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五脏四季饮食疗法——春季养肝》(105)
养肝常用中药和食物
2、养肝常用食物(2)
羊 肝
【性 味】
性凉、味甘、苦。
【归 经】
入肝经。
【功 效】
(1)养肝明目:用于肝血不足所致的夜盲症,两目昏花,青盲。
(2)清热养血:用于肝脾血虚所致的面色萎黄,消瘦等症。
【应 用】
(1)羊肝1具,煮熟取出,切片调酱油食用。治疗肝血不足所
致的夜育症,目视昏花。
(2)羊肝1具,熟地100克,与黄莲粉50克同捣烂,混合为丸,
如梧桐子大小,空腹服70丸,每日3次。治疗视力逐渐下降,渐至
失明之症。
(3)羊肝作羹,放人菠菜,或打入鸡蛋。治疗贫血。
【注 意】
(1)补益作用以青羊的肝为最好。
(2)羊肝不宜与梅子、小豆、生椒、苦笋等同用。
牛 肝
【性 味】
性平、味甘。
【归经】
入肝经。
【功效】
(1)补肝明目:治疗肝血不足所致的夜盲、青盲。
(2)养血:用于血虚所致面色萎黄、肌肉消瘦,以及贫血和产后血虚。
【应 用】
(1)牛肝切片,与枸杞子共煮汤食用。治疗肝血虚所致的头
晕、眼花等症。
(2)牛肝150克、苍术15克。共煎汤饮用。治疗维生素A缺
乏所引起的夜育症。
(3)牛肝100克,使君子仁(按小儿年龄计算,1岁1枚),两味
共捣烂,加油盐煮熟食,治疗小儿虫积。
【注 意】
病牛及变质的牛肝不能食用。
摘自《中医五脏四季饮食疗法——春季养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