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扬社区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8778|回复: 1

农垦精神成就李青山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4-2-27 09:55:3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程龙2023 于 2024-3-1 16:42 编辑

农垦精神成就李青山
程镇抚
      常德市西洞庭管理区祝丰镇毡帽湖村村民李青山只有初中文化,创造出了我国南方棉花籽花单产过千斤、常德再生稻吨粮田、甘蔗单产过8吨、朝鲜蓟单产过800斤等多项农业高产奇迹,被湖南省政府授予“农业劳动模范”称号,堪称国内外著名农业种植“土专家”。他的成功之路,彰显着农垦精神“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开拓进取、敢为人先”的光芒。
       一、迷茫中的探索
    李青山1951年3月出生于临澧县柏枝乡黄金村,距县城16公里,属丘陵山区。他在老家曾担任生产队长,在党组织和干部群众眼里,是年轻有为、前途无量的干部。然而,他并不安于现状,1980年以前,那里交通还不便,土地贫瘠,资源贫乏,老百姓还比较贫穷。他相信“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为了寻找更大发展机会,1980年,他用两个箩框挑着两个儿子,带着妻子来到了西洞庭农场三分场三队。
    西洞庭农场三分场三队是毡帽湖中心,当时,这个地方交通也不便,特别是地势低洼,水灾频繁,发展农业有很多不利因素。他在这里边种田,边观望了好几年,寻找“不鸣则已,一鸣惊人”、“一飞冲天”的时机。
    他十分羡慕西洞庭人不少从事工业,有糖厂、棉纺厂、粮油棉加工厂、印刷厂、修配厂、3家纸厂、2家罐头厂、7家酒厂、5家纸箱厂、4家砖瓦厂。但是,他由于初来乍到,没有经济实力,没有工业技术、企业经营管理经验,也没有靠山,所以,无法进入这些工厂工作。尚未30出头的他,热血澎拜,眼前时常浮现文学文艺作品里的成功人物,白手起家,干出一番惊天动地的雄伟事业。他下定决心,要创办一个工业企业,当“老总”!
    1988年,他再也按不住了,不顾老婆及亲朋好友反对,耗尽全家财力,并在银行贷款3万元,创建了皮蛋厂,终于当上了“老板”。然而,他当老板的味道并不妙,甚至像在火炉上烤!生产皮蛋看起来简单,但其核心技术含金量也很高,名牌皮蛋厂保密十分严格,他花钱也学不到。销售皮蛋更是比登天还难,不仅质量要比别人的好,价格比别人的低,而且还要有人脉、有关系才能打通销路。所有这些都要有优势,比别人强,才能生存下去,可他没有任何优势,无法与别人竞争。所以,他很惨,输的不堪回首,所有投入打了水漂。一家人的生活、两个儿子念书费用都成了问题!老婆、亲朋好友纷纷指责他好高骛远,自不量力。
    二、无奈的选择却是康庄大道
    在西洞庭农场从业最低的门槛就是种田,农场有8万多亩耕地面积、3万多亩养殖水面,只有1万多劳动力,且多数没有从事农业生产,因此曾经有大量耕地抛荒,水面闲置。农场不得不引进外地劳力耕种,李青山也是因此才得以来到农场,他脚下的路只有种田。经过几年闯荡,尝尽了苦头,不得不低下心高气傲的头,别无选择,正视脚下的种田之路,安心种田。
