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扬社区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294|回复: 1

难忘知青岁月——青春的记忆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4-5-11 13:05:1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于乾松 于 2024-5-11 13:08 编辑





难忘知青岁月——青春的记忆








image.png


本文作者崔玉芹



   同学们,战友们,我们曾经共同生活在锦县大有垦区一望无际的盐碱滩。七十年代,那里曾是我们几千知青大军奔赴的广阔天地,是我们献出青春美好时光的地方。
  


那片盐碱滩和芦苇荡,是每年鸿雁南飞迁徙越冬的必经之路,可能在候鸟眼中,那里是充满诗情画意的栖息地;但亲身经历碱滩垦荒的我们,永生难忘那里曾是怎样的荒凉和艰苦。那片土地上,有我们讲不完的故事和回忆……

  有一种时光叫岁月,有一种年华叫青春,不知不觉中我们走过了风风雨雨的四十年。

   我们谁都在意那失去的青春岁月,谁都难忘那特殊年代,知青战友们用青春奏响的一首首奋斗者之歌。

    我们是在特殊的历史环境下成长起来的一代人。我相信,大家和我一样,永远不会忘记上山下乡的那一天、那一刻,和那些奋战在大有荒滩的青春岁月!

   四十年前的今天,在时代的大潮中,我们这些学生,一部分参加了工作,一部同学服从祖国的分配——上山下乡。到农村去,到边疆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这是我们那个年代最响亮的口号,十六七岁的我们,打起行装,告别了风景如画的美丽家乡——煤都南票。



  2月27日,我们离开了群山环绕的百里矿山,离开了一起学习劳动的同学,离开了抚育我们成长的父母,离开了多年教育我们的老师。从此以后,很多同学天各一方,一生中再也没有机会,像从前那样,同在母校的校园和教室听课。

     那一天,是我们知青人迈向社会大舞台,踏上漫漫人生路的第一天;那一刻,泪水不知不觉的往下淌,心里既难过,又兴奋,我们长大了,就要奔向远方……

下乡那天,是个晴天,天气很冷很冷。同学们爬上了绿色的解放牌大汽车,打着"知识青年到农村去到边疆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的红旗,和车下的亲人们告别。



     我们哭着和家长告别,很多家长也在哭,同学们紧紧拉着父母的手,舍不得放开。随着汽车发动的声音,亲人们的身影渐渐远去,顺着呼啸的北风,汽车一路向南驶出了家乡地界。在车上,同学们尽管心情难过,还是兴奋地高唱着“青年人,爱农村,广阔的天地属于我们”等热情洋溢的歌曲。

   经过了三四个小时的奔波,我们来到了辽西渤海湾的南大荒。出现在我们眼前的是:一眼望不到边的盐碱滩,寥寥无几的几户农家,人烟稀少、寒冷、凄凉、杂草丛生。青年点只有一个昏暗的路灯。八栋土坯房,关不严的门窗,里面掉土,四面漏风。眼前的一切,出乎我们每一个人的想象。

    青春最美好的时光,我们的知青岁月,即将在这里度过。比我们早来的,还有实验中学的,铁中的学生,尽管我们来自不同的学校,不同的地方,但我们的目标一致,名字也都一样。在那特殊的历史年代,历史赋予我们每一位下乡的同学,一个值得骄傲和自豪的名字,那就是——知青。


image.png ​
左四为本文作者崔玉芹


   转眼间到了春天,前往南方过冬的大雁又飞回来了,蔚蓝的天空中,它们一会儿排成“人”字,一会儿排成个“一”字。大地渐渐地披上一层绿毯,树枝吐出嫩绿的树芽。虽然已是阳春三月,春风里还是带着几分寒意。初春的寒潮季节,我们个个穿着薄底的插秧靴子,跳进冰碴还没完全融化的地里干活——平整土地,修整苗床,育苗,插秧……

    在稻田干活,双脚泡在冰冷的水田,一不小心靴子被扎漏,就会被冰凉的水浸透。即使这样,我们没有人喊过一声累,大家用实际行动证明自己的坚强。

     插秧大会战时,繁重的体力劳动,是对我们更严骏的考验。男同学们挑着沉重的秧苗,迈着青年人的朝气蓬勃的矫健步伐,行走在田埂上。女同学们站在深到脚面的稻田地里插秧,腰累疼了就站起来直一直,摔倒了就再爬起来。在那激情燃烧的岁月,在祖国希望的田野上,我们默默奉献着自己的青春和力量。我们是知青,我们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



   几千名知青拓荒者的到来,给大有这片沉睡多年、寂静荒凉的盐碱滩,带来勃勃生机。大有知青用汗水、智慧、辛勤的劳动,让这片杂草丛生的土地,焕发了青春,披上了绿装。放眼望去,一块块的稻田,一片片绿油油的秧苗,像江南水乡一样的美。



   我们在改变着大有,建设着大有。

     夏天到了,青蛙经过冬眠,开始渐渐的苏醒,成群的野鸭在芦苇荡里自由嬉戏,知青们在稻田地里放水、站岗。不知有多少次,电闪雷鸣过后,就是倾盆大雨。夏天的暴风雨常常就是抢修堤坝的命令,每次抢修决口大堤,战友们个个奋不顾身跳进冰冷的水渠,搭建人墙,先用自己身体挡住洪水,再用沙袋堵上决口。不管是狂风暴雨的夜晚,还是烈日炎炎的正午,战友们就象边防战士一样,保护地里秧苗,确保秋后丰收。大家晴天一身汗,雨天一身泥,默默奉献,无人叫苦。

