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扬社区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567|回复: 0

津市的吊脚楼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4-3-22 15:36:2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津市的吊脚楼
                                                                          文/王泸
      津市的东河街、西河街是民国时期较热闹街市,街上的店铺、烟馆、 馆、小吃馆,鳞次栉比,异常繁华。当时澧水上游从桑植、大庸、慈利下来的船民及湖北、江苏、浙江等省从长江转洞庭湖上来的船民,纷纷从九码头、新码头、观音桥等码头进入东西河街,租店歇息,用膳玩耍。当时津市知名风味小吃馆在东西河街就占了6家,有春乐园饺饵馆、王盛锦卤菜馆、企园酒家、津津点心铺等。入街的商贾、船民,人流如织,人们纷纷看好这块赚钱的风水宝地,拼命想挤进这东、西河街。有些聪明人为了扩展房屋做门面,就在河坡上支起木柱,再在木柱上钉上楼板,做成吊脚楼,这一下,房屋向外拓宽了许多。有几户人家先做成吊脚楼,人们便纷纷仿效,一时东西河街靠河边数里长的河坡上都支起了木柱,像一排排长短不一的腿样,支撑起一座座吊脚楼。吊脚楼大同小异,首先在陡峭的河坡上立数个青石做成的磉磴,再在磉磴上支起数根松木桩,铺上木板与河岸地面齐平,四周装上板壁,架梁后钉上木橼,再盖上青瓦,如此,悬于河坡的吊脚楼便做成了。
      夏日里,吊脚楼上最为舒爽。三伏天,燥热难当,但清凉的河风直吹进吊脚楼的木窗内。吊脚楼的地板用木板钉成,不免留一点缝隙,河风带着湿气从吊脚楼地板底下吹来,身置楼中如同风箱一般,凉爽无比。从窗口放眼望去,一片碧水映入眼帘,把盛夏的酷热排开,一直凉透心底,好不舒畅。
      吊脚楼上观景,最美的要数落日余晖。倚栏凭窗,见如黛的关山托着蛋黄似的落日,云霞也似火地燃烧起来,透亮的金边勾出犬、羊、豹、虎状,把整个山水染得一片橙黄。金色的晚霞像一张金色的巨网撒在清澈见底的澧水河,泛起千万层炫目的连漪,一层层、一叠叠漾开,似碎银,像散金,状鳞片,壮美极了。你如果是诗人,将会诗性大发;你如果是画家,会激起你立马挥毫。
      吊脚楼除了观落日,还有另一种景观,那就是吊脚楼下接近河坡的木柱上,长出一层褐色的苔藓,放眼望去,那如林般无数根长短不齐的木柱像谁用毛笔涂上一层黑褐颜色,木柱颜色自上而下,由浅到深。也许是受了河泥的滋养吧,不知什么时候,有几根新支撑的木柱底下竟长出几片新芽,这是一一首诗,一幅画,显得浪漫而富有生机。
      过冬日,是吊脚楼难熬的日子。冬天,寒风呼啸,大雪纷飞,那河坡上的吊楼在风中吱歧晃动。刺骨的寒风无情地从门缝、壁缝、楼板缝挤进主,使你觉得四面都是寒风,再怎样烤火,也是火烤胸前暖、风吹背后寒的感觉。于是,人们便用铁皮把楼板缝隙封住,板壁上糊上厚厚的报纸,这样一来,吊脚楼内便暖和一些。
      吊脚楼是津市这部大书中一页温馨的散文诗,它记录着一个时期津市人民的生活情景,体现了人民的创造力和智慧及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摘自《城市基因——津市文史丛书——文存卷上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正扬社区

GMT+8, 2025-2-14 19:58 , Processed in 0.033249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http://www.cdzyw.cn 常德正扬社区

© 2022-2023 正扬社区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