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风啸龙情 于 2024-3-17 10:29 编辑
人生杂谈之一 怎样正确认识自己 刘服农
人们常说,自己对自己最了解,其实不然。对自己的认识往往带有主观片面性,看优点多,看缺点少,甚至认为自己什么都行,盲目高傲自大。不少新上任的领导干部,一到任就发号施令。到基层名曰调研,实则走马观花。带着秘书记者,后面跟着一群接待人员,望一望墙上的宣传图表,看看下级准备好的现场,边走边听口头汇报,接着就哇啦哇啦作一番指示,一天走几个单位,跑上百公里路程。这就是主观主义、官僚主义、形式主义作风,也是不能正确认识自己的表现。毛主席在《反对本本主义》一文中是这样批评的:“许多新接任的工作干部,喜欢一到就宣布政见,看到一点表面,一个支节,就指手画脚地说这也不对,那也错误。这种纯主观地瞎说一顿,实在是最可恶没有的”。 怎样才能正确认识自己?首先,应该从“劳动形态理论”说起。 什么是劳动形态?劳动形态是指人的劳动具有潜在形态、流动形态、凝结形态三种表现形式。潜在形态是指潜伏于劳动者体内的劳动能力和知识本领,如体力劳动者的体力大小、技术水平,脑力劳动者的资历、学历、职称等;流动形态是指劳动者在劳动过程中,将其能力、知识、本领发挥出来的程度和力度,如完成劳动定额多少、担负工作任务多少和责任大小等;凝结形态是指通过劳动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社会价值,如产品产量、经济效益、社会贡献等。 人民公社时期,经济管理部门以三种劳动形态为依据,摸索创造了三种劳动计酬形式:一种是按时记工,即按劳动时间和劳力底分计工,这是以劳动潜在形态为依据的计酬形式,如男全劳力每天记10分、女全劳力每天记7分、辅助劳力每天记3分。这种计酬形式,操作简便,但容易产生同工不同酬的弊端,影响劳动者的积极性。二种是定额记工,即不认男女老少,都按完成的劳动定额记工。这是以劳动流动形态为依据的计酬形式,如插一亩秧,不分男女老少都记20分,用牛耕一亩田记25分。这种计酬形式解决了同工不同酬的弊端,但容易产生只追求劳动数量不讲工夫质量、从而影响产量的弊端,而且制定劳动定额和检查验收都比较复杂,难以推行;三种是联产计酬,即按产量或收入多少记工,如包产到户、包干到户责任制,这是以劳动凝结形态为依据的计酬形式,它把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紧紧联在一起,农民说“联产联心”。因而解决了前两种计酬形式的弊端,促使劳动者以创造更多的劳动成果为奋斗目标,最大限度地激发劳动者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而且操作简单易行。 脑力劳动者,如公务员、教师、企业管理服务人员等,按照党的“德才兼备”政策和每个人的资历、学历、技术水平,选拔、招聘入伍,分配到各种不同的工作岗位,实行固定等级工资制度。这是以劳动潜在形态为依据的计酬形式,容易产生“铁饭碗”“大锅饭”的弊端。为了激发脑力劳动者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还应该根据劳动流动形态和凝结形态原理,辅以评选先进模范、战争英雄、功勋人物、大国工匠等形式,授予较高荣誉和物资奖励。 怎样才能正确认识自己?最科学的方法就是根据三种劳动形态,全面衡量自己,有自知之明。对自己,既要看到长处,更要看到短处,对他人则相反。这样,才能克服盲目高傲自大情绪,虚心向他人学习,以人之长,补己之短,促进自己不断进步。这就是孔夫子说的“三人行,必有我师也”,也是伟大领袖毛主席说的“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在处理人与人的关系时,做到“宁愿人负我,不愿我负人”(重大原则问题除外)。 1、正确认识自己的知识和本领。人人都要记住两句名言:一是“学海无涯”。它告诉我们,一个人学到的知识和本领再多,也不过是沧海一粟。二是“隔行如隔山,行行出壮元”。它告诉我们,世界是多样性的,一个行业都不能少。不能只认知本行业的重要性,而否定他行业的重要性。 2、正确认识自己的劳动态度和付出力度。在劳动工作岗位上,一般有两种不同的流动形态:一种是服从组织安排,有责任,敢担当,一心为公,迎难而上,奋力拼搏,开拓创新。一种是讲价钱,怕困难;坐大船,划懒浆;因循守旧,怕担风险;计较个人得失,不讲无私奉献。我们应该奉行第一种,反对第二种。 3、正确认识自己的劳动成果和社会价值。打仗要打胜仗,不能打败仗;企业要讲经济效益,不做亏本生意;工程要按期完成,保质保量,不能偷工减料,搞豆腐渣工程;管理服务人员要看工作绩效,为国家为人民做出的贡献,不能没没无闻,平平淡淡,虚度年华。 只有根据三种劳动形态全面衡量自己,摆正自己的位置,以平视眼光和谦逊态度客观看待他人,才能正确处理上下之间、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多一分知足包容,少一分攀比争论,有利于创建文明和谐社会。
2024年3月于常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