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五脏四季饮食疗法——春季养肝》(十 五)
饮食与肝脏养生
春季,人易上火,小便赤黄、便秘、舌苔发黄。因肝火上升,致使肺阴更虚,肺结核等病容易乘虚而人。因此,春季饮食宜清淡。中医认为,春季为人体五脏之一的肝脏当令之时,宜适当食用辛温升散的食品,而生冷粘杂之物则应少食,以免伤害脾胃。还要防止“开旺伤脾”,这样在春天应该适当多吃些甜味食物;少吃酸味实物。《千金要方》中记载:“省酸增甘,以养脾气。”《摄生消息论》中记载::“当春之时,食味宜成宜甘,以养脾气。饮酒不可多,米面团饼,不可多食,致伤脾胃,难以消化。”初春阳气初发,辛甘之品可助春阳、宜食辛甘之葱、生姜、枣、花生,平补饮食如小麦粉、荞麦、玉米等谷物,豆浆、豆腐、赤豆等豆类,橘子、金橘、香蕉、苹果、梨等水果、也要吃些海产品、鱼、蛋类。阴虚内热者,吃鸭肉、海带、绿豆甘蔗汁、荸荠、百合等可消化,但要少吃酸涩、油腻、生冷食品,多选择含维生素B族、E族的主食与副食,以养脾气。春季因多食酸可引起胃酸分泌障碍,影响消化吸收;应少食酸涩、油腻之物,以增加脾胃功能。春季也是肝气旺而多病季节,宜适当食猪肝、羊肝、鸡肝等动物肝脏予以补养。因为,酸性食物入肝,甜性食物入脾。为了预防肝旺伤脾,还可多吃一些性味甘平的大枣。
我国幅员辽阔,春季南北方气候温差较大,对人体的影响亦不同,春季食养还应因地施膳。初春,北方寒气未退,仍宜用温补,随着气候渐暖,阳气渐升,温补逐渐减少。一般可选桂圆、红枣、栗子、荔枝、山药、猪肚、羊肚、鸡肉、鹌鹑等。南方春季常阴雨连绵,低温与天暖天气交替出现,阴雨季节,湿气太多;湿气困脾,宜进健脾运湿之品,如鲫鱼、青鱼、黄鳝 、白扁豆、莲子、豆浆等。温暖之日,可进凉补之品,如银耳、莲子、绿豆之类。现代医字认为,春季应提倡多食含维生素 B 族较多的食物和新鲜蔬菜。饮食中缺少维生素C也是引起“春困”的原因之一,故多食胡萝卜、菜花、卷心菜、甜椒、芹菜、马兰、春笋等新鲜蔬菜,对春季食养也十分有益。
摘自《中医五脏四季饮食疗法——春季养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