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扬社区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197|回复: 0

春寒料峭中的温暖一幕(散文)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4-3-26 11:28:1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杨远新 于 2024-3-26 11:49 编辑

春寒料峭中的温暖一幕(散文)

——纪念人民作家浩然诞辰92周年

                                                               作者:杨远新
微信图片_20240326111738.png
浩然与杨远新1985年3月合影于南通(摄影:金振林)

  今年的3月25日,是人民作家浩然老师诞辰92周年纪念日。这不由得又使我想起了1985年3月25日前后,与他在江苏南通一起参加“春江笔会”,并由他率领我深入到如东县采访海涂开发的那段美好时光。特别是我俩结束如东采访,返回南通市的途中所经历的温暖一幕,又浮现在我眼前。
  令人瞩目的“春江笔会”接近尾声的那几天里,笔会主持人金振林老师三番五次与浩然老师通电话,催促他回南通,给市里的几所中学上文学辅导课。但浩然老师却舍不得离开如东,总觉得还有很多人和很多事值得采访。所以,他便一延再延,每天冒着春寒,奔波于乡村、海涂和养殖场。4月10日,是笔会闭幕的前一天,我们必须赶回南通,参加南通市委举办的送行晚宴。
  10日中午,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以陪同浩然老师和我共进午餐的形式,依依话别。半个月前,县委常委、县委宣传部部长李贻福和县政府办公室副主任徐春林,驱车把我俩从南通接来如东,半个月后,依然是他俩驱车,把我俩从如东送回南通。就在我们上车之前,又赶来了两位特殊的送行人:掘港小学的优秀班主任老师蔡萍和青年教师吴彩虹。她俩送来了浩然老师到该校给师生们讲课那天,与全体教职员工和学生代表的合影,还特别附上了她俩各自题签的独立照片,留作永远的纪念。如东人的热情,融化了料峭的春寒,令我俩感到无比的温暖。
  蓝色小轿车在苏北平原上奔驰,行驶大约一半路程,改变方向,朝路旁的兵房中学校园驶去。这是浩然老师为兑现十天前所作的承诺,而刻意作出的安排。那是3月31日,兵房中学教师、著名的火柴画设计师和收藏师,有“火花大王”美誉的王建华(注:2016年12月21日被授予第六届“江苏省工艺美术大师”荣誉称号),慕名拜访浩然,提出要求:“我们兵房中学全校师生听说您到如东来了,都盼望您的光临。今天,我是受学校领导和大家的委托,专程来请您的。您还是满足他们的心愿吧!” 浩然被其真诚所感动,承诺:“我争取去。去的时候,我会事先与你联系。与大家见见面就行了,不要让我讲话,我很怕讲话。再加上我对这里的气候不适应,一来就感冒了,嗓子有点哑,讲话不利索。”所以就有了眼前的兵房中学之行。
  小车离校园近了,令人惊讶的一幕出现在眼前。学校大门两侧,已排起挥舞鲜花的长龙,热烈欢迎的声浪迎面扑来,每个人脸上都显得异常的兴奋和激动,所有目光投向仰慕已久的作家。
  当时处在欢迎队伍中的兵房中学“一贯河”老师,事后撰文描述:
  “下午,雨止转阴,迎接著名作家的热浪并未因这种灰蒙蒙的阴天而减弱,几乎‘倾巢出动’的千名师生早就穿着雨靴跑鞋,在泥泞的路旁排成两条长龙,兴奋地议论着,期待着。
  “三点十分,兵房中学最重要的时刻来到,停在公路旁的轿车里,走下了我校历史上最重要的客人:一袭合身的风衣,短平头,有神的两只眼睛,脸部红润,带着微笑,跟置于橱窗的照片并无二致。
“他缓缓步行,在经久不息的掌声中向两旁的师生举手致意。数分钟之后,这位人们心仪已久的作家才走进校门,人们又一次报以热烈而长久的掌声。
  “在迎接作家的学生撤回会堂(饭堂)的间隙里,浩然一行被引上会堂二楼会议室作短暂休息。有人指着我们几个陪同,介绍说是语文组的。浩然立即同我们一一握手,说:‘好年轻啊!’我们都以微笑着答。确实,当时二十出头的中学语文教师是不多。陪同来的县委宣传部长善解人意,趁此提议浩然与我们拍照合影。浩然欣然同意,随即和我们站在一起,让随同来的青年作家杨远新咔嚓一声摄下这一珍贵镜头。于是,这一凝固了的瞬间便成了我们永久的纪念和永久的财富。
  “和语文组的人见面之后,浩然一行下楼,在学生的暴风雨般的掌声里登上会堂主席台就座,然后又在人们的掌声和殷切期待里,浩然用那标准的普通话缓缓地作了即兴发言:
  “请原谅我不善讲话,但到兵房中学来我还是讲几句话。社会上传我只上了三年半的学校,不错,但我成名成家,主要是靠后天学习……我希望在座的同学要做这样的人:第一,要做诚实的人,不说谎话;第二,要做热情的人,能爱能恨;第三,要做有理想的人;第四,要做有真本事的人。
  “最后青年作家杨远新在校长的要求下也讲了话。他说他是浩然的学生,他是受浩然老师的影响走上文学道路的。他感谢兵房中学对他们的热情款待;祝贺师生能见到浩然;相信浩然在兵房中学播下的文学种子在若干年后会开花结果!”
  以上记述简洁、生动而又真实。
  这里,我要补充的是,兵房中学校长安排给浩然老师的讲话时间原本是一个小时,但他只讲了半个小时,把半个小时留给了我。我心想决不能鲁班面前弄斧,关公面前耍刀。所以我坚决不肯讲。然而浩然老师要我讲的态度也很坚决,他把麦克风移到我面前,并为我调好了最佳角度。这时校长也走过来,要求我无论如何也得讲一讲,并向台下师生提议:“让我们用热烈的掌声,欢迎来自毛主席家乡的青年作家杨远新同志讲话!”
  我已无退路,顿时头上冒汗。我此前也曾在大小场合谈过文学创作,但那是文联干部应尽的责任,与眼前大不相同。在浩然这样的大作家面前,我能说什么呢?我怀着虔诚的心情,仅用几分钟,讲了“一贯河”先生前面记述我讲话的那几点,便收住了话题。

