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扬社区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4347|回复: 9

津市二轻工业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3-12-15 16:30:11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津市杨翠秀 于 2023-12-15 16:42 编辑

            津市二轻工业


        津市二轻工业发源于明、清以来的手工业。津市水运发达,商业繁盛,自明朝中叶以后,就有手工业兴起,开始只是作为农村副业,业务也限于纺纱、织布及修配农具、日用品、农忙务农,农闲务工,逢场摆摊设点或串街走巷,不拘一定模式。

         明末清初津市市场扩大,先后有渔具、制秤、农具、缝纫及木、竹、铜、铁器等手工作坊应运而生,清朝一代津市出现早期店铺有你聂隆盛药铺,新太隆秤铺,刘克和、张万和笔墨铺,曾家发园木铺,钱春源竹器铺,刘宏发索铺,罗玉和、玉成合香铺,陈太昌,邹宏兴雨伞铺,胡祥兴油漆情,陈长春皮箱铺,周宏顺白铁铺,雷福兴雕刻铺,颜昌荣京花铺,刘学柏刀剪铺,蔡海山铁器铺,徐大生熏皮坊等,这些店铺都有作坊,从事手工生产,

        辛亥革命至抗日战争前夕,津市手工业发展为商品生产,由以前的夫妻店、师徙店发展成几人或数十百人的手工业工厂或作坊,开始采用缝纫机、织袜机、制面机等机械设备,至抗战前夕已有染织、缝纫、制革、猪鬃、铁器、铜器、竹器、笔墨、牙刷、雕刻、皮箱、制秤、园木、方木、檑木、大木、木屐、皮鞋、布鞋、棕绳,麻索、草索、白铁、雨伞、油漆、香烛、制帽、渔具、京花、纸盒、石作等三十多种行业,254户,从业人员1070人,其中作坊157户,875人,占总数的60%。当时最大的行业是染织和制革业,染织业有工厂七户,作坊七十五户,织布机二百八十余台,制革业有作坊二十户,从业人员一百五十六人,由于制革业的发展,带动了皮革制品的兴起,年产皮鞋一万多双,皮箱数千件,其他缝纫、猪鬃、铁木器具等主要行业,都拥有从业人员百人左右,九澧各县在津市联办的九澧平民工厂,承担各县培训技术工人的任务,设有染织、缝纫、竹木、西履、制革、编织等科,生产西装、军服、长衫、箩筐、筲箕、菜篮、筷子、扁担、毛刷、钢丝刷、油纸扇、皮革、皮鞋等二十多个品种,对发展本市手工业生产,有一定的影响。

         抗日战争时期,津市一度成为入川孔道,市场空前繁荣,手工业者增加到401户,从业人员1578人,染织、制革、猪鬃、雨伞、油漆、制索、木器、缝纫等行业都有所发展,还有从武汉、沙市、宜昌、长沙、湘潭等地避难来津人员,就地开设猪鬃、牙刷、服装、制鞋、及装饰油漆等铺坊,为本市手工业市场,增强了活力。手工业产品达到千种以上,民国三十二年(1943年)日军曾一度侵陷津市,受战事影响,市场趋于萧条,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抗战胜利结束后,各地难民纷纷还乡,手工业者人数大见减少,除缝纫及铁、木、竹器行业还能维持生产外,其他行业都呈萎缩状态,随后国民党全面发动内战,市场金融混乱,捐税奇重,手工业一蹶不振,生产处于停滞之中。

       1949年津市解放,成立市人民政府,解放初期因受国民党遗留的影响,市场衰落,手工业工人大部份无工可做,生活困难,市人民政府以工代赈,号召参加市政工程建设。同时鼓励生产自救,1950年手工业有556户,从业人员1532人恢复生产,1951年国营商业,合作社开始对手工业者办理加工订货业务,以后逐步集中生产,统一加工,统购包销,直接为国家加工订货的染织业,工人自救组织发展到33个,570人,自此市场渐趋繁荣,国民经济得到恢复。手工业由低级的自救组织向高级的手工业生产合作社发展,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手工业生产互助合作,1952年成立了第一家手工业生产合作社一一津市制索生产合作社,随后又成立了津市雨伞合作社,铁器合作社,1955年形成了全市手工业社会主义改造高潮,1956年实现了全市手工业合作化,共组成手工业生产合作社36个,供销、生产小组29个,有社、组员2457人,占手工业人员总数的99.7%。合作化以后产品成本逐渐降低,质量稳步提高,产量也大有增加。1956年手工业产值达295.11万元,为合作化以前1953年的3.9倍。

