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扬社区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4557|回复: 7

饱览三晋壮美山河⑦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4-4-16 12:54:0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拓思 于 2024-4-16 21:08 编辑

饱览三晋壮美山河

三月二十九日:观相府破解兴旺密码
              破铁律注重家风传承


   当天,天气晴朗,清晨,朝阳把第一缕阳光洒在了大地,像给大地铺了一层淡金黄的地毯,让人心旷神怡,为人们新的一天注入了无尽的希望。
   为了赶时间,我们没在花盛酒店用餐,而是将早餐打包上车吃。这是导游为使旅游团的游客能有充裕的时间坐上返程的列车,因有的游客返程列车是下午6点钟,这样我们的旅游大巴必须在下午5点半钟赶到郑州火车站。
   上午6点30分,我们坐大巴车出发前往皇城相府,车行140公里,约2个小时到达位于晋城市阳城县北留镇的皇城相府。  皇城相府总面积36000平方米,是清朝文渊阁大学士、前吏部尚书加三级、《康熙字典》总阅官、康熙皇帝35年经筵讲官陈廷敬的故居,它由内城、外城、紫芸阡等部分组成,御书楼金碧辉煌,中道庄巍峨壮观,斗筑居府院相连,河山楼雄伟险峻,藏兵洞层叠奇妙,是一处罕见的明清两代城堡式官宦住宅建筑群,被专家誉为“中国北方第一文化宦族之宅”。
80b994e27fdaa7a39da21682cbc5f93.jpg
   说到陈廷敬故居,我们必须了解其人。陈廷敬(1638或1639——1710或1712年),初名陈敬,字子端、小舫、樊川,号说岩、午亭,山西泽州(今山西晋城)人。
   陈廷敬早年聪慧,幼时喜欢读《春秋左氏传》、《尚书》、《礼义》,9岁作《牡丹》诗即惊长老。顺治十五年(1658年)中进士,馆选庶吉士,为与通州陈敬相区别,世祖赐名廷敬,累迁翰林院侍讲学士,充日讲起居注官。康熙十五年(1676年),擢内阁学士,教习庶吉士。康熙十七年(1678年),入直南方房。后历任礼部侍郎,工部、户部、吏部尚书、左都御史,授文渊阁大学士。后在复诏入直办事时卒。
   陈廷敬主张遏制社会上的奢侈之风,指出:“贪廉者,治理之大关;奢俭者,贪廉之根柢。欲教以廉,当先使俭,然而不能遽致者,则积习使之然也。”他还指出:“好尚嗜欲之中于人心,犹水失堤防也。”他认为必须大力提倡节俭,并为官民用度定出一个标准。陈延敬在担任吏部尚书期间,致力于整顿吏治和选拔人才。他制定了一系列严格的选拔和考核制度,对官员的品德、才能和表现进行全面考察和评估。他还推行了“以老为先,以文为用”的用人政策,重视老年人和文学之士的作用。陈廷敬的品格和精神深受人敬仰。《清史稿》给了其“清勤”的评价。陈延敬反腐倡廉的观念和措施,至今仍有现实意义,值得借鉴。
   陈廷敬同时也是一位学者、诗人。他著有《参野诗选》《北镇集》《晚晴簃诗记》《山西通志》《河汾诗话》等。三年敕校理编纂《咏物诗选》《康熙字典》《皇清文颖》等。其中《康熙字典》是中国现存的第一部官修的字典。陈廷敬留下的许多遗著在乾隆七年,《述古训》《午亭笔话》等整理刋刻,得以流传后世。陈延敬在诗歌创作上倡导“清诗正宗”,主张诗歌要讲求真情实感,反对虚伪和矫揉造作。他的诗歌作品具有清新自然、明快流畅的特点,充满了生活气息和人情味。
   下面录他诗一首以为佐证和欣赏:
   三月三日同杨松谷泛舟沁水
   始得方舟稳,
   沧波转路迷。
   涛声春昼外,
   寺影夕阳西。
   杨柳横桥暗,
   桃花夹岸齐。
   十年江海兴,
   与尔手同携。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春日泛舟的美丽画面,表达了诗人的闲适心情和对友情的珍惜。
   陈氏家族历史悠久,祖先陈天佑在明朝嘉靖年间中进士,开启了陈氏家族的辉煌历程。陈氏家族从明末到清中期,共有九位进士、六位翰林和许多举人、贡生、监生等。他的老家牌坊中门题字列出了四个人的名字及官銜,分别为:
