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扬社区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840|回复: 1

《服农谈农村改革》之四 我国农村土地所有制和土地经营制度变革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4-3-10 10:49:0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风啸龙情 于 2024-3-10 11:08 编辑


                                                                            《服农谈农村改革》之四


我国农村土地所有制和土地经营制度变革

   
   土地是人类生存之本,衣食之源。土地所有制是一个国家的一项基本制度。在革命、建设、改革各个历史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先后进行了两次土地所有制度改革一次土地经营制度改革。我对这些变革的历史过程比较了解,简要介绍如下:
第一次 土地改革运动
变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为农民土地所有制
(时间19251952年)

   新中国成立以前,我国处于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当时的土地制度为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因为人数最少的封建地主占有绝大部分土地,而人数最多的劳动人民占的土地很少。地主阶级依靠土地占有权,采取土地出租、雇工耕种、放高利贷等经营形式,对劳动人民实施经济剥削和政治压迫,构成压在人民头上的“三座大山”(即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之一。而推翻封建主义的重要手段,就是进行土地制度改革。这次改革分建国前和建国后两个阶段进行。

   1925年1月党的“四大”,总结建党4年的经验教训,认识到照搬俄国十月革命模式,单纯依靠城市工人阶级,发动工人运动,建立人民民主政权的路子,不符合中国工业很不发达,是“落后农业国”的实际情况,结果工人运动累遭惨败,提出工农联盟的正确主张。之后,党在农村开展农民运动,打土豪,分田地,发动和依靠广大农民,推翻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成立苏维埃政府,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所以中国革命从“星星之火”发展为“燎原之势”,经过28年的艰难险阻、欲血奋斗,直到1949年解放全中国,建立了新民主主义中国。
   新中国诞生后,从1951年到1952年,在尚未进行土地改革的新解放区,进行了轰轰烈烈的土地改革运动(当时我13岁,担任家乡刘家村儿童团团长),没收封建地主的土地,分给贫下中农。从而完成了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到农民土地所有制的转变。祖祖辈辈受压迫受剥削的劳苦大众,获得生存之本、衣食之源的土地以后,生产积极性十分高涨,生产发展很快,28年战争造成的经济衰退,短短3年内得以恢复。从1953年开始,我国顺利开始了第一个五年建设计划。

第二次 农业合作化运动
变农民土地所有制为集体土地所有制
(时间19531958年)

   农民分得土地以后,大多数依靠自身力量生产粮食,生活达到温饱半温饱水平。但有少数农民由于家底薄,劳力弱、缺耕牛农具,加上“天灾人祸”,农民无力耕种,收成不好。有的贫困户又开始卖土地、卖青苗,出现两极分化的风险。在此情况下,毛主席为首的党中央决定,“把农民联合起来”,走“共同富路”的道路。从1953年开始,在全国开展了轰轰烈烈的农业合作化运动。先办小规模的生产互助组,采取互相换工、代耕、帮扶等办法进行生产;1954年开始,建立土地入股分红和按劳分配相结合的初级农业合作社,也叫半社会主义性质的合作社;1957年,合作社取消土地报酬,实行完全按劳分配,转化为高级农业合作社,也叫完全社会主义性质、土地归集体所有的合作社。1958年冬,在毛主席“人民公社好”的号召下,全国一轰而起,实现一大二公的人民公社化,从而全面彻底完成了农民土地所有制到集体土地所有制的转变,也就是从土地私有制到土地公有制的转变,创建了社会主义性质的基本经济制度,新中国走上社会主义光明大道。
第三次改革土地经营制度
变土地集体统一经营为农户家庭承包经营
(时间1979~现在)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逐步清除极左错误影响,实行改革开放。中国改革从农村开始,农村改革首先从土地经营制度上取得突破,即在全国推行包干到户责任制,确立以农户家庭经营为基础的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包干到户(即家庭承包经营)的最大特点是在坚持土地集体所有权不变的前提下,把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变土地集体统一经营为农户家庭承包经营变劳动力由集体统一调配为家庭自主安排;变产品、收入归集体所有、统一分配(每年3次分配)为农户所有、包干上交(即年初定包干上交任务);变耕牛、农具、小形机械、生产成本由集体投入为农户自行解决。这样,农民有了生产经营自主权,真正实现了按劳分配、多劳多得的社会主义分配政策,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也大大减轻了基层干部的工作负担和集体的经济负担,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经济效益;更重要的是造就大量的剩余劳力,涌入城镇,务工经商,即增加农民50%以上的收入,又支持了工业化、城镇化建设。三十年来,农业快速发展,农产品成倍增长,农民收入大幅度提高,全国实现了人民生活从温饱不足到总体小康的历史性跨越,为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做出了巨大贡献。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4-15 08:25:41 | 显示全部楼层
读帖长见识!学习整理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正扬社区

GMT+8, 2025-2-6 10:08 , Processed in 0.036167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http://www.cdzyw.cn 常德正扬社区

© 2022-2023 正扬社区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