   劳动之余我们也不忘歌唱跳舞、排练节目、政治学习,同学们常常三个一群,俩个一伙在夕阳的余晖里,漫步在一望无际的盐碱滩上,畅谈理想……

     夜晚,我们疲倦地躺在炕上,在明亮胶洁的月光照拂下,在窗外点点繁星的注视下,我们呼吸着泥土的芳香,听着芦苇荡里此起彼伏的蛙叫,短暂忘记一天的疲劳。在这荒芜之地,夜晚的星空和芦苇荡里的蛙叫,都是那么美好 。伴着蛙声,带着满身疲惫,我们进入甜美的梦乡……

      清晨,当灿烂的朝霞刚刚从地平线上升起,一阵阵清脆的哨声,把我们从熟睡中唤起,知青们个个以军事化的速度,整装到操场集合。立正,稍息,跑步,出工,知青生活崭新的一天又开始了。

   一眼望不到边的盐碱滩和芦苇荡,就是我们知青人的天和地,就是我们几千知青人大有作为的课堂。这片芬芳的的土地上,我们每个知青人发挥着自己的智慧,能量,实现着自己的理想。

    不知不觉到了秋天,树叶和芦苇荡开始渐渐地发黄,大雁排着队伍,又飞回了南方。当我们再次站到高高的田埂上,放眼望去时,映入我们眼帘的是金黄色的稻穗,被秋风一吹,就象大海的波浪,景色美极了。秋高气爽,蔚蓝色的天空中,不时的飘过来几朵白云,鸟儿在空中飞舞,如诗如画,如同塞上江南。


    我们渐渐爱上了大有这片土地。

     盐碱滩收割的季节,是我们知青滚一身泥巴,磨一手老茧, 挥洒汗水的时候。知青战友们在稻田里,挥舞着手里的镰刀,割的割,捆的捆,装车的装车,一片大丰收景象,好不热闹。我们一边收割着用自己辛勤劳动换来的果实,一边高唱着 “青年人,爱农村,广阔的天地属于我们“的歌曲,热闹的劳动场面,让我们忘记了疲劳。在那段艰苦的岁月里,我们苦中也有乐,累中也有甜。

   喜看稻菽千重浪,遍地英雄下夕烟。知青战友们用他们柔弱的双肩,辛勤的汗水,青春的奉献,把昔日荒凉的盐碱滩,装扮成了绿洲和鱼米之乡。

    四十年前的冬天,天气是那么的冷,滴水成冰的严寒。冬闲时节,我们女同学留在农场打草绳,男同学被分配到柳河沟山上打石头,虎口被震裂,手、脚、脸被冻伤,棉帽子周围挂满了白霜。在锦州的西大桥下面,小凌河畔,有我们知青战友顶着呼啸的北风,筛河石的身影;在南票矿山的坑口旁,有我们知青战友捡煤矸石的画面;在黄甲通往三家子和邱皮沟的两条路上曾经留下过我们修路的足迹。

    那时候的盐碱滩,春天狂风漫卷黄沙,夏天成群蚊虫叮咬 ,冬天大雪茫茫滴水成冰。我们知青人迎着朝霞走,伴着晚霞归,用青春热血在一片荒滩上战天斗地。

     时代安排我们在广阔天地成长,这段艰苦难忘的知青生活,不仅锻炼了我们的体魄,更让我们意志成钢。经过知青岁月的沉淀,我们从当年的天真单纯、狂热盲目,逐渐变得冷静、理智和坚强。历史让我们有机会在大有垦区的盐碱滩上,用诚信和力量,谱写一曲感天动地的乐章。

   知青返城的号令,结束了我们终生难忘的知青生涯。再见了,大有垦区!  再见了,红星农场!再见了,盐碱滩、芦苇荡!  再见了,风雨同舟的兄弟姐妹们!


     感谢命运,让我们有机会在大有相聚一场。特殊的历史时代,让我们成为这片土地上的拓荒者,留下当年创业的身影和脚印。碱滩、芦苇荡,是我们这一生,终生难忘的地方。我们不仅把最美的年华留在了大有农场,也留下了战天斗地的青春理想,还有那纯洁的友谊和爱情。

     感谢知青岁月,让我们变得坚强,为我们的之后的人生奠定基石。当年,我们从四面八方汇聚到大有垦区这片盐碱滩上;后来,我们又象插上翅膀的雄鹰一样,从这里的地平线展翅飞翔。

  回城后,我们沿着各自的人生轨迹书写着自己的别样人生:我们中有的被选送到清华大学;有的被选送到各大中专院校;有的成了摄影家作家;有的穿上军装走进军营;有的成为人民警察,守护一方平安;有的同学成了蜚声中外的歌唱家;有的成为白衣天使,日夜奋战在临床一线;有的从政,走进市政府;有的驾驶着火车、汽车,奔驰在祖国的田野山川;有的在平凡工作岗位上一直默默无闻地闪光。不管我们干什么工作,都是祖国各行各业中的一颗螺丝钉。

 光阴似箭,四十年过去,知青人归来,青春已不在。青春,是人生旅途中一段最美好的记忆;时代,让我们的青春拥有一段值得骄傲的历程,我们在盐碱荒滩的奋斗和奉献,无愧于祖国,无愧于天地。


    每当我回忆起知青往事,同学和战友们在那个纯真年代的欢笑声和手风琴伴奏的歌声,仿佛犹在大有垦区盐碱滩上空久久地,久久地回荡……


                     


​ image.png
本文作者崔玉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5-11 15:56:16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拜读老师长篇佳作,欣赏学习为你点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正扬社区

GMT+8, 2025-2-7 12:42 , Processed in 0.035973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http://www.cdzyw.cn 常德正扬社区

© 2022-2023 正扬社区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