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扬社区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2457|回复: 5

干年名刹古大同(二)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4-3-3 15:36:2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干年名刹古大同(二)
                                                                       文/葛乐山
      佛教寺庙有丛林和小庙之分。小庙又称家庙,丛林则分为十方制、法门制、子孙制三类,十方制相当于“团体”住持(方丈),是由僧人选举的。子孙制由师传徒,享有继承权。古大同寺属十方制,故称为“十方丛林”,有义务接待来自各地和尚在庙里住宿。古大同鼎盛时间,平日接待来“挂丹”和尚少则数十人,多时可达百人,每个“挂丹”和尚只限于餐宿三天便要离开,故有“铁打的常住(指
寺庙)流水的僧”说法。古大同寺管理严密,设有八大执事,分工负责,都监僧总管寺院,监院僧负责总务,知客僧负责接待宾客,僧值僧掌管清规戒律,书记僧负责文书,典座僧负责伙食,维那僧负责宗教仪式,寮元僧负责餐宿。明清以后,庙迭遭破坏,规模缩小,通常庙里只有僧20来人,加上各地“挂丹”住宿僧人多不过百人,但仍保持有维那、知客、监院、库头、代账等专职僧,各司其事。古大同寺前殿左右是客堂,堂内悬有“百杖戒约”。僧人必须遵守三皈五戒,“三皈”为佛、法、僧;“五戒”即戒杀、戒盗、戒淫、戒酒、戒妄。初出家的称沙弥僧,受戒后称比丘僧。古大同寺一年或隔数年传戒一次,每次受戒的少则十余人,多达数十人不等。受戒前先要“净身”(沐浴),跪在大殿佛祖前,口念偈语:“佛前一粒米,大如须弥山,若不行正道,披毛戴角还”,方丈将香扮药在瓦上焙干后点燃,拿在手中,在受戒和尚头上绕一刻钟再点在头颅顶上,俗称“烧艾疤”,少则三个,多至十二个。三个疤叫“三根香”,六个疤叫“六度””,九个疤叫“九品莲台”,十二个疤叫“十二圆觉””。和尚受戒后,始可领取“戒牒 ”云游四方。外和尚前来“挂丹”的,按规定交上“戒牒”(牒上写明法名,出生年月,受戒时间和传戒师父)。原则上“挂丹”和尚住三日,多留时日的叫“讨丹”,须经方丈许可。所有和尚每天都得做五门功课,每天黎明起床念“楞严咒”,饭后念八十八佛,入夜“坐静”口念阿弥陀佛五百至一千句后就寝。走方和尚进庙坐哪条凳有规定,开餐不准讲话,一切靠手势,要喝汤将筷子放在碗上,须吃干饭将筷子往碗中一插,要添饭把碗往桌上一推,如只添半碗,将筷子捏一半在手中,膳房僧人一见便明白,马上替办。寺里和尚如若触犯清规戒律,轻则打板子,重则烧被子,没收“戒牒”,勒令还俗。和尚除常年供给伙食外,尚发给少许零用钱。古大同寺清代常规为方丈每年三串六(铜元),监院僧二串半,其他无职务和尚不少于八百文,清末民初,六串换光洋一元,两元可买一石谷。平日粗茶淡饭,遇四月初八佛祖生辰开斋,可饱食一顿,早晚还可享受红枣白莲糯米粥。当然,和尚被安排外出做斋醮时,主人家招待丰盛饭食自不待言。
      由于古大同寺历史悠久,远近闻名,地方州、县的官员、文人墨客或善男信女来到寺院后,知客僧根据各自不同身份地位,请方丈出面接待,在品茶或招待斋饭后送上“缘薄”,请其留名并捐献“功德”钱,施主在缘薄上写下捐款数后,化缘和尚不直接收钱,将化缘薄带回庙里后,都监僧派去取,防止挪用私吞。古大同寺也收捐田产事。如地方上有争讼不休,双方协定将田产、债款悉数捐作庙产的也有,因此,古大同寺除拥有山林两百余亩外,还有水田年可收租谷数百担。
      常言道:名山有名寺,名寺出名僧,古大同名僧也不少。广福和尚能诗善文,广豫和尚精通书画。此外,广泉和尚曾东游普陀寺,后乘海轮去泰国遍访名山古寺,结识不少东南亚高僧,为发展中泰文化交流发挥了一定作用。1949年前,中国湖南佛教协会还在古大同寺内开办了“佛教讲习所”。
      古大同寺昔时珍藏文物不少,有汉朝 鎏飞马和唐武则天时烧制的古瓷以及名画家铁弹所绘一丈五尺巨幅《松鹤图》。惜已被盗走。时事沧桑,古大同寺也遭厄运,津市解放前夕,江正发部被迫撤到古大同寺及附近农民家,使古大同寺山林被砍伐,损失巨大。十年浩劫时,庙里著萨被砸烂,庙宇被毁坏,珍藏数百年的佛经木刻版五千零四十八块全部被当做迷信物抬到庙前焚烧殆尽,损失惨重,成为古大同寺有史以来最大一次浩劫。(完)
                                                                 摘自《城市基因——津市文史丛书——文存卷上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3-3 21:19:39 | 显示全部楼层
拜读老师的精品佳作,向您学习,为您点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3-4 12:33:43 | 显示全部楼层
拜读精华之作,欣赏学习,感佩才情,为老师点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4-3-11 17:42:09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史开均 发表于 2024-3-3 21:19
拜读老师的精品佳作,向您学习,为您点赞。

谢谢史开均老师的欣赏点赞!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4-3-11 17:42:48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龙阳呈祥 发表于 2024-3-4 12:33
拜读精华之作,欣赏学习,感佩才情,为老师点赞!

谢谢龙阳呈祥老师的欣赏点赞!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3-11 18:21:24 | 显示全部楼层
津市吴若愚 发表于 2024-3-11 17:42
谢谢龙阳呈祥老师的欣赏点赞!

谢谢文化美餐!遥致幸福快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正扬社区

GMT+8, 2025-2-12 08:23 , Processed in 0.038347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http://www.cdzyw.cn 常德正扬社区

© 2022-2023 正扬社区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