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扬社区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995|回复: 5

守望家园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3-12-22 08:59:48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守望家园(1)
         我出生在湘西北的一个小山村,那里属丘陵地区。有山、有水、有田、有地、有小河流,是八百里洞庭的一份子。
        土地,对我来说是最熟悉、最亲切的字眼,小时候和同伴们在田野上摸爬滚打是常有的事,用老人们的话说就是接地气的孩子才长得好,长得快些。土地在今天的现实生活中,已逐渐变得陌生而遥远了。
         上世纪末,一场大种欧美杨的运动在我县兴起,一时间,所有湾塝田从此结束了种植农作物的历史。亩数不够,就用旱涝保收的部分坪田、冲田补数。
         怪不得当时就有人说:目前的状况应了古人对好吃懒做的人说过的话,你这样下去,到时候你田里都要长树的。果不其然,不是懒了长树,而是杨树公司一纸几十年的合同让农田栽上了杨树。
        只几年光景,杨树公司倒闭了。农田里的杨树也无人管理了,植树的当年,在电视里看到,北方这种树早已淘汰当柴火了。
          良田,家乡人赖以生存的土地,从此荒芜了。那些多虫的杨树被农民砍回家当柴烧也比不上山上自然生长的杂树木柴火好烧,一烧就白灰到处飘散开来。
          一湾几十亩,一塝几十亩的农田再也无人去耕耘了,从此退出了种植的历史。任由茅草、杂树、山竹荊棘蔓延开来。既使现代高科技的航拍拍下的照片也会误认为这被杨树毁灭了的田地本来就是山林,与良田是八竿子也对不上号的。
        失去了土地的农人,只好头也不回地离开了那一块块祖宗传下来的,经营了几十年,养育了几代人的土地。
         是的,我是农民的儿子,我所在的组上,上世纪末有一百几十号人。稻田的锐减,不得不举家迁往县城,市区,乃至省城。我也是其中一员,举家迁往县城,弹指一挥间已近三十年了。
         印象中的县城,方圆不过二公里。现在的县城早已突破十里长街,还在继续向四周辐射,一征就是几百亩,早晚散步,不管朝那个方向走,满目都是建筑工地,真正的曰新月异。县城四周以种植蔬菜为业的老人们现在也只好两手捧观音在墙角晒太阳,眯缝着眼睛回味种菜卖菜的过往岁月了。
       不断减少的土地无言地告诉世人,土地是不可再生的资源。
        好在目前已征的上千亩土地谁也不敢搞开发了,怎么办,用围栏围起来!!!
           珍惜方寸土,留与子孙耕。
                (未完待续)
IMG_20230918_085237.jpg
IMG_20231031_160726.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3-12-23 10:01:46 | 显示全部楼层
拜读佳作,享受文化美餐,为老师点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3-12-23 12:13:46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龙阳呈祥 发表于 2023-12-23 10:01
拜读佳作,享受文化美餐,为老师点赞!

感谢关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3-12-23 16:56:11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文化美餐,遥致冬日安暖。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3-12-23 17:49:58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龙阳呈祥 发表于 2023-12-23 16:56
谢谢文化美餐,遥致冬日安暖。

感谢关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3-12-23 19:23:51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龙阳呈祥 发表于 2023-12-23 16:56
谢谢文化美餐,遥致冬日安暖。

感谢你的关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正扬社区

GMT+8, 2025-2-8 15:18 , Processed in 0.038821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http://www.cdzyw.cn 常德正扬社区

© 2022-2023 正扬社区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