    1989年开始,他种植水稻20亩、棉花10亩。其实,他的特长就是种田,种田的悟性极好,并且善于向书本学习,喜欢看湖南科技报、湖南农业杂志及相关农业科技书籍。他身体也十分结实,特别能吃苦耐劳。别人水稻亩产好的也只不过700/亩左右,而他的800/亩以上,别人棉花亩产皮面好的也只不过80~100/亩,而他的100/亩以上,每年纯收入比在总场机关上班的干部和在工厂上班的工人老大哥都高,年年都别评为西洞庭农场科技示范户,在全场职代会(相当于今天的年度人大会议暨经济工作会议)上戴大红花,领大红包奖金,后来还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有了钱,他再也不想跳农门,办工厂,而是培育孩子。他具有很强的湖南人崇文尚武精神,两个儿子相继高中毕业后,一个自费到湖南警察学校深造,另一个在武当山学武术。两个儿子都有一身好功夫,2018年以前黑恶势力猖獗,但绕着他家走。早两年,大儿子被村民们推荐为村治安主任,从此没有冒头村霸。
    三、与植物对话,对成国内外著名的“土专家”
    坐在田坎上,一边抽烟,一边与植物对话,是他劳作累了歇息的习惯,也是他的过人之处。所谓与植物对话,就是盯着农作物仔细观察,苦思冥想,分析农作物生长状况,判断出是否缺肥、缺什么肥、缺多少,有什么病虫害,需要采取什么应对措施。
棉花曾经是湖南农业的主要经济作物,多数农民现金收入的主要来源。
    2002年的一天,他坐在田坎上,边抽烟,边观察棉树的长势,惊奇地发现:田边的棉树比田中间的棉树明显长势好。他想:这是天道,就像人一样,过去不仅儿多母苦,而且孩子也缺衣少食,营养不良,生长欠佳。计划生育之后,一个女人一生只生一个孩子,退休了还是半老徐娘风韵犹存。独生子女更是丰衣足食,个个肥头大耳。于是,他仔细进行了清点,得出的结论是,田边的棉树普遍比田中间的高大30%左右,挂桃数量多40%左右,棉桃个体也要重10file:///C:/Users/ADMINI~1/AppData/Local/Temp/ksohtml7628/wps1.jpg20%。他又想,棉树越高大,就越能吸收更多的阳光和二氧化碳,增大光合作用,从而提高作物产量。当然,不能过高,不能出现只长树不结桃的“棉树疯长现象”。那么,一亩田种植多少株棉树最为适宜呢?他经过3年试验探索,2005年发现每亩种植1111株棉树最为适宜。
    后来,他又通过与棉树对话,探索出了叶面肥与农药混合喷杀棉铃虫卵的经验,效果极好,也全面掌握了管理区农业局推广的全部常规技术。这样,他的棉花种植技术十分的完善,创造出了高产奇迹:棉花花朵坐果率超过了70%,每株棉树80~100多个棉桃,最多的287个棉桃,每亩棉桃98000-100000个。桃特别粗壮,不小于鸡蛋,最重的达7.15克。2006年,单产籽棉1053斤/亩,刷新了我国南方棉花最高单产记录。我国著名的棉花种植权威、中国棉科所植保站站长毛树春多次来李青山棉地考察。称赞他说:“中国农业大学教材棉花种植部分是我写的,棉花花朵坐果率的理想值是45file:///C:/Users/ADMINI~1/AppData/Local/Temp/ksohtml7628/wps2.jpg50%,我考察了你的棉地回去后要改写农业大学教材了。”还称赞李青山是“我国南方棉花种植状元”。
    此后,毛树春每年安排李青山参加中国农科院棉科所举办的“国家棉花产业技术体系农技推广人员培训会议”,一般每个省2-4人参会,李青山是每次会议唯一的农民。
后来,李青山承担了中国农科院、湖南农业大学、湖南省棉花研究所、武汉农业大学、南京农业大学等7家科研单位的38个新品种试验、示范任务,均达到了预期效果。中国农科院中农公司历经10个月录制李青山种植棉花的全过程,制成10万张棉花种植科普光碟,在国内外广乏发行。
    2010年,湖南省政府授予李青山“湖南省农业劳动模范”称号。
    2013年,山东发生了大面积棉铃虫灾害,向中央紧急求救。中国棉科所派出一支专家队伍前去指导灭虫救灾,李青山被选定为该队伍成员,也是该队伍中唯一的农民,有关方面安排他坐飞机赶到山东指导灭虫救灾。