   诰赠正一品光禄大夫经筵讲官刑部尚书陈三乐;
   累赠正一品光禄大夫经筵讲官吏邢二部尚书都察院掌院事左都御史陈经济;
   累封一品光禄大夫经筵讲官吏刑二部尚书都察院掌院事左都御史陈昌期;
   戊戌科赐进士正一品光禄大夫经筵讲官吏户刑工四部尚书都察院左都御史陈廷敬。
   中门上所写的这四个尚书,其实有三个都是朝廷追赠的,生前并没有担任过实职,仅有陈廷敬一人是真正的朝延大员。
   陈廷敬伯父陈昌言于明朝崇祯七年考中进士。陈廷敬的父亲陈昌期只是一个监生,但他是一位著名的教育家,曾经担任过明朝的兵部尚书。陈廷敬在顺治十五年考中进士,陈元(陈昌言之子)在第二年朝廷举行的恩科中考取了进士。陈廷敬的儿子陈豫朋、陈仕履先后考中进士,进入了翰林院。陈廷敬的孙子陈豫朋的长子陈师检在雍正五年考中进士,被选为庶吉士,当时文华殿大学士兼吏部尚书田从典很为感慨,随即为陈氏家族题写了一幅楹联:
   德积一门九进士                     
   恩荣三世六词林
   陈廷敬的故乡阳城县中道庄有一座标志性的牌坊,上面刻有“一门衍泽,五世承恩”的字样。真是,陈氏一门德行深,九子皆为进士身,三世荣耀享翰林,恩泽流芳万载春。这座牌坊至今享有盛名,曾经见证了陈氏家族——山西最为显赫的望族的光辉岁月。
   陈氏家庭为什么兴旺发达,得益于陈氏家族一直重视家风、家训的建设和躬行。陈氏家庭的家风家训立自明弘治年间三世祖陈秀,他曾写下不少教子诗词,教育子孙养成良好的生活作风,努力读书,影响深远。以致陈氏家庭“德积一门九进士,思荣三世六词林”,其顶峰是培育出了帝师、文渊阁大学士陈延敬。
微信图片_20240416124602.jpg
   陈氏家风,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
   一是尊儒重道的家风。陈氏家族把学习儒经当成了一个一生的大事,陈氏家族不仅在观念上处处体现理学的思想,在行动上更是处处以程朱理学约束自己,低调做人,高标处世。陈延敬十分强调躬行,即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说明,不崇尚空谈。李光地对陈延敬的行事表示叹服,他说陈延敬“慎守无过,后辈亦难到”。
   二是坚持耕读并举的家风。陈氏家族是典型的耕读之家,陈氏的始祖陈靠就是以牧羊耕田为生。在陈氏的祖祠中供奉着陈氏始祖的画像,是牧羊的打扮装束,手里拿着牧羊的鞭子。当陈氏成为方圆百里的富户巨族,到了非常兴旺的阶段,他们仍然保持耕读的家风。
   三是积德行善的家风。陈氏有“觅几文本钱休悭休侈”的祖训,虽自奉极其节俭,但周济困难之人,从不吝啬,积德行善,乐此不疲。
   四是清正廉洁的家风。陈延敬写诗告诫子孙“凭寄吾宗诸子姓,清贫耐得始求官”。他经常教育儿子陈壮履说,“更得一言牢记取,养心寡欲是良规”。他在儿子陈豫朋回京之日,写诗“敞裘羸马霜天路,赖汝清名到处传。”他告诫陈氏家族的子民,必须能够忍耐清贫。
   陈氏家族也有严格的家训:
   让:争乃祸之端,让为福之源。
   专:学问尚精专,研磨贵纯一。
   智:是非凭勘度,智从学中得。
   俭:滛逸如临渊,纵欲似累卵。
   勤:道业冀诵食,衣食赖耕耘。
   信:君子湏重诺,言出行必果。
   谨:人生无地间,思微肇巨端。
   孝:鸦有反哺意,羊怀跪养恩。
   礼:否泰岂天运,习礼可立身。……
   陈家历代都用这些道理作为立身齐家治国的准则。
   陈延敬家庭数代人秉承上面这些家风、家训,最终形成北方文化大族的历史地位。经翻阅陈延敬家族的历史资料、各种传记和野史,发现陈氏家族在教育和强化成才上有三个重要的必备素质:
   一是酷爱读书,立志以读书首要。
   二是自律自强,成大器的关键。
   三是勤勉向善,成大器之途径。
   纵观古今,古之成大事者无不是贵有志恒有力勤勉督学,以陈延敬为代表的陈氏一门,尽心竭力,政绩斐然,成为汉族官僚中少有的士子,其重要的原因就在于为官之道的涵养,因此一个孩子能否成大器,或许能从陈延敬的家族家风家训中得到一些启示。
