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曾巧中 于 2024-3-25 09:00 编辑
周佛海 ----摘录自《党史故事》
周佛海(1897.5.29 ~ 1948.2.28),湖南省沅陵县凉水井镇窝溪村人,中共一大代表,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之一,后成为卖国巨奸。 1917 年初夏,周佛海到日本,进入鹿儿岛第七高等学校学习。周佛海在日本学习时,开始信仰共产主义。 1921 年 7 月,出席中共一大,成为唯一从境外赶回来的海外一大代表。 中共一大结束后,因两个月内陈独秀未到沪,周佛海便留在上海一度“代理书记”。陈独秀回来后,周佛海奉党的指示,参加了上海劳动组合书记部的领导工作,后又奉命前往长沙、武汉、安庆等地,负责挑选各界民众代表,准备出席共产国际召开的 远东弱小民族会议。周佛海返回上海后不久,《时事新报》揭出他十几岁时就在乡下结了婚,家有发妻和儿女,“现在又在上海与其同乡商界某人的女公子大谈恋爱,看来又要再度做新郎了”。 消息一出,他不与组织告别,干脆带着恋人杨淑慧,于 1921 年11 月初离沪,返回日本读书。 1922 年 3 月,周佛海从日本鹿儿岛第七高等学校毕业后,在东京京都帝国大学读书的湖南老乡帮助下,也考入该校。此时周佛海动摇了信仰,逐渐与共产主义背道而驰。返回日本后,他实际上与党组织脱离了关系,不再从事党的任何工作。 1924 年春,国共合作形成,中国革命形势发生重大变化。时任广东国民党中央宣传部长的戴季陶以每月 200 银元的高薪,邀请周佛海出任广东国民党中央宣传部秘书。广东大学校长邹鲁又以每月 240 银元的高薪聘他兼任广东大学教授。戴季陶、邹鲁都是国民党右派,极力反对国共合作。周佛海受他们的影响,革命思想动摇,与共产党的理论分歧越来越大。随着地位的变化,周佛海与共产党的思想矛盾日益加重。 1924 年 9 月的一天,中共广州区执行委员会负责人周恩来亲自上门做周佛海的思想工作。但周佛海不听劝告,第二天即给中共广州执委写信要求与共产党脱离关系。中共中央为纯洁党的组织,准其脱党。周佛海一脱党,就走向了反共反人民的道路,成为国民党右派营垒中的干将,宣称自己要做一个“国民党忠实党员”,叫嚷“攻击共产党,是我的责任,是我的义务”,成为蒋介石翼下一得力谋士。周佛海加入国民党后得以重任。 抗日战争爆发后,周佛海成为汪精卫集团叛国投敌的主要策划者,暗中与日本侵略者勾结,进行谋求“和平”的勾当。 1940年 3 月 30 日,任伪财政部长、伪军事委员会副委员长、伪中央政治委员会秘书长、伪中央储备银行总裁、伪警政部长、伪清乡委员会副委员长、伪物资统制审议委员会委员长等要职。 1942 年10 月,周佛海背着汪精卫开展了“效命中央”的活动。 1946 年 9月 16 日,国民党当局派专机将周佛海、丁默邨等人由重庆押送来南京,羁押在宁海路 23 号军统局看守所。 1946 年 11 月 7 日,国民党首都高等法院对周佛海作出判决 :周佛海通谋敌国,图谋反抗本国,处死刑,褫夺公权终身。后蒋介石下令将周的死刑减为无期徒刑。 1948 年 2 月 28 日,周佛海在南京老虎桥监狱结束了反复无常的罪恶的一生,时年 51 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