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津市万石诗 于 2024-1-14 10:40 编辑
第八章 红军在津市的战斗
1930年到1935年,红二、六军团在贺龙等率领下在津市与国民党的军队展开了激烈的战斗,三次攻占津市。同时,发动人民群众打土豪,分浮财,扩编红军,沉重地打击了国民党的嚣张气焰,鼓舞了津市人民的革命斗志。
第一节 红六军首次攻占津市
1930年9月中旬,邓中夏受中共中央派遣,到湘鄂西接替周逸群红二军团政委和鄂西特委书记的职务。邓中夏执行党中央负责人李立三“夺取中心城市”的冒险主义路线,决定红军离开洪湖根据地,从监利、石首一带南渡长江,攻击岳阳,切断长沙到武汉交通线,再向西南攻打常德,直驱长沙,以激起红一、三军团再取长沙。10月18日,红二军团渡过长江,分两路南征:一路由段德昌指挥,红六军十六师从监利杨坡疃、复洲渡江至石首调关,首歼万庚之敌500人,红六军十七师由监利陶家市、洪水港渡江,经长岗庙、松木桥,会合十六师,进攻华容;另一路由孙德清领导的红二军从石首新厂一线渡江,经鲇鱼须、梅田湖,进攻南县。10月22日,红六军占领华容县城,红二军攻占南县县城,共歼灭川军新编第十一师张英部及两县团防千余人,缴枪400多支。10月30日,红二军、红六军先后攻克藕池、官垱,歼敌保安团一部;红十七师进抵公安闸口,击溃李宗鉴两个团。11月3日,红二、六军分两路向津澧挺进。一路是红六军十七师由师长许光达、政委李剑如率领,从公安出发,经盐井、张家厂,直插津澧;另一路是红二军四师、红六军十六师,分别由师长王炳南、政委王一鸣率领,从公安出发,经曹家场、黄山头、焦圻进逼津澧。 为阻止湘鄂西红军策应中央红军进攻长沙,湖南省长何键严令有“湘西王”之称的陈渠珍师到津市设立防务。“湘西王”陈渠珍派戴季韬率警卫团和陈斗南的第一团分赴津澧,使其互为呼应。陈斗南因未占据有特税收入(鸦片税收)的津市,迁怒于戴季韬,故二人在是战是撤的问题上不能一致。戴季韬深知,红军南进一路连克重镇,士气旺盛,锐不可挡,加之贺龙在津澧威德素著,而何键早有借红军之手灭掉陈渠珍部,从而占踞湘西的打算。因此,戴季韬主张能守则守,不能守就走,决不与红军死打硬拼,让何键坐收渔翁之利。而陈斗南因怀夙愿,坚持主动迎击红军,确保津市。直到11月2日晚,红军逼近津市时,戴、陈才在津市召开两个团营长以上军官紧急会议。会上,警卫团副团长袁达武提出分区布防的折中意见,勉强作出防卫决定:津市方面由警卫团负责,由彭达武率刘文华、白树庭两个营1800多人在白洋堤一带布防,戴季韬特务连和刘鼎营1000余人为总预备队;澧县方面,由第一团副团长刘宗鲁率滕传光、张健两个营1000余人占领大堰垱、王家厂一线,掩护津市侧背;陈斗南则率谭文烈营固守澧县城,相机出击。 11月4日,红军以一部监视白洋堤守敌,主力则猛攻大堰垱、王家厂。激战2小时,敌军遭重创,便纷纷抢渡王家厂河逃命,但渡口被红军机枪火力封锁,敌副团长刘宗鲁同110余官兵溺死于涔水河。当日,红军歼敌近400人,俘敌100多人。敌军共损失人枪近500人。 王炳南、王一鸣两师集中兵力,乘胜向白洋堤守敌发动猛烈攻击,枪炮齐发,杀声震天,整个白洋堤硝烟弥漫。激战约3个小时,打得敌人死伤遍野,乱作一团,敌副团长彭达武被击毙。戴季韬见战斗不利,“乃令迅速脱离战场向津市转移”。此时,澧县方向亦枪声突剧。戴季韬深恐津市与澧县城的通道被红军切断,不敢死守,遂下令放弃津市,率残部向澧县撤退。澧县铲共义勇总队队长、津市商团队长王树堂,带领200人枪,向新洲鲁家坪逃窜。红六军在军长段德昌的指挥下,从小渡口等地进入津市,首战告捷。红二军则将澧县城围住,并发动攻城战。 红军进占津市后,在大街小巷张贴“打倒贪官污吏!”“打倒土豪劣绅!”“打土豪分田地!”等标语,在万寿宫后坪召开市民大会,宣传红军的宗旨、任务和纪律。惩办土豪劣绅和妓院鸨儿。红军驻津期间,汤家巷发生火灾,大火来势凶猛,滚滚烈焰向西延烧至新建坊。红军战士不顾自身安危,一次一次冲进火海,抢救被火围困的市民。这场大火使几百户市民露宿街头,饥寒交迫。红军便把在新洲打土豪收缴的四船衣物送给灾民。尔后,又带领群众打开大豪绅杨占堂的谷仓,把1000多石稻谷分给群众,没收声大、纬伦、纬章、吉大祥等4家商铺的财产,把布匹分发给穷人;又将源顺、源远、源隆等3家当铺打开,让市民认领所典之物;打开盐仓,给每户穷人发给一面盆食盐。红军的行动,赢得了民心。老百姓对红军感激不尽,编了歌谣传唱:公鸡叫,红军到,腰里别的盒子炮。干革命,为穷人,财主哭,穷人笑,红军不来不热闹。 红二军团占领津市,但进攻澧县受阻,围困县城数日,多次集中兵力从东门、北门爬城强攻,均未成功。11月9日,驻安乡敌军倾师袭来,加之戴季韬部在外袭扰,李国钧部从临澧逼近,红军腹背受敌。湖南省政府主席兼四路军总指挥何键调动大量军队围攻津市,红军处境困难,形势不利,于11日主动撤离津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