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五脏四季饮食疗法——春季养肝》(二十四)
3.脂肪肝的饮食宜忌
肝内脂肪含量超过正常(全肝湿重的5%),于显微镜下可以明显辨认肝细胞内脂肪存积为脂肪肝。
(1)饮食宜进保持三大营养素适当比例 每日膳食蛋白质、脂肪(植物油)和糖类的适当比便为5:2:3。
(2 )饮食禁忌
①饮酒 酒精和脂肪的代谢均在肝中进行,两者相似。长期饮酒不仅增加血中乳酸浓度,还会增加肝和血浆的中性脂肪,导致脂肪肝发生,还容易造成体内缺乏维生素,故应禁忌。
②脂肪 应限制脂肪摄入量。禁食油腻厚味。
③糖类 若为肥胖者还应限制摄入食物中的糖类。
4.胆石症的饮食宜忌
胆石症是指胆囊和胆管内结石形乡成,以40岁以上、肥胖者、女性多见。发病与胆汁淤积、胆管感染、胆固醇代谢紊乱有关。
(1)饮食宜进
①重视早餐 不少人不重视早餐,经常不吃早餐,长此以往容易导致胆石症。
②适当摄取优质蛋白质 饮食中可吃些猪瘦肉、鱼、鸡和豆制品,以增加优质蛋白质的摄入量。
③少食多餐 少食可减轻消化系统的负担,多餐可刺激胆汁分泌,胆汁流出畅通,有助于胆管内炎性物质的排出,缓解疼痛。
④多饮水 可以稀释胆汁,促进胆汁排出,这样不仅消炎利胆,而且还有利于排出胆管内的细菌及其他有害物质。
⑤常食黑木耳 黑木耳具有化解体内结石的功效。这主要是因为黑木耳所含的发酵素和植物碱能够促进消化道与尿道内各种腺体的分泌,润滑管壁,促使结石排出。此外,黑木耳所舍的多种无机盐能够促使体内结石产生化学反应而分解。结石患者,每日
宜吃1~2次黑木耳。
⑥含维生素A的食物 胆膈上皮细胞的脱落能助长胆石形成。维生素A能保持胆囊上皮细胞组织的健全。含有维生素A.较丰富的食物有西红柿、胡萝卜、玉米、鱼肝油等。特别是胡萝卜,既能利胆,又能帮助脂肪的消化、吸收。因此,宜常吃含维生素A
的食物。
(2)饮食禁忌
①高糖饮食 膳食中糖摄入过多,是诱发胆结石的重要原因。糖类进入人体后成为血糖,血糖过高时,胰岛细胞便分泌胰岛素调节,使血糖转化为糖原贮存于肝脏中,以维持血糖浓度相对稳定,所以,糖摄入过多,会刺激胰岛素大量分泌,而胰岛素能增加胆固醇含量。胆固醇的浓度过高,则会凝集析出,形成胆固醇结石。因此,为防治胆结石应忌高糖饮食,尤其是体型偏胖的中年妇女,更应少吃含糖量高的食物。
②精米、精面 过食此类食物会增加胆汁中胆固醇的浓度,使胆固醇沉淀而形成结石。
③饮食不洁 科学研究证实,70%的胆结石是以蛔虫卵和蛔虫残体为核心的。导致胆结石发生的原因,主要是因饮食不洁而患蛔虫症, 虫进入胆管等处产卵或死亡而形成结石。胆结石患者平时更须注意饮食卫生。
④高脂肪饮食 在胆石症的急性期,应忌高脂肪饮食,尤其是动物性油类,以免增加胆囊的收缩,刺激胆囊壁而引起上腹部不适,甚至发生胆绞痛;在胆结石症缓解期可进食低脂饮食。
⑤烟、酒、浓茶、咖啡 其所含的许多物质,均能刺激胃壁并使胃酸大量分泌,导致胆囊收缩素产生,使胆管口括约肌痉挛和胆汁排出受阻,从而诱发胆绞痛,故为本病所禁忌。
⑥ 草酸和钙 要尽量少吃含草酸较多的食物,如菠菜、核桃、花生、巧克力等。而过食含钙量较多的食物,也容易形成结石。
⑦酸性食物,如醋、山楂、李子、青苹果、杨梅等,可刺激十二指肠分泌大量胆囊收缩素,容易引起胆绞痛,故忌较多食用。
⑧暴饮暴食 暴饮暴食可引起胆汁的大量分泌和胆囊剧烈收缩,易造成胆囊炎和胆绞痛,故应禁忌。
摘自《中医五脏四季饮食疗法——春季养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