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扬社区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5355|回复: 1

酒 缘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4-5-18 15:59:2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陈哲先生 于 2024-5-18 16:05 编辑

                 酒   缘
                 陈章善
                   一
      前不久,几位常住朗州的涔河人小聚河街。做东的朋友将两瓶澧县酿制的澧州元酱摆在桌上。造型小巧别致,颜色奶白的包装盒里,严严实实地包裹着今天的话题和故事。
      我们是一帮对酱香酒情有独钟的人,常言菜不咋的不要紧,能有酱香酒足矣。当时,我以为这是一般的以基酒勾兑的酱香酒,脸上的情分平平,东家即有察觉:你信不信,这酒敢与常德的中酱比高低,能与上酱分秋色。
      我疑惑:不可能吧?痴爱酱酒的余先生附言,我在澧县喝过这酒,价远没有中酱高,酒质却不相上下。还有朋友补充此酒得力于茅台镇的酱香酒工艺真传,茅台镇与毕胜的缘分不浅。
      话中,菜没上齐,澧州原元酱酒瓶就已打开,一股酱香酒特有的香味散开来,弥漫在包厢里,淡淡的绿豆色的液体,轻轻地荡漾在透明的玻璃杯里,琼浆被酒花凑拥,杯壁上挂着一层酒珠,像悬挂的微型珍珠。凭酒的品相和香味,好酒无疑。
      那次,两瓶澧州元酱点滴没剩,我们的酒兴几到极致。不久,在澧县的一次宴席上,一位在当地有些声望的朋友,从包装平平的一瓶酒中给我斟了一杯。那种特有的香味当即扑面而来,轻呡一口,我脱口而出:澧州元酱!
好口力,这是澧县的“茅台”!朋友当即举杯与我一饮而尽。
                        二
      渐渐,一种想目睹毕胜酒庄的欲望产生,一种想面识这位酱香的主人愿望愈甚,一种想亲眼见到生产酱香酒的好奇越发强烈,没多久,“澧县在线”的王小铁先生成就了我、余先生、军先生的毕胜一行。
     出津市过涔河进入小渡口镇,再穿过当年的红湖区所在地红庙,再朝小渡口镇毕陈村驱车数里,就有一片徽派建筑群映入眼帘,很快,毕胜酒庄四个大字现于眼前——这就是澧州元酱的产地。      
毕胜酒庄的主人毕胜先生迎接了我们,这是位44岁的年轻人,高大魁梧,典型的帅哥形象,他的名字有一种干事业必胜的感觉。
      毕胜酒庄的酒文化从古典的徽派建筑开篇,从大院的农耕文化入题,从大大小小排列有序的酒缸着势,沿着这样的布局,随着若即若离的轻飘在园内的酱香,我们步入毕胜酒庄的酒曲车间。再沿着一座座酒池,一座座蒸煮锅灶,还有系列制酒的大小设备,就到了酱香的核心,我称之酱香之魂的酒曲诞生地。   
      眼前,是两大堆酒曲,一堆干枯的形状各异的曲块,一堆成粉粹状的正在发酵。这些酒曲的主体是小麦,在端午之后,按茅台酒的主体工艺和流程配制、蒸煮、发酵……茅台酒的生产场面不得而知,如果看过电影《红高粱》的酿酒景象,就会产生共鸣。我想,其神韵应该大同小异,只是神奇不同。这种神奇在于稍纵即逝的转眼间,在于可意会而不能言传的念想里。         
     毕胜酿酒车间的生产流程,让我曾经的想法荡然无存——可能是用茅台镇的基酒勾兑的。
我认为,酒曲是好酒的魂,水是好酒的灵。澧州元酱的用水就是本地地下水,毕胜说,这里的水从地下一定的层面取出,水质与酱香酒的要求相符,他还说,没好水成就不了好酱酒。毕胜先生向我介绍了这里的地形。40多年前,我在官垸乡搞工作队时,曾数次骑着一辆永久单车打次经过,这里就是水窝子。这里,澧水、涔河、红庙河汇聚于毕陈村附近,三水经过长途跋涉之后于此汇聚养精蓄锐,这种特殊的地理环境,让水沉淀出一种精华,一种适宜酱香而生的缘分,只是这种缘分在地下沉寂了若干年,直到二十一世纪初期,才被一位本地的后生发现,与澧州元酱闻名于世。        这是一种神奇的缘分,神奇的太久远,神奇的不敢相信,不敢相信却又在眼前。地窖里,澧州元酱被封坛于一坛坛偌大的酒缸内,这酒,要在地窖里睡上一定的年份才面世。毕胜先生讲述了澧州元酱的品质与品牌的内在关系。品质就要追求质量,不外乎三部曲:取酒,做曲、勾兑,这三部环环相扣;品牌,就要有品牌的样子,要大气,更要有大气的氛围。   我附言,你的每一步都有神奇的故事。好酒的产地不是高山峡谷的唯一,平平的湖区也能酿制酱酒佳品,这是毕胜酒庄最大的神奇。                    
      我在这神奇中随着毕胜先生步入毕胜酒庄的酒文化大厅,大厅里的酒文化像澧州元酱一样有着浓浓的酱香味,有着酱香的高贵与品位,一幅幅字,一幅幅画大都出于名家或大家之手,根雕和木雕乃至用具不同凡响,在这里,能观赏到阴沉木的雕塑,可以品味到金丝木的高贵。两者属于大自然的精灵,前者深藏地下,后者傲立地上,在这种高雅的艺术品的王国里,再去领略澧州元酱的内涵与包装艺术,再去回味毕胜与酱香的神奇缘分,你会有一种天人合一的感慨。身处乡野间的酒文化艺术殿堂,我突然想到了这里就是著名作家韩少功的故乡,一种对此地的敬佩油然而生。                       
