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津市黄南林 于 2024-5-11 10:52 编辑
健康长寿靠自己
(连载 19)
再谈文化养老
张 维 民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灿烂辉煌。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植根的沃土,是人民的精神乐园。不少老人选择文化养老,或诗词书画、或金石篆刻、或文学创作、或玩摄影、或当博客,不愧是好的选择。在常德,还有汉寿、桃源、石门等县成功创建诗词、书画之乡,大大丰富了人民精神生活。
书画怡且乐,金石寿而康。文化养老是可以延年益寿的。古往今来,书法家的寿命比一般人长。楷书四大家颜柳殴赵都活了八九十岁。明朝画家、书法家文征明活到九十岁。东汉以来150位书法家平均年龄71岁。唐宋明清四代人平均年龄仅30岁,而书画家的平均寿命为79岁。现代书画家齐白石97岁,启功93岁,沈君默89岁,被称为南仙北佛的上海苏局仙110岁,北京孙默佛109岁,何香凝90岁以上。
书法是一种脑力和体力相结合的劳动,书写时一般多半采站立姿势,悬肘悬腕,臂开足稳,不断用指力和腕力,且用臂力和腰力甚至全身用力。通过腰背臂手的协调力聚于笔端,书写时带动了指腕肩腰筋骨的锻炼,日积月累,就可在写字时强健筋骨。加上书写时心无杂念,高度放松,凝神入静,调气凝神,心脑手完全集中在对点画的揣摩和书写过程中,呼吸会随着运笔的缓急顿挫自然而然地将气息调和均匀通畅,有如练气功,这样,即可增强体质,延缓衰老。
现在,对文化养老也有些不同认识需要统一:
一是“基础差'。只有学而知之,没有生而知之。退休老人中除部分有专业知识外,大都是在退休后自学或上老年大学学习得来的。只要认真学习,入门并不难,深造也是可能的。
二是“要花钱'。搞文化养老,买笔墨纸张是要花点钱,如搞摄影,买相机可能花钱多一点,但手机也可代用,练字也可用旧报纸或用文化五宝/水写纸,纸墨都不要,能花多少钱?只要对身心有益,即使花点钱也是值得的。
三是要“休闲'。退休了主要是休闲,懒得去搞这些事。“石闲生苔,人闲生病'。退休后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人过于轻闲,对身体是十分有害的。有的人无所事事,沉醉于牌桌,日夜连台,熬夜伤神是不会长寿的。
四是“要带孙孙'。颐养天伦之乐,无可非议,但搞文化养老,对后代也是一种传承和示范,二者可以得兼。
五是“要捞钱'。退休后都有点不菲的养老金,儿女也都有工作岗位,也不用去操心,过好自己的晚年生活才是很重要的。“为人莫作守财奴,死时何曾带一文。”钱对无钱人来说是钱,对亿万富翁就是一堆纸。况且捞钱也并非易事,弄得不好,有可能走入陷阱或走向犯罪。一个人赤裸裸地来到这个世界上,最后又赤裸裸地离去,仔细想起来,名利都是身外之物。只有尽一己的心力,为社会作些有益的事,才是人生的真谛。搞点文化养老,老有所学,老有所乐,老有所为,何乐而不为。不仅有益个人身心健康,也有益于后代,有益于社会。当然,上岁数的人还是要量力而行。
总之,只要认识统一,下决心去作,任何困难都可克服,日深月久,养成习惯,也一定有好的效果。
2021年3月3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