5 10:39 编辑

常德市拟编辑出版“院士风采录”,澧县籍中国科学院院士朱作言教授、彭孝军教授和中国工程院院士张尧学教授将汇编该书。他们,是澧县的骄傲和自豪。配合澧县政协文史委,本人特采写了三位院士的人物通讯。现逐一编发,以飨读者。
mmexport1701743876477.png

精细化工 问鼎智能化发展之道
——中国科学院院士、大连理工大学精细化工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彭孝军风采

■ 易宗明

中国科学院院士彭孝军,是澧县人引以为豪的骄傲。作为大连理工大学教授、精细化工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深圳大学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他深耕精细化工研究,问鼎智能化发展之道:形成了近红外比率荧光菁染料探针分子平台,提供了解决复杂体系荧光信息定量获取的新方法,被国内外广泛应用;他构建的耐候性喷墨打印染料产品体系,大规模产业化,为我国成为彩色喷墨打印耗材大国做出了重要贡献;他创制的荧光探针在血液细胞分析系统的产业化应用,促进了我国在血液临床分析装备领域从空白到国际一流的跨越。

彭孝军院士授权国内外发明专利50余项,参与起草国家标准20余项、ISO国际标准5项。作为第一完成人,获2006年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和2013年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以及4项省部级特等奖、一等奖。他2007年获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2008年被评为全国化工优秀科技工作者,2016年被评为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2017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2020年获全国创新争先奖。

天道酬勤 农家少年折桂大连理工

彭孝军1962年生于澧县大堰垱镇汉东村(今花圃村)。大堰垱镇位于澧阳平原腹部、涔水之滨,是澧县第二大建制镇,而汉东村因为位于颇负盛名的汉德庙而得名,与当时名不见经传的城头山村隔八里河相望。彭孝军是家中长子,五个妹妹众星拥月般的围着哥哥转,爷爷奶奶更是把这唯一的孙子视为掌上明珠。

彭孝军的家庭成分是中农,父亲虽然担任过大队生产会计、队长,母亲也任过生产队妇女队长,但一家十口靠父母两个劳力挣工分,日子过得紧巴可想而知。但再穷不能穷孩子,读过高小的父母深谙“养儿不读书,只当养头猪”的朴素道理,所以想尽千方百计,供儿女们读书。彭孝军读书有天赋,提及他读书,邻里乡亲便津津乐道向我们讲述他的读书故事——

故事之一:彭孝军的祖屋是大木架子瓦屋,堂屋设有一个很大的神龛,是逢年过节上香祭拜的所在。家里人口多,房间紧巴,奶奶把孙子视为命肝心,就在神龛上给孙儿吊上蚊帐铺上了床。彭孝军每天放学回家后就躲在床上看书。夜深人静,他将家里盛米的升子拿来,把点上的煤油灯放在里面防止火烛,隔着蚊帐安心地学习。每天晚上十点左右,在奶奶的一再催促之下他,才肯熄灯入睡。彭孝军学习成绩优异,一直是班上的学习委员,堂屋的两面板壁贴满了他的奖状。

故事之二:家里是超支户,有一年学杂费交不上,彭孝军自作主张,把家里的狗带到学校,向老师提出以狗抵学费。学校体恤这个品学兼优的好苗子,破例同意了,可被抵给学校的小黑每天依然如故地随他上学、回家……彭孝军卖狗读书的故事,如今成为村名们津津乐道的美叹。

故事之三:彭孝军读书勤奋,总是带领妹妹们干一些力所能及的活计,尽力替父母减轻一些负担。进入白羊寺的大堰垱镇中学读初中后,尽管生产队给他的评定的底分不高,但每个节假日他都出工挣工分。他的四妹自豪地说:“哥哥干农活老高人一筹,总出人意料想出别人想不到的法儿。插秧打行行,他与生产队的女能手打联手,他自己调侃累得腰比桶儿系还细了,但他蛮高兴。”

