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扬社区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2352|回复: 1

人生是哲学建筑 市工信局离退中心二轻支部 熊振华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4-4-18 08:48:0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人生是哲学建筑
市工信局离退中心二轻支部 熊振华

  思考是心灵的自我对话,沉默是思维发散的沃土。智者时不时用精神的火炬,将思想的暗夜烫开一个个洞口。
  一、哲学的眼光
  真正的哲学,以清新质朴的警句跃入人们眼帘,以隽永的格言表达哲思,令人铭记不忘。只有那些带着切肤感受思考人生的人,才能领略哲学的魅力。离开痛苦,人就会变得简单而肤浅;能承受得了极度痛苦的人,才有可能成就大业。痛苦可以提炼哲学思想,磨砺出卓越的人才。经验的积累是需要时间的。短平快、拔苗助长、一蹴而就、由于缺乏根基,是不可能取得长远效果的。无限之所以是无限,在于它是无数个有限、无数个相对的长远与阔大。思考是心灵的自我对话,思想的影响力比生命长久。存在是世界的基调,毁灭是另一种方式的存在。无法安置灵魂的美丽家园,充其量是一个精致的鸟笼。思考更多的时候是一种乐趣,只是能够体验这种乐趣的人实在是太少了。语言是思绪的花朵,缄默是智慧的枝干,思想是成熟的果实。人在现实中是很难选择自己的境况的,但可以去完善自己的思想。在伟大的虚无面前,我们将一无所有;在卓越的永恒面前,它的背后依然是庄严的虚无。灵魂是自己的事,与他人无关。思想的庸俗者,其生活与灵魂也是平庸的。只有独处时,才会找到真正的自己。把权力看得高于一切的社会,不可能有真正的原创,导致舶来品大行其道。用世俗的标准评价,某些具有独特思想的人,可能是不可救药的狂人;如果用精神的坐标来衡量,这些人可能是一座座里程碑!
  从生命深处涌现出的独特感悟、形象、理念及思维碎片,经过扬弃后化为精神结晶,蕴含着思维的精髓和文字的美感,从而形成了充满灵性的理论。语言的花儿开得愈大,思想的果实结得愈小。思想越抽象,越能使人离开具体的感性。某些耗费了许多有效资源,投入大大超过产出的所谓胜利,其本意不在于创造社会(或经济)价值,而在于宣传或造势。在最为卑微与污浊的时刻,反而会触摸到人性最温柔和真情的部分。思想是先导,没有思想就没有主义。然而,现实中思想往往沦为了主义的跟班。一个遗憾的结局,往往会点亮思想的明灯;一个残缺的背面,有可能构成一个卓越的正面。小聪明是愚蠢的变种。大智者是精神层面的幸福者。喜欢做表面文章的人,绝不会有思想的深度。生命是短暂的,但精神可以历久弥新,走向永恒。死亡是万物的终止,却阻挠不了思想的传承。真正的思想底色是透明的,甚至无需解释,因为它是心灵深处带血的喷涌,经过理性过滤后的提炼与整合。意识不可能被创造,它只能被感知。心灵有了弹性,处世就会变得智慧和圆融,就不会被琐屑折腾得心力交瘁,把简单的问题弄成一团糟。太过抽象的凝练、太过繁琐的笔触,大多会造成灵性的丢失。理性美是高层次的美,艺术与科学的理性美是一种抽象的综合美。真正永恒的美,给人带来理性的沉思、和创造性的活力。
  二、历史不能杜撰
  历史是死亡的事件。历史不能假设只能总结。历史,一半是由人写成,一半是由时间叠置而成的。时间终会掀开尘封的历史,真相终会水落石出。历史的精彩就在于:有时它为我们所阐释的道理,正鲜活地存在于现实之中。历史是一种积淀,蕴含着真知与血写的经验。真相往往在历史的幽暗处。历史是在曲折中进步的,有回流,也有波澜壮阔的行进。历史经过过滤和选择性书写,然后凝聚起来了,独特起来了,深沉起来了。活着的历史属于现实,死去的历史才是一种永远的终结。但终结的方式不是遮掩、不是忘却、不是佯装不知,而是冷静的反省与思辨。历史永远无法还原它的开始,也永远无法真正的落幕。因为流水的生命注定在路上,在奔流不息的旅程中,这就构成了历史画卷永恒的进行式。