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汉寿转播 于 2024-5-20 14:05 编辑
汉寿:发展稻油轮作 改善生态环境
------摘录自《汉寿融煤 》 近日,汉寿县冬油菜开始陆续收割,种植户们对收完的地块进行整理后种植水稻。今年,全县稻油轮作面积达到了14.5万亩。 在沧港镇小凡洲村,种植大户向伟东的2000亩油菜正在如火如荼地收割,同时,旋耕机也对收完的地块进行翻耕,将油菜果壳和粉粹的油菜秸秆全部还田埋入土层。经过半个月时间的泡田,这些油菜果壳和粉粹秸秆将会产生腐解作用,转化成氮、钾、磷等丰富的有机质和速效养分,“废料”成为了田间的“肥料”,能改善土壤透气透氧和养分输出能力,减少土壤中的有害物质,大大提高了土地肥力。 在沧港镇小凡洲村,种植大户向伟东的2000亩油菜正在如火如荼地收割,同时,旋耕机也对收完的地块进行翻耕,将油菜果壳和粉粹的油菜秸秆全部还田埋入土层。经过半个月时间的泡田,这些油菜果壳和粉粹秸秆将会产生腐解作用,转化成氮、钾、磷等丰富的有机质和速效养分,“废料”成为了田间的“肥料”,能改善土壤透气透氧和养分输出能力,减少土壤中的有害物质,大大提高了土地肥力。 在岩汪湖镇岩汪湖社区村民黄明强的油菜种植基地,油菜结籽饱满、长势喜人。今年尽管遭冰冻袭击,但是由于采用了优良品种、“一喷四防”等措施,油菜产量比较稳定。汉寿县向东农机专业合作社理事长黄明强说:“平均每亩产量120公斤,我搞稻油轮作四年了,效益成果非常好,提高地力、节省肥料,为水稻生长提供良好的基础。” 近年来,汉寿县积极推动“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落地落实,不断促进土壤生态环境改善和资源可持续利用,利用水稻和油菜的生长时间差,推行稻油轮作模式,全县推广了中油杂16等“双低三高(低芥酸、低硫甙、高产量、高含油、高油酸)”优良油菜品种10个,推广了“轻简化、集成化、规模化和标准化”栽培技术和“四位一体”油菜直播技术,充分利用温、光、水资源,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土壤肥力、减轻病虫害,实现耕地周年高产高效种植和农业可持续发展。汉寿县农业农村局数据显示,连续实施稻油轮作三年以上的田块比没有实施的田块,每亩增产粮食30公斤以上。 汉寿县还积极探索创新,目前已形成了“水稻种植——油菜种植——油菜花观光”的农旅融合发展模式,让“冬闲田”变为“增收田”“景观田”“效益田”,提升土地利用率,“水稻+油菜”种植模式将在第二年春天变成“花海经济”,成为助力乡村振兴的“金色”产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