        在“大跃进”的1958年,市手工业合作社实行合作工厂化,将54个合作社、组(供销小组除外)改组为29个合作工厂,套用国营企业管理方法,改多种形式工资制为单一计时工资制,改自主的生产计划为指令性的安排,干部由上级委派,退还了社员股金,取消了劳动分红。使得以高指标,瞎指挥,浮夸风和共产风为主要标志的左倾错误严重地泛滥开来。合作工厂费用开支大,产品成本高,质量差,多数工厂出现了亏损。1961年党中央决定对国民经济实行“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本市恢复了手工业联社及各手工业生产合作社,在组织上,经济上,经营管理上基本恢复了合作化时期灵活多样的优良传统,当年恢复及新建合作社、组42个,大部份扭亏为盈,共获利润15.289元。以后市委决定将街道工业归口手工业部门管理,经过调整,新增生产合作社、组24个,至1961年底全市共有合作社、组70个,社、组员3782人,为历年数目最多的一年。自后在为农业服务,为大工业服务,为人民生活服务,为出口服务的总方针下,开展增产节约运动,取得一定的成效。但因三年自然灾害的影响,手工业产值还是处于下降的局面,到1964年起才逐步回升,1964年比上年上升14%,1965年上升44.72%,1966年上升24.6%。

       “文化大革命”开始以后,1968年手工业联社成立革命委员会,提出按行业归口,合社并厂的方案,当年12月23日采取零点动作(午夜零时开始),一夜之间,将铁器行业六个社,合并为铁工、轻机、锻造、胶木四个工厂。1969年3月又将木器、服装、纺织等行业十八个社改组为家具、服装等九个工厂,连同原有的园珠笔厂、制镜厂,都取消了集体企业的优良传统,走上端“大锅饭”的老路。在生产上盲目大上高尖产品,1970年先后有服装、家具、皮件、蚊香四个厂试制电子产品,因设备、技术、原材料都缺乏,生产的产品大都不合格,成为废品,损失严重。1974年镇革委决定行业归口管理,从二轻系统划出集体企业织布、床单、线带、橡胶、造漆等八家,带走产值688.62万元,占二轻总产值的40.65%,而调入的仅人民印刷厂一家(1984年仍调出二轻系统,工业产值仅占二轻总产值的3%,使二轻工业的实力,大为削弱。

        在“文化大革命”长期动乱中,二轻工业生产不稳定,效率减退。但大多数职工,仍然排除重重困难,坚持生产,以供应市场需求。十年中对质次价高滞销和原材料短缺的近千个产品,实行停产或压缩生产,新增适销对路的产品,也在千个以上,特别是增加了一些轻工日用品和出口产品,取得了较好经济效益,自1966年至1976年十年间,二轻工业产值有两年减产,一年平产,其余都有不同程度的增产,平均年产值增长15%,百元产值利润为7.85元,在曲折的道路上,仍有较大的进展。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实行国民经济“调整、改革、整顿、提高”的方针,进入历史转折时期。1979年起二轻工业各企业产品由商业包销改为自销,上半年有60%的产品滞销,促使各企业由单一的生产性向生产经营性转变,当年减少了长线产品的生产,同时制成新产品新花色39种。加强了推销工作,迅速扭转了产品积压的困难局面。十一个由联社统收统支统负盈亏的大集体企业,改为自负盈亏。工资制度也从文革时期单一的计时工资制,改为计时加超产,超产多劳多得,小量定额计件等多种工资形式,从而调动了职工的积极性,保持了高速度增长的势头,全系统实现了无亏损企业。1981年继续扩大企业自主权,加速打破“大锅饭”的进程。在全系统3,510名职工中,实行定额超产计件、分成工资、浮动工资、车间成本控制、小件包工等多种经济责任制,使企业管理达到新的水平,当年二轻工业总利润突破200万元大关。1982、1983两年间,继续经济体制改革,民主选举18个企业的厂长,调整产品结构,两年中有18种新产品试制投产,20种质次价高的产品,停止了生产。1983年新产品产值占总产值的16.38%。自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至1983年的五年里,二轻工业产值平均每年增长19.34%,五年将近翻一番,共创利润1291.80万元,五年增加固定资原产值927.5万元,相当于前24年投资的总和。1984年以后部份企业引进国外设备,继续进行技术改造,同时各企业开展横向联合,扩大了产品销路,提高了经济效益。