       毕胜先生的酿酒生涯始于24年前的1997年,那时,他还是20来岁的小伙子,虽说年轻,心地却不一般,在学校里,在村里,是有着一股倔强,有着创造性的人。他所在的毕陈村是个水窝子,水窝子的特色就是穷,村民的追求很淳朴:能解决温饱就行。
       那年代,毕胜先生的父亲从田间地头劳累一天后回到家里,总要从自酿的米酒坛内舀上一大碗,嚼着半碗枯黄豆,喝上几口解乏。其实,作为庄稼人,特别是湖区的庄稼人,哪个男人不想喝两口米酒解困祛湿呢?那年代,稻谷小麦不可能用来熬酒,只能用地头采摘的稗子,还有快烂了的红薯,还有湖区特有的大面积生长的面树结的果子,果子的形状像莲子,叫面树果果。这是当时最常见的酿酒原料,只是这酒苦涩,虽然苦涩,却能治酒瘾,能让喜酒之人昏昏沉沉的优哉游哉一番,也是那年代的一种享受。后来,日子好些了,包谷烧,谷酒、荞酒成了乡下人的日常饮品。  
在湖区,有不少农家会自己酿酒,喝不完的,就拿到集市里换几个钱帮孩子交学费什么的,叫自产自销,不然,会当成资本主义尾巴割掉。
      毕胜先生在酒的香味里成长,酒的故事和心酸,从小就深深地烙在了他的心里。到了毕胜先生应该有所追求的年代,不少人一窝蜂的到海边打工,要不,在水坑里试探着搞养殖或种植。他却另辟蹊径,酿酒,他认为,那么穷的年代,人们还那么痴情于酒,何况现在已是不愁吃穿的年月,在水窝子酿出适合水窝子人喜欢喝的酒,应该有出路,老人言,远跑不如近扒。更何况,水窝子的地下水质上乘,这里又盛产小麦和稻谷,这些,都是酿酒的好条件。于是,他在常德和澧县寻找合作伙伴,在家乡毕陈村开始了酿酒事业。
      其间,毕胜先生曾以打工的身份到澧县酒厂体验了些时日。当时厂里生产的浓香型澧州大曲也有些名气,只是,酒厂随着时代的变迁而淘汰,但澧州大曲的套路给毕胜留下了记忆。
      三年后,毕胜酒业有点成就,但,他不满足这点成就,他在酒的消费群里滋生出一种感觉,生产清香型和浓香型的白酒,很难出佳品,极难生产能与五粮液媲美的极品。而且,这类酒的消费群体随着日益高涨的消费水平,在向另一个高级别酒类消费转移,那就是酱香型白酒,这类酒在人们的意识中,是货真价实的粮食酒,口感糅绵,能循序渐进到饮酒人需要的那种感觉和境界,这种酒正在中老年群体中不断获得青睐,当下,中国的老年群体正在扩大,他们也正是盼望过好好日子喝点好酒的年龄群。   
      由此,酿制酱香酒成了毕胜先生的第二次追求,是毕胜酿酒事业中的质的飞跃。他要走出家门寻找一条酿制酱香酒的路子。他没有去常德寻师,而是径直奔 茅台酒的故乡,毕胜怀着必胜的信心住在了茅台镇,在赤水河畔,在茅台酒厂,在数家生产酱香酒的厂家,他都以打工仔的身份扎扎实实摸爬滚打,把酱香的奥秘摸了个大概,他即使使出浑身解数,也只能如此,在茅台镇,酱香奥秘的保密度是非常敏感的,那种对外人的防范也是异常严厉的。
     七年后,毕胜先生离开了茅台镇,这次离开,他凭真情换取了一位当地陈姓师傅的好感,陈师傅不仅愿意随毕胜去湖南创业,还带着自己的儿子一同前往。
      2007年,是毕胜先生的酱香酒事业的奠基年。当年,毕胜酒庄诞生,毕胜先生担任董事长。常说好马配好鞍,好酒需品牌,就在毕胜先生酝酿产品的命名时,他的创业精神和产品的市场效应受到县里注意。时任中共澧县县委书记廖可元、县人民政府县长王兆铭来到毕胜酒庄,由王兆铭县长综合大家的建议后,提名——澧州元酱,经原湖南省文化厅厅长周用金题字注册。由此,澧州元酱在澧州一瓶打响,随之向沅水两岸逼进,而今,已香飘三湘大地。
毕胜先生的事业能有突飞猛进的气势,能有酱香飘逸市场的美誉,就是不懈余力地追求品牌质量,为了这个质量,他的姐夫陈小波功不可没。
      陈小波身上有着纯真的爱情故事,有着解不开的酱香缘分。这位陈小波就是13年前随毕胜来到澧县的陈师傅的儿子,比毕胜大一岁。毕胜属蛇,陈小波属龙,此地名毕陈,两人各领一字,也是一缘。龙蛇共舞澧州时,这个龙爱上了水窝子里的一只凤,这凤就是毕胜的姨姐。于是,赤水河的赤子被澧水河的凤凰融化了。爱情的缘分酿制着酒的缘分,毕胜先生的“澧州元酱”也就愈酿愈香了。
      今年三月,习主席视察河街,河街身价倍增,河街的热闹和品味已今非昔比,我们这帮常在河街附近饮酒论酒的酒友也多了分话题,习主席“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总在耳旁回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10-14 16:09:42 | 显示全部楼层
拜读佳作,欣赏学习,感佩才情,衷心点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正扬社区

GMT+8, 2025-2-11 07:39 , Processed in 0.033645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http://www.cdzyw.cn 常德正扬社区

© 2022-2023 正扬社区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