故事之四:彭孝军读书一帆风顺,在大堰垱公社中学高中毕业,正赶上国家恢复了高考,16岁的他考上了大连理工大学。汉东村出了第一个大学生,也就在这个1978年,八里河对岸的城头山被考古工作者慧眼识金,从此大放异彩,成为“中华城祖、世界稻源”,成为“湖南五张文化名片”之一。从没有出过县城的彭孝军,父亲把他送到长沙火车站,他孑然一身提着箱子行李上火车,父亲担心他在北京转车有困难,不想他顺利到了学校,并从此成为学校翘楚、业界明珠。

故事之五:彭孝军读书勤奋、朴素,每年都获得学校奖学金。他的一双灯草绒布鞋穿得都磨穿了底,但他不舍得扔下,而是洗得干干净净带回家。有一年家乡涨大水,他归来在八里河对面使劲朝家人招手,家人起初没认出他来,还是三妹提醒莫不是哥哥放暑假回来了,这才划腰盆把他从河对面接了回来。

      匠心筑梦精细化工赋能化学事业

1982年,彭孝军从大连工学院化工系毕业,分配在武汉工作。可工作没多久,他又考取母校的研究生,先后于1986年、1990年获得大连理工大学精细化工专业硕士和博士学位。他再接再厉,又于1990年攻读南开大学有机化学专业,1992年获取博士后学位。随后,他回到大连理工大学一直任教,同时从事精细化工研究,包括精细化学品结构与应用,荧光探针及其应用,精细化学品清洁制造技术、数码彩色打印、血液细胞分析系统等领域获得产业化应用等等。

2001-2002年间,彭孝军在瑞典斯德哥尔摩大学有机化学系和美国西北大学化学系做访问学者。

2017年,由于他所从事精细化工研究代表了精细化工与智能材料化工领域的最前沿研究成果,对产、学、研各界发展起到指导和引领作用,他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彭孝军院士介绍,总体上来说,生产物质的行业和领域叫做精细化工。除了精细化工以外,还有大化工。贵重的、高端的叫精细化工。精细化工占整个化工产品的比值,代表一个国家的发展水平。他说,我们国家现在比值为50%左右,还存在着巨大的发展空间,因此我们需要坚持十四五提出的三化概念。何谓三化?首先是要高端化,这就要发展高端的机械化工产品;第二是要绿色化,要做到节能降耗;第三是要智能化,要做到全自动。

在今年的大连理工大学第五届青年学者星海论坛上,彭孝军院士举例诠释了智能分子工程和分子通过计算机自主设计。

例证之一:比方说肿瘤。得了肿瘤,不知道肿瘤的位置要进行精准识别、主动治疗。怎么治疗呢?他说有靶向药,治疗肿瘤的药物一定要精准地跑到肿瘤的位置上,否则会对人体的多个组织具有损伤。他说把治疗肿瘤的药物包进纳米粒子里面,纳米粒子对人体无害,专门识别肿瘤细胞。通过技术可以达到99%进入肿瘤,大大减少副作用的产生。

例证之二:信息产业。他说,比方说显示材料,因为分子智能化,能够识别不同的电压。不同的电压系统不同,用分子去识别它,就能发出不同的颜色,形成五彩斑斓的世界。

他说,正是通过智能设计、智能合成,最后通过智能化的制造,形成智能化的工业或智能化的社会,为社会的智能化发展提供物质基础。

彭孝军院士结合自己的工作诠释了分子如何为社会服务。他说,打印、印刷、国防能源等能拓展多领域就在于加入到信息的存储,国防的隐身材料与能源就有关系。

例证之三:太阳能是最终极、最清洁的能源,如何利用太阳能?首先就要染料,因为有颜色的地方就有染料存在,万紫千红的世界是用燃料去装点的。染料是分子,分子能够吸收光、产生颜色、发出光和热。

他简单讲述了两个体系,解释分子为研究所用的途径。

途径之一:用在打印里面。打印的彩色照片容易褪色,是因为新的体系跟传统染色不一样,它是强光、强电、强热,在光的照射之下,它变成活性氧。我们通过改造,将耐光的稳定性达到7-8级。工业上分成8级,7-8级是最高级,永不褪色。我们现在总体上的水平已经能够做到高于国外的产品。

