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高家协 于 2024-3-2 11:46 编辑
古澧州五大名人之五
唐校书郎——李群玉
光绪《湖南通志》载:李群玉(808~862),字文山,澧州人。极有诗才,“居住沅湘,崇师屈宋” “诗笔妍丽,才力遒健”。
《全唐诗·李群玉小传》载,早年杜牧游澧时,劝他参加科举考试,并作诗《送李群玉赴举》,但他“一上而止”。后来,宰相裴休视察湖南,郑重邀请李群玉再作诗词。他“徒步负琴,远至辇下”,进京向皇帝奉献自己的诗歌“三百篇”。唐宣宗“遍览”其诗,称赞“所进诗歌,异常高雅”,并赐以“锦彩器物”,“授弘文馆校书郎”。三年后辞官回归故里,死后追赐进士及第。李群玉存诗260余首,今人羊春秋辑有《李群玉诗集》。
《嘉靖 澧州志》卷之六“文学考”中载:“唐 李群玉 字文山。旷逸,不乐仕进,唯以吟咏自适。诗篇妍丽,才思矫健;好吹笙,善翰墨。亲友强赴举,一上而止。裴休廉察湖南,延之郡中;大中甲戌,至京师,进诗三百篇;休复论荐,授弘文馆校书郎。有诗集行于世。 附仆射令狐綯荐状 群玉苦心歌篇,屏迹林壑,佳句留传于众口,芳声藉甚于一时,守道安贫,远绝名利,当文明之盛代,宜备搜罗,俾与校于瀛洲,佇光志业。 除官制 李群玉,放怀丘壑,吟咏性情,孤云无心,浮磬有韵。吐妍词于丽则,动清律于风骚。溟鸿不归,羽翰自逸,雾豹远迹,文彩益奇。信不试而逾精,能处幽而独乐。念其求志,可以言志,用示絷维,俾之刊校,可守弘文馆校书郎。 嘉靖四十三年(1564),知州水之文举祀三贤祠,又刻其诗集三卷,以广其传。
今澧县城内,修有“群玉广场”,置有“群玉社区”“群玉街道”。原居住读书处的“水竹居”遗址尚存。
此外《嘉靖 澧州志》卷之六“人物纪”中“政业考”所载名人还有。 (一) 易英 “易英 字以和,儒士。洪武戊寅(1398),以辟举授工部虞衡司主事,寻升郎 中。永乐癸未(1403),升河南左参议,转浙江右参政。政尚宽平,明于大体;奖励儒生,务期成效:尤嗜诗书,公务之暇,手不释卷。已亥(1419),升礼部左侍郎,卒于京师。所著有袖稿,惜其散逸不传。《一统志》。” (二)樊经 “樊经,字大经。幼俊异,励志好学。提学王公度奇其文,寻发解“登己丑(1460)进士,授刑部主事。方以才能见称,适坐累,谪判台郡。勤慎廉介,弭盗贼,除虎患:作桥梁,修堤闸:饥则发仓贷赈,早则祷雨辄应;贫不克葬者,给之以棺:产女不举者,禁之以法:招还流亡,作兴学校。又善折狱,邻郡有疑狱,当道必檄之:剖断明敏,人多服其公;所司举旌典者凡再。秩满,台郡六邑之人,皆欲上章乞留为守。未儿,以疾卒于官。至今,士民颂其德不衰。” (三)周禧 “周禧 字水吉,举人,任福建尤溪知县。长身,美仪宇,性严毅。五鼓即视事,吏胥雁鹜行以进;呼集公事,止贡诸直;年台皂一,无所役民,宴然无扰。时有某指挥者,巡六邑,纵卒伍,渔猎下民。至尤溪,闻禧有冰蘖声,秋毫无所取焉。后以治行卓异,历升延平知府:寻卒,今祀尤溪名宦祠。” (四)高鹏 “高鹏字云翼,号三洲。天性孝友,器度淳厚。父堂气貌鞘岸,少拂意辄不兔挞:鹏欣然受之,无难色,退无憾词。族之长老咸谓:非此父,莫彰此子之贤信已。举弘治甲子(1504)乡试,登正德辛未(1511)进士。幼聘乡荐绅周伟女,病痪蜷局,不能栉沐,周氏议辞婚,鹏坚执不可曰:吾弃不室,彼将谁归?卒委禽焉!既而,相处雍睦,无嫌疾意;姻党啧啧称赏,谓有古人风。后谒选,以戚畹故,外补知南通州。廉慎有为,德孚三异:一蝗不害稼,一早不成凶,一火不遗灾。以刚直多迕,上官不悦,调知霸州,是挤之也。至则锄黠惠穷,政平讼理,如通州治。霸圻辅近地,多中贵人赀产,不利宦游,仕者皆惮之。未几,果以禁奸敛怨,权珰媒祸,遂被逮。诏狱以直得不坐,降云南安宁州同知,逾年升杭州通判,未任而卒,后入扬郡名宦,有崇川政应册藏于家。太史刘公瑞诔之曰:子有君行之直,而位不显于朝著;子有迁式之行,而裕不逮于后昆:为乡善士,为国良臣。乡人咸诵之,以为鹏传神。诔云:吾澧近世人物如鹏者,指不数屈,顾身乃弗嗣,天乎谓何悲哉!” (五)汪俭 “汪俭字崇本,号一兰,弘治壬子(1492)举人。赋性孝友,风木之悲”,至老弥笃。每遇祭荐拜扫,未尝不潸然流涕,处弟不割祖产,厥配卧病二十年,亲党有或劝纳妾,以侍巾栉者,则正色拒之。平生嗜学秉礼,善引后进。子瑞、侄琬同科领乡荐,游门下者多掇巍科。历成都推官、嘉定知州、梧州府同、长芦运同,所至不畏疆御,有冰蘖声,政绩丕著。进阶中顺大夫,致仕卒。列蜀郡名宦祠。” (高家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