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扬社区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2352|回复: 8

恩与债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4-2-4 09:14:47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昨日读了一篇文章《债还清,恩还在》,很是感动。
在那个饥荒的年代,一个母亲为了自己的儿女不被饿死,找遍亲友借粮而不得。后来,一个居住在表妹附近与她素不相识的农妇得知情况后,主动借给了母亲10个玉米棒子以解燃眉之急。第二年秋收后,尽管农妇再三推辞,母亲仍执意还给了人家15个玉米棒子。若干年后,母亲随女儿住进了城里,当听到表妹说当初那个借玉米棒子的农妇得了重病卧床不起,母亲执意要女儿请假陪她到乡下去一趟,看望农妇。女儿不解,母亲便将这段经历告诉了女儿。女儿问:“既然债已还清,何必还要那么在意,让我专门请假陪您去看她?”母亲说:“我去看她,并不是还债,只是代表着我还记得她的恩情。债虽还清,恩情却要永远记在心里。”
在老一辈人眼里,“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钱、物这些有形的债能够还清,但人家帮你的这份恩情,却是要永远记在心里的。农妇的救急之举,是没齿难忘之恩,怎么能够不在意?
然而,社会发展到了今天,不仅“借债是恩”的意识已很淡漠了,而且“借债成仇”的剧本遍地皆是,甚至靠诈骗为生也能在某些地方、某些群体成为一个产业,真是人心不古啊!
中国最近最热门的人物就是一个叫许家印的人,他不是象华为公司的任正非那样因为突破了美国的重重围堵、给中国人大大长了脸而火热,而是因为他能够欠下2.5万亿的巨额债务而火热,因为他能够让900多个楼盘16.2万房奴们月月还房贷却看不到自己的新房诞生而火热。许家印欠着银行数千亿的贷款、欠着上下游几十万供应商数千亿的工程及材料款、骗走了投资人数百亿的入股资金、卷走了购房户上千亿的购房款,他不仅没有对金主们感恩戴德,还到美国申请破产保护,企图赖掉所有债务。与那个善良守信、知恩感恩的母亲相比,这个许大老板还算是人吗?
当然,这种披着人皮、不通人性的人,远不止许家印一人。许许多多贪赃枉法的官员,许许多多善于进行“资本运作”的大佬,许许多多给利益集团充当马前卒的专家教授,许许多多见死不救以医谋财的无良医生,都和许“首富”差不多。
说到借了钱不记恩、反成仇的人,就多了,我都见识过好些。有两亲兄弟,弟弟找哥哥借了1万块钱,因为没写借条,过后竟然死不认帐。在那个查不到微信转账信息、银行转帐记录的时代,法官也无可奈何,最后兄弟俩反目成仇,老死不相往来。有一个外甥给舅舅借了800块钱(那时我工资是60多块),舅舅老是不还,最后外甥把舅舅的一头耕牛也牵走了,两家从此断了往来。这都是些陈年旧事,在以前也不是很多,且令绝大多数人所不耻。但到了现在这个时代,欠债“跑路”的人,不仅多不胜数,而且自己不以为耻、别人也熟视无睹了。
我也遇到过和那个母亲一样守信知恩的人。约20年前,我为单位聘用了一个小伙子,非常阳光厚道,也很聪明勤奋,我很是喜欢。约莫工作了两三年,因为没有办法进编,看不到希望,又恰逢家庭遭遇了一些变故,他便辞了职。辞职一些时日后遇到了困难,找我借5000块钱,我二话没说就借给了他,他也打了借条。说心里话,我当时觉得没有给他解决好工作问题很是愧疚,能够以借钱的方式帮他一下,算是一点心理安慰,根本没有打算要他还。于是,转背就把借条撕了。大约十来年后,小伙子突然找到我的办公室,硬要塞给我2万块钱,说是还本付息,还送了不少礼物。我无论如何也推辞不掉。听他说,他在外面发展得还不错,但心里老记挂着这么一个帐不安心,我收下了他的钱,就是帮了他的忙,让他少了一个心理负担。
我遇到的这种以借钱为恩的人,不止一个。当然,遇到的不讲信用的人,也不止一个,甚至打着我亲朋好友旗号、编着各种匪夷所思的理由骗钱的人,也有几个,不过我给的额度都不大。因为我知道他们说的“老婆得了癌症”、“妹妹出了车祸”之类的说辞都是谎话,但找到面前了,既抹不下情面,也想早点摆脱纠缠,便打发几个小钱,并声明算是救济,不用偿还。因为我知道这些人的名声和套路,何必记挂着还有一笔债而耿耿于怀呢?
当你遇到困难的时候,别人能够借给你想要的钱、物,不容置疑是帮了你的忙,确实是有恩于你。及时还债,是你的本份;债还清之后还记着这份恩情,就是你的境界了。
中国人传统的道德标准是“仁义礼智信”。那个农妇主动给一个素不相识的人借玉米棒子救急,是为“仁”;那个母亲第二年收成之后立即偿还了所借玉米,是为“信”;借10个还回去15个,是为“义”;永远记着借玉米这份恩情,并在得知其病倒后从遥远的城市专程跑到乡下去看望,是为“礼”;两个农村妇女,都能有“仁义值千金”的胸怀,是为“智”。
老子说:“人无信则不立,业无信则不兴,国无信则不治,家无信则不和”。不知中华民族诚实守信、知恩图报的传统美德,还能不能回归现代社会?不知“有借无还”甚至欠债跑路、刻意行骗的人,还能不能越来越少?

“债虽还清,恩却要永远记在心里”,这一句朴实无华的话,不知还能让多少人感到自己的渺小?就象鲁迅先生在《一件小事》中的人力车夫面前感到自己渺小一样。


                                2023年10月

注:作者朱传勇原津市财政局退休干部、现津市市散文作家协会主席。

mmexport1697926007822.jpg
IMG_20200115_170126.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2-4 10:18:52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在老一辈人眼里,“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钱、物这些有形的债能够还清,但人家帮你的这份恩情,却是要永远记在心里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4-2-4 11:56:20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覃旺成 发表于 2024-2-4 10:18
在老一辈人眼里,“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钱、物这些有形的债能够还清,但人家帮你的这份恩情,却是要永 ...

是啊!无论社会怎么变,都不能忘记曾经所受的恩情,"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永远是我们为人之底线。握手覃书记,祝您新春愉快、龙年大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2-4 12:17:01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好文感人!知恩投报,人之常情!世界上是多多列子,向这些感恩永远记住情谊之人学习!好文点赞!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2-4 13:40:11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好,大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2-4 16:46:14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点赞/:strong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4-2-5 21:29:48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彭淑娥 发表于 2024-2-4 12:17
好文感人!知恩投报,人之常情!世界上是多多列子,向这些感恩永远记住情谊之人学习!好文点赞!

拜谢彭大姐的点赞点评,祝您新年快乐、福寿安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4-2-5 21:30:35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龚天宝 发表于 2024-2-4 13:40
好,大赞!!!

握手致敬会长!祝阖家欢乐、新年大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4-2-5 21:31:21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舒中一 发表于 2024-2-4 16:46
点赞/:strong 。

握手致敬!祝您身体健康,万事如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正扬社区

GMT+8, 2025-2-8 05:18 , Processed in 0.036054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http://www.cdzyw.cn 常德正扬社区

© 2022-2023 正扬社区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