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扬社区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840|回复: 2

药山寺补记(二)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4-3-2 14:50:1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药山寺补记(二)
                                                                        文/高永南
      药山,因“其上多芍药,故名””。位于津市南端与鼎(汉设武陵郡、唐改朗州、宋称鼎州、元名常德道、明清叫常德府》城区交界的棠华乡药山村,《宋高僧传》称“朗州药山”,《五灯会元》称“澧州药山”,现在则称“津市药山”,皆因行政区划的缘故。唐贞元初年(785),此处建慈云寺。贞元初年,一位高僧云游至此,目睹宛如仙境的湖光山色,而掩映于苍松翠柏之中的古寺却破败不堪,不可入住。高僧浩叹奈何辜负佛祖所赐洞天福地,便谨遵祖庭教海开山驻锡,决心复兴一处佛教圣地。
      高僧法号惟俨,俗姓韩,祖籍山西绛县,唐天宝三年(744)出生于江西赣州信丰县,他自幼聪慧,饱读诗书,勤于思考,不喜嬉戏。17岁便负笈远游,赴广西潮阳西山求学。此处佛学盛行,学艺精深,引发惟俨兴趣,便入西山寺庙就学,两年后,依慧熠禅师出家。伴随古佛青灯,惟俨日诵夜习,精研佛教经藏,经13个寒暑修习,已是而立之年的他于大历八年(773)才受具足戒于希操律师。熟识三乘十二分教佛理的唯俨并不满足“文字禅”的高深,又先后投在湖南衡山“石头希迁”、江西“马祖道一”高僧大德门下修炼。几年后,在马祖“做条渡人的船去吧”的反复叮嘱下,才依依不舍离开。
      几年后云游到慈云寺的惟俨向附近村人乞借一间牛棚暂做禅堂,一边收徒讲法,一边化缘整修寺庙,药山僧众日渐增多。
      北宋初,姚 铉(太平兴国年间中举,官至两浙转运使)编《唐文粹》收录唐伸著《澧州药山故惟俨大师碑铭并序》记载:
                                  师尝以大练布为衣,以竹器为跷,自剃其发,自具其食。虽门人百
                           数,童侍甚广,未尝易其力;珍馐百品,鲜果骈罗,未尝易其食;冬裘重
                           袄,暑服轻疏,未尝易其衣;华室净深,香榻严洁,未尝易其处;塵鹿环绕。
                           猛兽伏前,未尝易其观;贵贱迭来,顶谒床下,未尝易其礼。非夫馨万有
                           契真空,离攀援之病,本性清净乎物表!焉能遗形骸,忘嗜久,而如一
                           者耶!
      该文称颂大师在药山修行传法,常年身着土布衣,脚穿草鞋,粗茶淡饭,菜蔬佐食,凡事亲力亲为,卧室卧具简洁陈旧。尽管身边常有野兽侵扰,他坐禅讲法镇定自若,尽管寺僧渐众,庙产日多,环境大为改观,但他的饮食起居依然不变。对待善男信女、参学问道者,不问贵贱,以礼相待。我们曾唯我独尊地摧毁包括佛教典籍在内的传统文化,也曾目中无人地作贱包括高僧大德在内的古人先贤,谁优谁劣,千秋功罪,后人已开始评说。
                                                                         摘自《城市基因——津市文史丛书——文存卷上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3-2 18:05:12 | 显示全部楼层
欣赏佳帖,点赞支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4-3-11 17:46:02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津市蒋新建 发表于 2024-3-2 18:05
欣赏佳帖,点赞支持!

谢谢蒋老师的欣赏点赞!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正扬社区

GMT+8, 2025-2-12 07:57 , Processed in 0.032026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http://www.cdzyw.cn 常德正扬社区

© 2022-2023 正扬社区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