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读书故事 老同学相聚后的读书与思考 郝界洲 去年11月中旬,我应湖南农大几个留校老同学的邀请,到母校与他们欢聚畅谈。我们都感到喜逢盛世晚年幸福,随意列举了新时代很多令人骄傲的成就。我也参和着说还是习总书记说的一切成就的归因都是“马克思主义行,中国共产党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好”。可有位同学立即反驳了我的说辞。他说如果马克思主义行,那么王明博古在苏联专攻马列主义学说,有些重要篇章还能倒背如流。但他们几乎葬送了中国革命,为什么马克思主义在他们手里不行了呢? 我一时语塞,难以说服他们。 为了增强对这个问题的说服力,也使自已更深刻学习和理解马克思主义,我首先在习总书记关于马克思诞辰200周年、毛主席诞辰120周年和130周年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以及相关论述中寻找答案。 重读《共产党宣言》,重温毛主席有关马克思主义的重要论述。还买了《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马克思主义十五讲》、《读懂新时代的中国》等参考书籍。我在两个月之内读了上百万字的文章和书籍,终于对这个问题有了一个更加清醒的认识,获取了二大方面的理论收获。 一、更加坚定了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马克思主义不仅仅是一种理论学说,更重要的是闪耀着真理光芒的科学。她由三大组成部分完整地构成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理论体系,即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她包含着以事实为依据、以规律为对象、以实践为检验标准的任何科学都应具有的三大要素。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对人类自然科学成果和社会科学成果高度概括和总结,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对资本主义社会现实的解剖和运行规律的分析与科学预判,科学社会主义是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和发展趋势的科学展望。他们所揭示的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人类历史规律,以及社会运行的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两大矛盾相互适应相互促进的辩证唯物史观,是无产阶级取得革命胜利和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颠扑不破的伟大真理。 二、更加提升了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认识 。 马克思主义的本质特征之一是革命性。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中开宗明义地宣告 “无产阶级用暴力推翻资产阶级而建立自己的统治。”、“资产阶级的灭亡和无产阶级的胜利是同样不可避免的。”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排除一切“左”、右 倾 机会主义和共产国际代表的干扰,坚持武装斗争,走出了一条“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胜利之路,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改革同样是革命性的。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建设和发展的本质要求。改革就是调整和革除生产关系不适应生产力发展、上层建筑不适应经济基础的部分。我国的改革开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绩。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竭尽全力全面深化改革,集中力量重力发展新质生产力,更好地促进生产关系与上层建筑领域的调整与变革,就是马克思主义革命性在新时代的生动体现。习总书记还鲜明地提出和实施了破解政权周期率的第二大法宝—中国共产党的“自我革命”,制定和颁布了一系列自我约束的制度和禁令,对党和国家内的贪腐行为实行“零容忍”, 开创性地探索和破解世界上最大执政党的国际性难题,其成效和力度是显而易见的。可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对马克思主义的重大贡献和发展。 马克思主义的本质特征之二是实践性。马克思主义不是书斋里的学问,她必须要与本国本土的轰轰烈烈的革命实践相结合。王明、博古 机械式教条式地背诵和套用马克思、列宁的文章和词句,完全脱离中国的革命实践,必然遭受惨败。而被他们讥笑的毛主席的“山沟里的马列主义”,却紧密地与中国革命实践结合在一起。在那样艰难险阻、腥风血雨的极端条件下,取得了一个又一个革命的伟大胜利,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次伟大飞跃,毛泽东思想永放光芒。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继承和发扬马列主义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的基础上,又提出了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新思想,实行“两个结合”,提高了结合的深度和广度,更好地丰富和发展了马列主义和毛泽东思想。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中倡导和坚持实行的 “走、找、想、促”行动与“问题导向思维”,就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实践结合的具体应用和生动体现。我们所坚持的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建设中国式的现代化,就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最核心、最根本的导航舰。 马克思主义的本质特征之三是开放性。马克思主义不是神秘的遥不可及深不可测的宗教式学问,而是面向大众,面向社会,面向全世界的科学真理。马克思主义最核心 、最关注地就是研究人民大众的生存发展之道。站在人民的立场探求人民自由解放的道路,为最终建立一个没有剥削压迫、公平正义、共同富裕的理想社会指明了方向。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人民翻身解放,人民当家做主。习总书记把“以人民为中心”、“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执政理念贯彻始终,把实现人民的美好愿望和民族伟大复兴作为党的工作总目标。面向全球倡导和构建了“一带一路”、“合作共赢”、“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中国方案”。这一切的一切,无不彰显着马克思主义威力无比的思想光华。 马克思主义的本质特征之四是创造性。马克思主义不是僵化的静止的。而是在继承的基础上不断创新发展的,具有强大的与时俱进的理论品格。恩格斯说过:‘每一个时代的理论思维,包括我们时代的理论思维,都是一种历史的产物,它在不同的时代具有完全不同的形式,同时具有完全不同的内容。’毛泽东主席说过:“马克思活着的时候,不能将后来出现的所有的问题都看到,也就不能在那时把所有的这些问题都加以解决。俄国的问题只能由列宁解决,中国的问题只能由中国人解决。”习总书记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马克思主义能够永葆其美妙之青春,不断探索时代发展的新课题,回应人类社会面临的新挑战。”正因为马克思主义具有无比强大的与时俱进不断创新的理论品格,才在我国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两次伟大飞跃。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公报指出: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是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 现在我们非常欣喜地看到,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坚持把马克思主义贯彻始终,确立了习近平同志在全党和党中央的核心领导地位和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地位。全党和全国人民正以极大的热忱,凝心聚力建设中国式的现代化,为实现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力拼搏。 2024年2月23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