        建国后三十多年来,二轻工业从艰难曲折中发展壮大。1952年工业产值只有69.80万元,1985年已增为4,429.99万元,增长60倍,产品质量逐步提高,1960年在常德地区小商品评比中,津市二轻工业有12个产品被评为优质产品,其后油漆刷、汉压猪鬓、水煮猪鬃陆续被评为省优质产品,高级斑马牌蚊香获国家银质奖,牛皮修面革、正面革在省行业评比中,名列前茅,无烟蚊香、电炒锅、重革打光机、水牛皮修饰革荣获省优秀新产品奖,81-2型节煤炉在省节煤炉评比中获第一名,多用童床获全国金鹿奖。在工艺操作上,原来全系手工生产,经过设备更新,技术改造,1985年机械化程度达到60%,集体积累达到2、280万元。职工工资在手工业合作化初期,年平均工资为240元,最低的只有100元左右,经过多次调整,1989年平均工资已达950元,退休工资年均每人624.67元,职工的经济收入、福利、生活条件都有较大程度的改善。

        津市二轻工业现有行业九个,基层合作企业二十一家,供销公司、保健站、幼儿园各一个,企业职工共计3,026人,其中工程技术人员30人,正在大专院校培训人员36人,固定资产原值2,062,70万元,现值1,566.30万元,各企业厂房占地面积280.008平方米,大型设备2,130台件,1985年全员劳动生产率14,131元。上缴国家税款366万元,获利润335.80万元,工业总产值4,388.40万元。其中皮革行业有制革厂、皮件厂、皮鞋厂三家,合计产值548.70万元,占二轻总产值的12.84%;塑料行业有胶木电器厂、塑料厂两家,合计产值306.85万元,占总产值的7.18%;五金制造行业有金属制品厂、五金电器厂两家,合计产值401.02万元,总产值的9.38%;日用杂品行业有蚊香厂、制刷厂两家,合计产值1,468万元,占总产值的34.74%;缝纫行业有服装厂、制鞋厂、湘绣厂三家,合计产值283.10万元,占总产值的5.56%;文教用品行业有园珠笔厂一家,计产值277.10万元,占总产值的648%;家具行业有家具厂一家,计产值195万元,占总产值的3.85%;轻工机械行业有皮革机械厂一家,计产值62.83万元,占总产值的1.47%;其他行业有猪鬃厂、纸箱厂、水电安装公司、钟表厂、衡器厂六家,合计产值791.50万元,占总产值的18.5%。全系统生产省计划产品:蚊香、猪鬃、油漆刷、钢木家具、皮革机械、节煤炉、白铁提桶、布鞋、皮鞋、塑料制品、园珠笔芯、民用镜、电炒锅、皮辊轧花机零配件等二十个品种,另有地区计划产品九种,省、地计划产品占二轻总产值的60%,其余为各企业自行生产的日用小商品。

来源:津市工业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3-12-15 16:37:50 | 显示全部楼层
拜读老师的精华佳作,感佩您的才情,向您学习,为您点赞。遥祝您身体健康,幸福长寿。
顺祝冬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3-12-15 16:38:21 | 显示全部楼层
拜读老师的精华佳作,好文章,感佩您的才情,向您学习,为您点赞。遥祝您身体健康,幸福长寿。
顺祝冬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3-12-15 16:39:35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津市的二轻工业在过去是蛮热闹的。各行各业样样具全。我为津市的繁荣昌盛点赞!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3-12-15 16:41:29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夏老师的首肯。向您学习。天渐渐变冷了,要多保重!祝亲冬日安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3-12-15 17:58:17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拜读杨老师佳帖,学习点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3-12-15 19:36:19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佳帖欣赏,为你点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3-12-16 10:44:37 | 显示全部楼层
欣赏佳帖,点赞支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3-12-21 20:06:42 | 显示全部楼层
拜读精品佳作,享受文化美餐,为杨老师点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3-12-21 22:20:38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读文知津史,点赞佳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正扬社区

GMT+8, 2025-2-12 17:07 , Processed in 0.039545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http://www.cdzyw.cn 常德正扬社区

© 2022-2023 正扬社区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