历史不能戏说,虚构的必然不是历史。真正的历史奥秘,永远在不断的解密之中。历史永远是进行式和未完成式。历史在浩渺的宇宙时空中无休止地运行,我们所读到的历史只是被人类的目光、思维所截取的一段时空而已。随着印证材料的增多,历史的时空则会增大,这就是为什么人类历史不断被改写的根本原因。历史的真相总是隐藏在时空深处的隧道中,一个个永久的谜团,耗费了许多历史学者的大量时间和精力。历史往往揭示了生命的无奈,时光的无情。回望历史,有时如梦一般,真实与虚假相互交织,清晰与模糊交替出现。掩藏真相是罪恶,而不去了解真相则是愚昧。历史总是不失时机地乔装打扮:涂涂抹抹、挖补刮擦、遮遮掩掩、欲言又止、循环往复。各种微不足道的历史事件与废墟被集中到时代的中心位置。
  人类终将回归到历史的时序之中。每个时期的重大事件,不过是历史时序中的一个片刻或瞬间。历史并非是一条一成不变的河流。所有人都是匆匆过客,很快就会消失在历史长河中,几乎难以泛起一丝泡沫。历史没有假如,也不存在遗憾,它是刚性的。一个民族应该把自己最令人痛心的教训当作一面镜子,时时映照,以便一代又一代的人不重犯历史性的失误,使整个民族能够持续进步。
在非文明的国度,历史不停地在荡秋千、翻跟头,往复循环,很难找到一个真正的出口。历史的改写,全靠权力和暴力,鲜有文明的参与,往往导致血流成河。历史的运行,刻画了人性善恶博弈的精神轨迹。历史的真相在屏蔽之后,往往会转化为一种精神的暗流。
仇恨永远不会以仇恨的方式终结。欢呼不可能超出一定的时限。一切任意拔高的东西,终将会打回原处。历史的真相隐匿在时空的深处。然而,一些偶发事件,却在不经意间洞穿了尘封真相的历史之门,让人从愚昧中醒悟。在时间编织出来的历史长卷中,现实是流动的历史,历史是凝固的现实。随着时间的推移,个体所经历的这一切可能都会走进历史。世上没有永远的盛世。历史一定是曲线,永远都不是直线。如果历史上那一类政客和阴谋家,从事科学、经济建设、文化教育事业,对社会和大众都是有益的,就会极大减少或规避对社会的巨大破坏作用。但历史没有如果!
  三、时间不可逆转
  时间,在行进中漫长,在过去后静止。孤独的思想会发光,时间会见证一切。从空间上说,我们可以回到故地;从时间上说,我们无法回到从前。人生的短暂,使人悲叹时间的无情。时间是一张无情的网,它能网罗一切,也能摧毁一切!许多所谓的重大历史事件,如果放在时空中考察,就没有多少意义甚至毫无意义了。从终极意义讲,无论怎样使用时间,一切都将成为过去,能够加以检验的就是思想。时间是最好的良药,能治愈一切,并使一切归零。当我们设想一条时空的边界,并沿着这条边界回溯时,人生的意义及短暂就不言自明。时间是生命的建筑材料。荒废时间的人,时间一定会将其荒废。时间的飞逝,使我们不得不面临生命倒计时的问题。一切都将成为过去式——生命也不例外!用有限的时间驱动前行的脚步,用有限的生命挖掘无限的潜能,在灵性的感悟中淘洗出思想的精华,催生出创新的硕果。时间是伟大的,伟大到可以创造任何奇迹;时间也是残忍的,残忍到可以让人灰飞烟灭。
  时间是世界上最广博的资源。然而,对于个体而言,又是世界上最稀有的资源。如何运用自己的时间,将决定你能否成功。从生命的终极意义讲,一个人最大的资本就是时间。人的生命是有限时间的积累。生命的价值蕴含在这些有限的时间中。充分利用时间就等于延长了寿命,因此要纠正做事拖沓的习惯。岁月烙上了人类的伤痕,时间铸就了伟大的灵魂。在时间面前,我们是渺小的。奔腾不息的时间之河,没有边界,无有止时,时间将带走一切。时间不会为我们停留,时间成为资源的前提是使用。时间带走一切,又迎来一切。时间将现在的真实化为虚无,将过去的真实化为青烟。凡是真正成功的人,都有做事利落的习惯。一个不够敏捷、不能准时的人,一定是一个坐失良机的庸人。时间从无草稿、不可回收、无法修改、不能重来、永世难逢,全是一次性的。时间既是无限的,又是有限的。时间的无限性表现为宇宙浩瀚的无穷尽,时间的有限性表现为生命的局限性。时间是生命之本。生命永远是相对进行式和绝对终止式的统一。时间将一切沉淀,也将一切抹去,了无痕迹。此时,还剩下什么?一切君王、政要、圣人、权威、富豪在哪里?