    湖北一度是我国南方最大的棉花生产省,湖北经视台、荆州电视台及其它10余个电视台为李青山制作了棉花生产专题片,反复播出,反响强烈。前来考察李青山棉花生产的全国各地棉花专家学者、种子经营商、种棉大户、种棉能手络绎不绝,李青山热情接待,毫无保留地传授自己的经验。李青山先后100多次被全国各地的棉花科研单位、科技推广单位、种子经营商接去讲课。国家商务部和湖南省农业科技集团在西洞庭管理区先后共举办“援外培训班”50期,累计培训外宾1500多人,每期都邀请李青山为外宾授课。李青山成为了国内外知名的棉花种植“土专家”。农民日报曾经以《“土专家”培训“洋专家”》为题,报道李青山的事迹。
    四、破解常德建设吨粮田两大难题
    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开展吨粮田创建”,但常德建设吨粮田有两大难题。一是早稻受倒春寒、晚稻受稻飞虱和霜冻等自然灾害影响,种植双季稻的风险很大,多数农民只种植一季稻,单产只能达到目标的一半左右。二是生产成本高、粮价低,不赚钱。李青山挖掘了我国传统再生稻种植技术,研究了常德历年气候特点,结合现代农业科技,反复实践,摸索出了常德种植再生稻新技术,迎刃而解了常德建设吨粮田两大难题。
    其技术要点有四:一是头季稻选择生育期125天左右、高产、再生能力强的品种,这是头季稻单产800㎏/亩的关键之一。二是清明节前后选择至少有四到五个晴天时段的首日直播,这是应对“倒春寒”灾害的有效措施。三是分蘖期、拔节期、破口期,选择对口杀虫剂、杀菌剂与氨基酸、钾肥兑水喷施,即使没有病虫害也要少量施药。这不仅是防治头季稻病虫害,也是有效预防晚稻稻飞虱的措施。四是8月中旬收割头季稻,可获单产900~1000㎏/亩。再生稻9月15日前齐穗、10月中下旬收割,又可获单产300㎏/亩左右,实现建设吨粮田目标。这也是避开“晚稻霜冻灾害”的有效措施。
    再生稻具有五个优势:一、基本不用农药。生产期短,全期仅2个月左右时间,几乎没有杂草和病虫害。二、施肥很少。秸秆细短,生长所需营养少,基本依靠头季稻蔸剩余营养生长。三、营养价值高。生育期为8月中下旬至10月中下旬,阳光充足,气温最适合水稻生产,可确保水稻生长发育良好,稻谷饱满,营养成分齐全。更重要的是再生稻碾米时不抛光,保留了米与谷壳之间富含各类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的那部分物质。相反,大家通常在商场买的稻米,商人为了迎合广大消费者,追求美观、口味好,碾米时进行了抛光,把米与谷壳之间营养价值最高的那部分物质剥掉了,作了生产饲料的原料,只剩下了淀粉。四、成本低。免耕、不用种子、不用播种插秧、使用肥料少、基本不用农药,重复利用土地,因而成本很低,仅200元/亩左右。五、口感好。十分畅销,销售价为20元/500ɡ(袋),纯收入3000元/亩以上。
    李青山破解常德吨粮田建设两大难题受到了政府部门的高度关注,国家发改委报社、省、市农业部门的相关同志多次前来测产、调研、考察,市发改委列入2023年重点调研课题。西洞庭管理区关工委、农业农村局举办了8期青年农民学习李青山再生稻技术培训班。
    后记
    李青山与两个儿子还创建了金山家庭农场,经营水田1000亩,数字化、机械化种植水稻,套养龙虾,举办龙虾节,还经营1家农资公司,每年能赚上几十万元。可以说是家大、业大,李青山与两个儿子没有分家,有一个孙子、三个孙女,一大家十分和谐,其乐融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3-26 16:27:15 | 显示全部楼层
拜读佳作,欣赏学习,衷心点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正扬社区

GMT+8, 2025-2-11 15:29 , Processed in 0.032189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http://www.cdzyw.cn 常德正扬社区

© 2022-2023 正扬社区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