微信图片_20240326111731.png
浩然与杨远新1985年4月合影于如东(摄影:李军)
  但是,台下的师生不肯放过我。还要我继续讲。有的学生写了条子,递到了我面前。我不敢打开,急得满头大汗。浩然老师见状,递给我一条毛巾,供我擦汗,同时朝我投以鼓励的目光。陡然,我变得胸有成竹,拿起纸条,打开,只见上面写道:
  “你觉得浩然老师写《艳阳天》《金光大道》等作品,是发自内心,还是应景之作?”
我说:就这一点,我介绍以下情况,供大家参考。自从全国农村实行土地承包到户以后,广大农民对他的作品反倒比以前更加喜爱,他在农民心中的形象比以前更加高大,他只要走进农村,农民就对他夹道欢迎,与他倾吐心里话。有家电影制片厂看到他在读者中的威望不跌反涨,就想利用这一点,于是劝他写《金光大道》续集,歌颂分田单干,只要他写出来,就可以帮他改编拍成电影。同学们,你们估计浩然老师是接受,还是拒绝?
  同学们齐声回答:拒绝!
  我说:他拒绝的理由是,他视听范围内的农村,不像宣传的那么美妙。他如果按照电影厂的意图,违背真实生活写出来,小说出版了,由此改编的电影拍成了。但广大农民看了,会怎么想?所以,他还要继续观察,一直观察到农村真正变得美好了,农民的幸福愿景实现了,到那时,他将酣畅淋漓地创作出堪与《艳阳天》《金光大道》媲美的长篇小说,回报他深爱的农村和农民。
  我一口气回答了这个问题,尽管头上汗如雨下,但不是紧张,也不是着急,而是浑身上下通透,所有毛细孔全部张开的那种畅快。
  这时,又有同学向我提问:“你跟随浩然老师的日子里,你从他身上学到的最宝贵的东西是什么?”
  我回答:要想做一名大作家,先要做一个大写的人。有商人看中了浩然的大名,请他做一条广告,只说一句话:“喝了这杯饮料,还可以写一部《艳阳天》!”那样就可以拿到100 万元报酬。当时的100万元,足可以在北京买10座四合院。而浩然一家数口人,目前仍挤在月坛北街四五十平米的小房里,他每晚要等到孙子们都入梦了,才能开始他的写作。他是特别需要宽敞房子的,至少能有一间心仪的书房。然而浩然认为世间任何饮料都不可能有那样的奇效,拒绝了这等诱惑。
  我强调:同学们想想,眼下的文学界,混入的政客和商贾式人物太多,团团伙伙,比比皆是,他们不是为升官,就是图发财。而正直的作家得不到公正待遇,被打压,被排挤,无法生发正气。浩然不为金钱所动,不昧了良心替黑心商人做广告,这种精神值得我和所有的作家学习。
  台下报以热烈的掌声。
  我接着说:据这些天我与浩然老师朝夕相处所获得的可靠情报,他从如东开发海涂的壮举和张松林的事迹受到触动,正在构思一部长篇小说。主要表现当今农村的真实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塑造一个改革开放之后的“红旗大队”,有点像现在的大寨村。可望成为浩然老师新时期的巅峰之作。我和同学们一起翘首期待吧!
  台下又是一阵热烈的掌声。我以为到此就应该结束了,但没想到又有同学举手站起来,向我提问:“你是喜欢正气凛然,赞颂劳苦大众的作家,还是喜欢奴颜媚骨,丑化劳苦大众的作家?”
  我如实作了回答。面对一张张天使般的脸,如果讲半点假话,那有遭天打雷劈的可能。我坚持讲真话。世上唯有真话经得起检验。再高明的假话,都经不起时间的检验,最终都会被揭穿。
