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天风 于 2017-2-10 15:46 编辑
游黔阳古城和古龙标芙蓉楼
老实说,过去对黔阳古城真的有些生疏,虽然对王昌龄“一片冰心在玉壶”的诗句滚瓜烂熟,却真不知道芙蓉楼就在我们常德“隔壁”。忽然来此一游,自然勾起文人墨客对古城古楼过往的十足关注。
原来,黔阳古城是一座省级历史文化名城,也是全国保存最为完好的明清古城之一。古城三面环水,是湘楚苗地边陲重镇,素有“滇黔门户”和“湘西第一古镇”之称。其历史比云南丽江大研古镇早1400年,较湖南省内的凤凰古城也要早900年。各种文化在这里交融,“一片冰心在玉壶”的经典诗句就是王昌龄写于此地的芙蓉楼。黔阳古城位于沅水上游的黔城镇,黔城镇是一座有史2200多年的历史古城,汉高祖五年(公元前202年)置镡成县,唐代易名龙标县,宋元丰三年(公元1080年)置黔阳县。新中国成立前,一直是黔阳县治所在地。1949年县治搬迁安江后,黔城改为乡级镇,1960年改为建制镇。1997年国务院批准原黔阳县与洪江市合并,成立新的洪江市,市治设黔城镇。1998年湖南省人民政府批准原黔城镇与黔城乡合并,设立新的黔城镇。
古龙标芙蓉楼,座落在黔城镇沅、舞水汇流之处,为古典园林建筑,占地4250平方米,北廓临江,依林踞阜;筑叠巧思,错落有致,被誉为"楚南上游第一胜迹",是历代文人墨客吟诗作画之处,也是唐代“诗家天子”王昌龄宴宾送客的地方,著名的《芙蓉楼送辛渐》便会就于此。
我们到达黔阳古城正是午间,艳阳高悬,气温在摄氏36度左右,所以难觅“寒雨连江夜入吴”的诗境体验。古城与芙蓉楼入口仅隔百米左右,从小到大,先楼后城,我们先随递导进入芙蓉楼景区。原先,脑子里总有点把芙蓉镇和芙蓉楼混淆,现在走进芙蓉楼景区,才明了它们之间是八竿子打不着的,虽然都属湘西,但芙蓉镇却在凤凰县。芙蓉楼景区呈现给我们的首先是碑廊,这些盖有年矣的古碑刻里,真有读不完的历史、文化和艺术,纪事碑廊在前,书法碑廊在后,成回廊形构造,许多学子在这里抄写各自感兴趣的碑文,我们只能走马看花,具体的内容实难备述,惟岳飞所书“墨荘”二字,让我震撼,书如其人,英雄、大气、沉稳,千古不朽。走过碑廊,进入楼区,那是几栋古楼画廊和参天古树铺绘的图画,免不得在那里流连、追寻、留影,陈列品中,以根雕之王和一口大钟为最。我们从龙标胜景门告别芙蓉楼景点,这座门也极有特色,门外的江边亭还做过《恰同学少年》的拍摄实景哩!
我们再沿江回走,随后来到古城景区,城门门楼是景区标志性建筑,但我感觉远不如平遥古城城门雄伟,黔阳古城城门楼就像一座古建筑小品,看了高挑在旗杆上的“黔阳古城”旗,才明白这就是闻名遐迩的一座古城的锁钥所在。进入黔阳古城,感觉比洪江古商城地势平坦,属于平面上建城,街巷也稍显宽大一点,但建筑风格上近似,“张家老屋”是个有文化底蕴的去处,也是《恰》剧拍摄实景地之一,主人很热情的为游客介绍一切,谈吐里饱含自豪和希冀,那是一种将中华民族家风文化代代相传的美好的希冀!在他家保存完好的古式客堂里,我们享用了一场家庭文化的精神大餐,给此游刻上了一段隽永的结束语。
搜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