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忆贺龙将军在津市(一) 文/宋先熙
贺龙将军是桑植洪家关人,早年胸怀大志,以解放工农大众为已任。 他的一生是战斗的一生,以两把菜刀起家,驰骋沙场,鞠躬尽瘁, 为无产阶级革命事业作出了卓绝的贡献。他在投入革命前, 任澧州镇守使和常澧镇守使时, 曾常住津市。1930年和1935年他曾两次率领红军来到津市。 因此, 贺龙将军对津、澧有深厚的乡土感情和革命情谊, 他常对人说:“津澧是我的第二故乡。 ”贺龙将军青年时代名扬九澧, 威镇湘西,在九澧群众中广泛流传。有人曾形象地说,贺龙两个字,就抵得上两军人马。足见对其评价之高。
“四人帮”横行时期, 贺龙将军不幸遭受迫害致死。但他当年在九澧一带的光辉业绩,九澧人民记忆犹新。津、澧人民永远怀念这位为革命奋斗终生的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
任澧州、 常澧镇守使时期 1923年秋, 贺龙将军率部由贵州回常德。 当时澧州镇守使唐荣阳横征暴敛,民怨沸腾, 老百姓都切望贺龙将军前往治理。贺龙将军顺从民意,采纳了王育瑛“取而代之”的建议,率部进攻澧州, 并事先策动唐部田子云、易正洪两团倒戈,内外夹击 唐退回石门。 1924年9月,贺龙取代了唐荣阳的澧州镇守之职。 所以, 贺龙常笑着对人说: “我这个官是自封的。”事后,当时湖南省长赵恒惕才派代表谈判,正式委任贺龙为澧州镇守使兼第一师师长。1926年又提升其为常澧镇守使。
贺龙将军为了减轻人民负担, 任职以后采取了一系列有利于工农商的措施, 如救济贫民, 废除苛捐杂税, 只征特税(鸦片税),深得广大群众的拥护 他随时接见群众,经常下乡访问,了解民间疾苦。还派廉洁奉公的干员担任所属各县的县长,为民兴利除弊。
任职期间, 正遇澧州大早,田土失收,粮价飞涨。 为了帮助群众度荒, 他一面发出紧急通告,责令各地士绅富户交出囤积的粮食。 他雷厉风行,首先从大户着手。这年6月的一天,贺龙冒着酷署,脚穿麻草鞋, 头戴草帽,身着便衣,带领一连人马,前往王家厂向家大屋找大地主向应东借粮。 一路上, 号召穷苦百姓同去开仓, 响应跟随者有900人。向应东闻讯逃跑了,队伍一到, 立即砸开仓门,人们看见金黄的谷子,个个笑逐颜开,蜂拥而上,争着装粮。一时领粮的人群来来往往,络绎不绝,遍山盈野, 欢声雷动。 另一方面是预征田赋。 这在澧州还是第一次,为了慎重起见, 事先张文贴榜, 召开会议, 讲明道理, 接着任务下达到区,大财主预交3年,中财主预交2年,小财主预交1年, 然后分别派员下乡督办。并规定限日交清,违者严惩。 当时,澧县东路缴纳田赋的钱粮柜就设在津市元和宫。地主们都纷纷到钱粮柜窗口交钱折谷完纳,但也有少数顽固不化之徒,软拖硬抗,受到了严惩。如大地主庹朝喜,自特财富势大,一贯横行乡里。听说要预交3年田赋,就拉拢县里征收田赋的军法官黄载安, 黄载安受贿后, 对庹拍胸说:“这事就包在我身上了。”事情很快被人告发, 贺龙怒不可遏,派人捉来黄载安, 当众宣布罪行,判处了死刑。同时, 还把庹朝喜和其他几个顽抗地主抓来一同陪斩。风声传出,企图顽抗的地主都乖乖地预交了应出的田赋。 预征工作顺利结束后,得到了大批钱、粮,贺龙便组织人员搭 饥台向饥民散发。同时又责令津市商会派人前往滨湖各县采购粮食,在市上设立公卖处, 平粜给平民百姓。
摘自《城市基因——津市文史丛书——文存卷上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