  又有同学站起身对我问道:“你觉得浩然老师的作品,是属于揭露,还是属于歌颂?”
  我回答:浩然老师的作品,既歌颂真善美,又鞭挞假丑恶。他的作品是对几千年的封建主义,对几百年的资本主义的反抗,是对西方主导的世界潮流的反抗,他敢挺中国于世界之林,是真正的浩然正气。文学作品,不管出于任何角度,既要驱恶除癖,也要喻人良知,倡导美好,不可为了某种目的胡编乱造,诋毁整个民族和社会? 他作品中无论歌颂还是揭露,都符合事实,没有歪曲真相,他笔下的工人、农民、八路军干部、解放军战士,都代表着中国人民的光辉形象,永远经得起历史的检验。所以,他是人民的作家。
  最后我说:我能够陪同《艳阳天》《金光大道》《西沙儿女》的父亲来到有着光荣传统的兵房中学,是我此生的荣光。
  我话音刚落,全场掌声雷动,持续了几十秒钟。
  掌声里,浩然领着我缓缓从温暖的场景里退出,边走边向可爱的师生致意。当我们再次登上二楼阶梯,停留,向师生挥手道别时,会场上更是卷起一阵猛烈的暴风骤雨般的掌声,充分表达了他们热爱浩然的真心真情。
  接下来,校长拉着浩然和我,与兵房中学全体教职工合影留念,将温暖的一幕凝固成了永恒。
  之后,我们便上车,缓缓告别兵房中学,向南通行进。
  (2024年3月25日于蒙特利尔18195号)
微信图片_20240326112438.png
杨远新2024年3月23日留影于里加奥德(摄影:陈双娥)
   【作者简介】杨远新,湖南汉寿县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一级作家,湖南省公安厅高级一级警长、三级警监。出版有18卷本880万字《杨远新文集》(湖南人民出版社),代表作有长篇小说《春柳湖》全四部(与杨一萌、陈双娥合著)和《爱海恨涯》《红颜贪官》《百变神探》,中篇侦探小说《特区警官》《惊天牛案》,中篇纪实小说集《中国刑警大扫黑》《中国刑警在边关》《生死赌注》《生死游戏》《生死抵押》,法制文学集《权与法的较量》《义与法的冲突》《钱与法的碰撞》,儿童长篇小说《欢笑的碧莲河》《险走洞庭湖》(与陈双娥合著)《雾过洞庭湖》《孤胆邱克》,儿童中短篇小说集《落空的晚宴》《今夜,非弄个水落石出不可》,长篇报告文学《内地刑警与香港警方联合大行动》《创造奇迹的人们》《奇人帅孟奇》《县委书记的15个日日夜夜》《走进福山福水》《天有巧云》,作品曾获国家图书奖、公安部金盾文学奖、湖南首届文艺创作奖、湖南首届儿童文学奖等。散文《我的祖母》被编入大学教材。《春柳湖》(全四部)入围第十一届茅盾文学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正扬社区

GMT+8, 2025-2-7 22:53 , Processed in 0.039278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http://www.cdzyw.cn 常德正扬社区

© 2022-2023 正扬社区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