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扬社区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638|回复: 0

药山寺补记(一)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4-3-2 14:19:3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药山寺补记(一)
                                                                                 文/高永南
      掘文《来龙去脉话钦山》曾归纳前人研究成果:“唐代全国知名的八位一流禅师澧州即有其二:惟俨、崇信大师;当时湖南佛教寺院,有年代可考具有全国影响的共二十来座,澧州即占其四:钦山寺(澧县)、夹山寺(石门)、药山(津市)、龙潭寺(澧县)。《州志·寺庙志》载:药山寺,州南九十里,唐太和间,僧惟俨建。”
      笔者30多年前因便路过药山寺遗址,在几棵孤零零的古树下稍作停留。今年大年初一清晨与家人从津市保河堤镇驱车前往药山寺,不小心在渡口镇跑岔了道,几经弯转打听直到近9时才抵达目的地。寺院已部分恢复,还有殿宇正在重建中,几座殿堂内外香客进进出出,焚香、祷告、跪拜如仪。住持大师亲自接待,还领我们瞻仰了位于寺院东隅的惟俨禅师墓塔——化成塔,又亲手把两方沉重的墓志铭(一为铭碑,一为碑盖)搬移到殿外,供我们观摩、拍照;在方丈室,大师还捧出珍藏典籍为我们说法。可惜因另有约定,我们只停留不足一个小时便匆匆告辞。
      原来关于药山寺的写作计划为三块拼接:近年搜集到的相关资料,澧县一中邓学初老师早年印象,再加上自己的观感。1928年出生的邓学初老师,老家住药山寺邻近骑龙村,1944年冬,因日军入侵湘西北,常德吃紧,空袭频繁,当时邓公就读的翔武中学(地址渡口镇东山)为躲避日机轰炸,临时迁往棠化乡药山寺。他们在此生活学习到翌年8月才迁回。药山寺历史的学者、文献多侧重惟俨禅师生平、师承、佛学思想及讲经传法的精妙之研究,少有或缺失关于寺院规模、格局、整体风貌,对当地文化影响以及对民风民俗的良性熏陶、引领的考察。窥一斑而知全豹,民国风貌基本是明清版本,而明清社会则基本是唐宋体制的继承,真正的“三千年未有之变局”只是出现在1949年之后。基于此,作为学生的笔者几次悬求老师拨冗命笔。
      今年3月底,老师一度中断忙碌的学术研究,挥笔写下亲历、亲见、亲闻洋洋万余言的《古药山寺见闻联想》珍贵史料。文章不仅是药山寺一庙之历史、规制、风貌的翔实录,更是一幅恢弘绚烂的澧州山川、历史、文化、宗教、民俗的风物工笔画,拜读之余,欣喜、感佩自不待言。于是改变主意,直接敬录老师原作,只是限于篇幅割舍“联想”部分,又不避狗尾续貂之嫌,补写相关内容,以了却笔者多年心愿。
                                                              摘自《城市基因——津市文史丛书——文存卷上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正扬社区

GMT+8, 2025-2-12 11:27 , Processed in 0.035215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http://www.cdzyw.cn 常德正扬社区

© 2022-2023 正扬社区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