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津市吴若愚 于 2024-4-6 09:12 编辑
《中医五脏四季饮食疗法——春季养肝》(三) 第一章 肝脏的概述
肝脏的生理功能
1.肝耻的生理作用
肝脏是体内最大的腺体,也是重要的代谢器官。它位于腹腔右上方,上缘高到右侧第4~5助间,下缘伸展到肋缘。呼吸时肝脏可随隔肌运动而上下移动。肝脏的上面隆起而光滑,下面凹陷不平,血管、肝管和神经进出肝脏处,称为肝门。肝脏可分为左、右
两叶,右叶较厚,左叶扁薄。
肝脏像一个庞大的化工厂,生理功能比较复杂,主要有下面几方面:
(1)参与糖、脂肪、蛋白质的代谢
从消化道吸来的营养物质,都必须先经肝脏,在肝脏中加工制造各种代谢所需要的物质。肝脏还能合成血浆蛋白(尤其是白蛋
白),能合成与凝血有关的物质等。当肝脏患病时,可导致各种代谢紊乱,血浆白蛋白减少,凝血有关的物质也减少,因而容易发生
出血现象。
(2)解毒与防御功能
体内代谢产生的有毒物质、外来的毒物以及药物,主要在肝脏解毒。此外,进人肝脏的细菌或异物,可被肝脏的某些细胞所吞
噬,这些都对机体起着防御的作用。
(3)分泌胆汁
胆汁经胆道系统贮存于胆囊或排入十二指肠。胆汁主要含胆盐和胆色素。胆盐能促进脂肪的消化和吸收,因而也能促进脂溶性维生素(维生素A、D、E、K)的吸收。胆色素与粪便颜色有关。
(4)在胚胎期和新生儿期,肝脏还有造血功能由于肝脏具有上述重要功能,如果把动物的肝脏全部切除,则动物在1-2天内就会死亡。然而,肝脏也有强大的代偿再生能力,若将肝脏切除3/4后,动物仍能维持正常代谢。而且,肝脏在短期内能恢复正常代谢,还能恢复原有大小。
中医学认为人体肝脏是一个很重要的器官,正如《黄帝内经》所说:“肝者,将军之官,谋虑出焉。”《素问:六节脏象论》也指出:“肝者罢极之本,魂之居也,其华在爪,其充在筋,以生血气”。肝在人体生命活动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起着极其重要的生理作用。
(1)主疏泄
肝主疏泄就是说肝脏具有保持全身气机畅通无阻,升发向上的作用,疏通就是疏通与发散。肝的疏泄作用还体现在推动血液和清液在人体内良好的运行。具体为:①疏泄对人的情志方面的影响。疏泄失调,最大的情绪变化是怒,这就是《黄帝内经》所说的“怒伤肝”;②疏泄对气机升降的影响。肝失疏泄,气机失调,可发生“肝郁不舒”的病理变化,出现胸腹胀痛,郁闭不舒,不想吃饭等症状;③疏泄对胆汁分泌的影响。肝胆相连,肝脏疏泄畅通,则胆计排泄也通畅,反之则会出现胆囊炎、胆石症、胆汁郁积等病;④蔬泄对消化功能的影响。肝脏疏泄正常,有利于脾胃升清降浊活动的顺利完成。反之会出现情绪低落、闷闷不乐的现象以及见到胃脘 满、恶心、呕吐、不思饮食等表现,中医学称之为“肝气犯胃”;⑤疏泄对女子生理功能的影响。肝的疏泄畅通,可令到女子月经周期正常,生殖功能亦正常;⑥疏泄对男子生理功能的影响。男子的生理功能、生殖能力也与肝的疏泄正常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男人早泄、不射精症等就是肝脏疏泄失常的表现。
(2)藏血
肝藏血就是指肝脏有贮藏和调节血液、防止血液外溢等功能。肝有“人体血库”之称,贮藏着一定量的血液,以备人体活动所需。同时,肝脏又能根据机体活动变化、情绪的变化、外界气候的变化等因素来调节血液在人体的分布。另外,肝脏还具有防止出血、使血液正常运行而不致溢出的作用。
(3)主筋
中医学认为,在人体五脏当中,筋由肝所主,与肝脏的关系十分密切。若肝血不足,人体的筋就得不到精血的充养而发生病变导致“肝气衰,筋不能动”。由此,临床上可通过对病人爪甲的荣润枯槁来诊断肝脏精血的盛衰。
摘自《中医五脏四季饮食疗法——春季养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