途径之二:用在传统染料的模体上。引入识别集团,精准定位肿瘤,一看见肿瘤它就发光。如果是能够精准的靶向肿瘤,就能够为医生提供非常好的手段,有针对性的进行手术治疗。但因为肿瘤细胞在周围和内部有很多的特征的物质,前提是实际分子的肿瘤有特殊的选择性。

最后,彭孝军院士介绍了自己最近研究发展的技术——超声波技术。他说,用b超也能够吸收能量,染料识别肿瘤之后到肿瘤里面吸收脂肪能量。通过用不同的自动化集团可以实现不同的功能。传统的这种分子是没有功能的,因此一定要做到智能化。

他介绍了自己正在研究的关于智能化的两件大事。

大事之一:做分子。不同的分子给它做成切断,让它智能化。比如,让它贴在潜艇上的外表,把声音消掉;将对方探测的声纳给消掉。中国做了很多非常扬眉吐气的事情,能够突然从舰队的下面冒出来,这种隐身能力也是非常强的。

大事之二:整轨。现在高铁的整轨是水泥的,如果用分子改进,这种橡胶整轨可以达到40吨,而且减噪没有声音,非常清静。高铁的速度,现在正在产业化推广之中。

彭孝军院士所从事的精细化工,正为中国的化学事业,特别是中国高端的材料工业、相应的医学生命能源、电子信息作着卓越的贡献。

回报桑梓科技创新服务地方发展

科技创新是推动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向前发展的重要力量,也是推动人类社会不断进步的重要力量。

树高千丈不忘根。不论走得多远,彭孝军院士都有着对家乡难以割舍的特殊情怀。2020年5月29日下午,彭孝军院士团队与常德市第一人民医院战略合作签约仪式在芷园会堂成功举行。

据前期战略规划,医院将充分发挥彭孝军院士及其团队在高端人才引领和科技创新方面的优势,积极开展肿瘤精准诊疗领域最前沿诊疗技术的研究,把院士指导研究室打造成区域学科制高点、高端人才孵化器以及共享创新的平台,努力提升学科建设水平和综合实力,最终通过临床服务于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让普通百姓也能享受到优质的医疗资源。

在签约仪式上,彭孝军院士接受了常德一医特聘教授聘书,并为医院“彭孝军院士指导研究室—常德市第一人民医院肿瘤精准诊疗研究室”授牌。

彭孝军院士在讲话中高度肯定了常德一医在122年悠久历史中“崇德精医,惠泽沅澧”的赤诚和激情。他表示在后续与医院的战略合作中,为解决肿瘤的识别和治疗等科研难题提供技术支持。同时也会开放精细化工国家重点实验室以及他们课题组的科研平台,和医院一起培养一支优秀的人才队伍,并协助医院建立技术创新平台。

彭孝军院士指导研究室在常德一医建立后,医院将加快高水平科研成果培育进程,积极开展肿瘤精准诊疗领域最前沿诊疗技术的研究,力争在肿瘤的基础和临床研究、学科建设、技术创新、成果转化等方面取得长足进步。

无独有偶。2021年10月24日,津市市院士专家咨询委员会成立,这个全省首个县级院士专家咨询委员会,邀请了11名院士、24位专家作为委员,而彭孝军院士就名列其中。津市市作为老工业城市,在工业发展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津市市委、市政府围绕打造智库“生态圈”做足文章,充分发挥院士专家资源优势,不断扩大产业的“发展圈”。院士专家将围绕津市推进国家、省创新型县市、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打造千亿园区、县域绿色化工园区建设等,把脉问诊,出谋划策。

2023年2月11日,津市市院士专家咨询委员会第二次会议召开,彭孝军院士与其他27位院士、专家齐聚津市,为津市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科技支撑,不断增强津市发展的核心竞争力。

截至目前,由院士领衔的国家级科技创新平台在津市设立科技成果转化基地,院士专家与生物医药企业合作的植物提取物全产业链建设项目扎根津市成长,各位院士专家已开展产学研技术合作57项,推动科技成果转化项目15个、总投资逾30亿元。

mmexport1701743879733.pn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正扬社区

GMT+8, 2025-2-11 23:36 , Processed in 0.034818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http://www.cdzyw.cn 常德正扬社区

© 2022-2023 正扬社区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