  未来,其实就是那还未到来的连绵不断的时间。时间是秘密的坟墓。其中有多少显性和隐性的秘密,在时空中荡然无存,使人们不得不怀疑历史事件本身的真实性。时间的烟雾,使得事实本身产生晕轮效应,后人的诠释和图解又放大了晕轮,甚至连事实本身也会变得模糊不清。在时间和空间的不断流变中,现有的一切都被无情地摧毁。时光飞逝,容颜变老,但心境可以永远年轻。时间不是物质,但有时胜过物质。从经济学角度来说,稀缺的资源,价值常常被放大。个体思维资源,不要耗费在徒劳无益的事上,应尽可能避免转化为沉没成本。利用正确的时间和地点,在一个合适的地方逗留的时间越长,产生好结果的可能性就越大。只有用倒计时的方式计算自己所剩余的时间,才会惊叹时间的紧迫性。生命后台的运作是如此无情和残酷,当我们发现时间真谛的时候,往往为时已晚。时间的终极意义,就在于能消除一切差异。照片是时间的定格,将一段岁月凝固;时光在瞬间定格,岁月在刹那永恒。年轻时多吃一点苦,年老时会轻松很多。岁月虽然给我们带来了苦难,却也回赠了我们思想的清晰与缜密。在特定的严酷岁月中,人们用遗忘回避伤痛,苟延残喘般地活下去。岁月雕刻了精神的容颜,时间洗刷着生命的年轮。无论你昨天做的多好,那一页已被翻过。老年是成熟的年代,经历了一番艰难的人生跋涉,穿越了纷杂、喧嚣、迷茫,最终来到了人生的末端。他们终于发现,人生其实很简单。
对于具有大智慧的人来说,衰老并不会让他们沮丧,因为他们能够以更独特的视觉来看待年龄问题。时间可以疗伤——心灵的伤痛。过去已经流逝,历史不能复制,现实就是现实。人处在时间和空间的交叉点上,作为瞬息和有限的存在,却向往永恒和无限。时光深埋在岁月里,可以化为沉甸甸的历史。时间之钟转动,起点也必将是终点。
  四、生活是现实的
  生活是实际的,不是虚构出来的。处于不停赶路之中的人,是无暇他顾的,而是一心一意沿着目的地前行。世俗的生活,并不能限制人类对精神和理想的追求。把生活弄得很精致很复杂的人,大多是一些平庸之辈。对于从事科技探索和艺术创造的人而言,生活的简化,不仅仅是一种生活方式,更是一种思维智慧。生活无须过得那么精致,舒心就好;房子不必太大,住着安心就好。生活简单就是美。一个人无论多么自大自狂,最终的那一刻都会明白自己的渺小。因自己角色的卑微而否定自己的智慧,因地位的低下而放弃儿时的梦想,因被人歧视而消沉,因不被人赏识而苦恼,这是一个很大的缺陷——应该明白:生活常把卓越的灵感赋予卑贱的肉体。不会拒绝就不会有真正的收获。平庸并不可怕,可怕的是用平庸剪裁一切,排斥一切高尚高雅,甚至大步向恶俗靠拢。物欲登峰造极的人,很可能腰包膨胀头脑干瘪。生活把人改造成俗人,把分道扬镳者驱赶到思想者的行列。一个人只有真正知道自己需要什么,知道自己行为动机的时候,才是生命觉醒的开始。有的人消费明天,透支未来,这类人是社会财富的耗损者。许多人迷失在思维的黑洞里,消耗在鸡毛蒜皮的斤斤计较中。他们活泛、会来事,却失去了前行的方向和动力。
  一个在蜜罐中泡大的人,和一个在苦水中度日的人,必定有截然不同的生存体验。很多时候,我们的眼睛会欺骗自己——亲眼所见也不一定是事实。完美,不过是善于遮蔽短处,善于把优势运用到出神入化的程度而已。享受,是要付出代价的。这代价,可能是痛苦,可能是岁月,可能是心血的流淌。金钱债务是可以清偿的,感情债却无法用金钱结算;用任何方式清偿感情债,都无法消除嗔恨情绪。所有的支离破碎,有可能凑成一个圆满;所有的逆境、侮辱和伤害,也可能是成功的序曲。放低身段,乃是跃起的前奏;有兼容并蓄的胸怀,才能有海纳百川的容量。真正的定力,只能来自吸引力和专注力。对于自己不感兴趣的事,是无论如何也“定”不起来的。具有专注力的人,生活的体验就会更加本色,生命的追求就会更加执着,就不会自甘平庸。现实中,庸俗的价值评价比比皆是。一个人只要有事业追求,不管是成功或是遭遇挫折,都会活得充实。如果总是按照偶像的标准改造自己,就会放弃自己的优点和特点,最终就会沦为一个平庸的跟班。弱者对于强者,难免有一种本能上的敬畏。
  一个不干事的人永远都不会出错,但他会指责、教导、教训那些勤勤恳恳干事却偶尔犯错的人。扬长避短是一种智慧。许多时候,盲目地前行会落入陷阱,而退后一步却柳暗花明。不要用狭隘的眼光看人,因为每个人都有无限的可能性。有些人过着最窘迫的生活,人生目标被生存的艰难所碾压,但他们有可能是真正创造财富的人。锱铢必较的人,收获的大多是一地鸡毛。只有让心先跑到终点,才能克服各种困难。善于把劣势转化为优势,就能出奇制胜地打造出亮丽人生的另一类风景。最初的足迹,总是被后来者层层叠叠的脚印所覆盖。摒弃矫揉造作与哗众取宠,用智慧的内涵让自己的生命卓尔不群、超凡脱俗。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事业,一代人又有一代人的桎梏,而且,这事业与桎梏往往难以分解。越是倾心于自己的事业,就越容易铸成自己难以挣脱的桎梏。
