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扬社区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2331|回复: 0

中 共津市 党史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4-1-21 10:44:4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津市万石诗 于 2024-1-21 10:46 编辑

第 四 篇
中共津市地方组织在抗日战争时期
(1937年7月~1945年8月)

第十章  恢复党组织

        1937年7月“七·七”芦沟桥事变后,中国共产党高举抗日的大旗,在全国抗日救亡运动高涨和中国共产党倡议国共合作抗战的情况下,国民党蒋介石被迫接受中国共产党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主张,实现了国共合作的全民族团结抗战。地处抗战大后方的津市人民很快投入到这一关系民族生死存亡的抗日洪流,在中共津市地组织的领导下,广大人民群众开展了规模空前的抗日救亡活动。

第一节  建立中共新洲区委

      1937年,共产党员郭遵泰、王道宣等人加入由共产党员蔡思治、聂复苏发起的“澧县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组织。1938年,郭遵泰以新洲、津市为重点,吸收进步教员和学生。组织发展、宣传、串联的方式主要是采取办读书会、结拜兄弟姐妹、办补习班等形式进行,组织发展对象议论时局、交换读书心得,谈个人理想等,再经组织多方面调查确认可靠后,吸收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成员。学习资料主要是《新华日报》、《群众》杂志、《青年自学丛书》等。1938年7月,中共澧县工委成立。根据中共中央大力发展党员的决议和省工委“猛烈发展党员,建立党的各级领导机关”的指示,中共澧县工委在津澧大力发展党员,积极组建党的基层组织,至1939年6月,中共澧县工委已相继建立了4个区委和17个党支部。其中,中共新洲区委下设有6个党支部,党员66人,程光瑜任区委书记。新洲支部,书记李昌象;渡口支部,书记周小溪;毛里湖支部,书记施古风;澹津支部,书记刘春生;特务支部,书记严文汉;四方支部,书记周双全。但国民党推行消极抗日,积极反共政策,采取“溶共”、“防共”、“限共”的方针。国民党澧县党部对中共津澧地方组织的迅猛发展视为“洪水猛兽”,只苦于无处下手。1939年8月,中共澧县工委发生“失密事件”,8份党员的入党志愿书落入涔南乡乡长陈广散之手,国民党澧县县党部、县国民政府如获至宝,立即行动,妄图一举破坏中共澧县工委及基层组织,当即改组各学校,将有“共党”嫌疑者一律开除,并软硬兼施,派人游说,利益引诱,劝其登报脱党,又派人盯稍,扬言暗杀,制造恐怖。中共澧县工委决定,为应付事变,停止扩充组织,加强内部教育,已暴露身份的党员尽快转移。新洲区委立即停止扩建组织,要求党员暂时隐蔽。
      1940年初,中共湖南省委指示澧县工委筹建抗日游击武装。县工委派部分党员打入国民党内部,参加各区乡成立的抗日自卫队,控制武装力量,伺机暴动。共产党员王道宣、杨道瑞利用各种社会关系,担任了新洲区抗日自卫大队大队长和政治教员。县工委定于9月16日武装暴动,但由叛徒苏经校告密,7月5日,国民党军警联合行动,疯狂捕杀共产党员。工委负责人及多名党员被捕,党员花名册被搜,暴动计划流产。7月17日,游玉圃等4名党员牺牲。有的党员经不住残酷的严刑拷打而自首,有的党员出走他乡,党的组织遭到严重破坏,被迫停止活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正扬社区

GMT+8, 2025-7-5 11:48 , Processed in 0.030811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http://www.cdzyw.cn 常德正扬社区

© 2022-2023 正扬社区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