   历史是无情的,它往往是苛刻的考官。陈氏家族的辉煌源自陈廷敬,但他的后代在乾隆朝后逐渐走向衰微。历史上,任何一个家族都不可能世世代代传承下去,更别说是世代为官。其实不仅仅是陈氏家族,江南地区的一些名门望族同样也是如此,像桐城张氏家族、海宁的陈氏家族、金坛的于氏家族等,也是应了君子之泽五世而斩的这个历史规律。
   参观完皇城相府,大家还是有不少感慨,不管是什么朝代,一个家族、一个民族乃至一个国家,必须与时俱进,跟上时代朝代,才会百宰而不衰,兴旺繁荣传承下去。
微信图片_20240416124606.jpg
   时至中午时分,我们在相府附近吃了午饭后,旅游大巴在导游的陪同下前往郑州火车站。下午4点多钟,我们到达郑州火车站。导游与我们分别,虽然相处只有短短六天,游客与导游之间有一定的情愫,相互还有点依依不舍,还有几个女同胞与导游小李拥抱而别。几天来,导游为游客服务,虽然是职业使然,这种也确实辛苦,导游和司机的劳动也应该受到尊重。
   这个旅游团来自四省多个地方,从下午六点钟起,就有游客坐列车踏上了归途。我们湖南的14位的游也在晚上10点47分乘坐k1347次列车踏上了回家的旅程。

                                                    沈文锋

微信图片_20240416124556.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4-16 21:27:28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老师激扬文字所写的《饱览三晋壮美山河》1一7篇我都认真拜读并复制收藏了。惊叹老师的文采和满腔激情,佩服老师渊博的人文地理与当地的历史知识。积累成篇就是-部优秀的游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4-16 21:48:04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精彩游记学习欣赏点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4-4-18 19:45:08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介洲,淑娥俩朋友的点赞和嘉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4-25 23:55:35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沈老师激扬文字《饱览三晋壮美山河》,我都认真拜读并复制收藏了。惊叹老师的文采和满腔激情,佩服老师渊博的人文地理,积累成篇就是一部优秀的游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4-4-28 09:30:23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新涛同志对我游记的高度评价,你的鼓励将是我继续坚持写作的动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4-28 09:38:29 | 显示全部楼层
欣赏老师佳作,为老师点赞!遥祝天天快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5-29 18:36:49 | 显示全部楼层
文美、图美!欣赏学习,为图文并茂的佳作点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正扬社区

GMT+8, 2025-2-6 06:51 , Processed in 0.038354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http://www.cdzyw.cn 常德正扬社区

© 2022-2023 正扬社区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