  有的人,特别热衷于贬低别人拔高自己,然而时间自会做出公正的裁决。将时间和精力花在评头论足上,花在攀比和嫉恨上,这种痛苦只能折磨自己,却丝毫不会阻止别人前进的步伐——一个有价值的生命绝不应该承载这种生命的负能量。生活是实际的,不是样板工程,不是用来做秀的,也不需要什么应急预案,否则每天都会被弄得神经兮兮。路是走出来的。成长的路上只要一停步,时间就会从脚下溜掉。换一个角度看问题,不走行不通的路,才是通向成功的路。普通人痛苦的煎熬化为泪水涟涟,思想家煎熬的痛苦则浇灌在精神的蓓蕾上。生活中习惯于被别人宠着的人不计其数。但是,有人帮是幸运,无人帮是公正的命运。没有人该为你做什么,生命是你自己的,你得为自己负责。只有告别庸俗和浅薄,才能走向高雅与深沉。
  五、价值优先原则
  大多数人或是自愿平庸,或是被迫平庸,受不了独特所带来的痛苦折磨。人生价值是由贡献大小衡量的。生命虽然有限,精神价值却可以无限延伸。某些人终身只耗费不创造,尽管四肢发达却头脑空空,不断消耗社会和他人创造的物质财富,沦为了真正意义上的社会负担。每个人都应尽可能不要成为零资产,更不要成为负资产(当然,不可抗力造成的原因除外)。我们应该远离负效资产对情绪的污染和对思维的浸润。一定要找准自身真实的价值焦点所在。只做自己内心深处认可的事,这是基于一种价值观的判断。
不要加入盲目竞争,否则会置于被动的对比之中,影响自我价值评定。趋同的盲目竞争,还会将自己纳入所谓主流价值体系,从而响个体真实的价值观念。
美好的人生需要智慧的引领,智慧的人生才可能是美丽的人生。
  其实,低调也是一种高度。台上台下,你看得起自己,别人就会看得起你;掌声渐弱时,留下的怀念并不会随之而递减,甚至在岁月沉寂后更显光辉。人生价值是多元的。因此,不可强求一律,更不能用同一尺度去衡量所有的人。应防止价值虚空,不要滞留于人生绝望的境地。人生途中,常有佼佼者陷入困境或被逼向绝望的事,而心理坚强者价值无虚空。人生价值衡量是有多重尺度的,不要用一种标准去度量所有人的追求,更不可只看到事物的一面而看不到另一面。淡泊的人,注重自我价值的实现、心理需求的满意度,而不是通过与别人比较而证实,更不需要别人的肯定来满足。尽管他们可能毫不起眼,但内心深处却可能蕴含着一种石破天惊的穿透力。付出是没有存折的储蓄,只要能踏踏实实地走稳每一步,就一定能有回报的那一天。那种靠温室效应、靠“爹”的背景或潜规则运作的人,注定只能收获浅层次的胜利。况且,拼“爹”的成功注满了水分,难以带来成就感,不但不能赢得众人的信服,还会令人嗤之以鼻,非议不断。在极具个性化事业的追求上,往往需要独自前行和奋斗。他人是很难给你提供实质性帮助的,甚至还会起到严重阻碍作用。不要总是和别人比。只要将自己的强项或兴趣发挥到极致,做自己唯一,形成自己的品牌,他人就无法与你比——事情就是如此简单——可惜的是,许多人不明白这个道理。在创新思维中,遵循独一无二的原则,实际上就排除了一切竞争对手。迈过去的逆境,会化为思想者的精神财富。而倒在逆境的沼泽之中,就只能化作苦难的沉没成本。没有思考力和行动力,就无法创造任何社会价值。


参考书目


1、熊振华著《智慧的人生》北京:大众文艺出版社2011
2、熊振华著《人生沉思录》北京:线装书局2012
(作者系学者、作家、会计师。已出版专著20部,发表学术论文逾百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4-20 08:37:17 | 显示全部楼层
拜读佳作,欣赏学习,只有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正扬社区

GMT+8, 2025-2-12 11:56 , Processed in 0.038283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http://www.cdzyw.cn 常德正扬社区

© 2022-2023 正扬社区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