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扬社区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176|回复: 9

《城市基因●津市文史丛书(风物卷)》连载(四十)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4-5-29 16:03:37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雷光清 于 2024-5-29 16:08 编辑

《城市基因●津市文史丛书(风物卷)》连载(四十)

2d0b6a6c0b3f92b9_edit_211946949045865.jpg

第九章  美食寻踪

第一节 名店名厨
        一、名店

    4.新合楼
    新合楼开办人刘宏元,临澧新安人,清宣统年间来津开店,因所聘用员工均为新安、合口一带的家乡人,故店名为“新合楼”。首聘白案师傅吴世远,技艺精湛,所做鲜肉包子和伏油包子不仅卤厚、肉鲜、汁多、糖重、味美,而且个大松软,深受市民喜爱,闻名九澧。新合楼对面是当时有名的餐馆澧阳楼,见其生意好,欲与争锋,亦出售包子,但穷尽办法,仍无力匹敌。最后不得不与刘宏元通融,将本店的包子从后门送新合楼返甑后代销,可见新合楼当时品牌之响。
    1936年,新码头遭受火灾,新合楼付之一炬。灾后刘宏元在新码头上首租房开了一间炒菜馆,市民留恋他的包子味道,便撮合其重开新合楼,刘宏元便在观音桥原大观楼(澧阳楼)旧址重振旗鼓。重开的新合楼上下两层,楼下为生产间和餐堂,楼上设茶厅,摆竹靠椅三、四十把,供大众饮茶食包,另辟雅室4间,兼供酒宴。斯时,新合楼经营仍以包子为主,每天销售量达200格左右(每格44个)。
    新合楼的包子主要有3种,即鲜肉包子、伏油包子、糖包子,均用上等面粉(如湖北产汽车牌、红牡丹牌),糖料为进口二车糖和台湾糖,主馅用本地土猪肉和板油,馅内杂红丝、芝麻、桂花、笋子、梅干菜等,用燠锅猛火烹蒸,所以泡大松软。
    旅台乡亲周友淞先生回忆:
    江西码头旁,有家名叫“新合楼”的面馆,楼高两层,全部以木材建造,傍津市河边以吊楼式样筑成,每层楼约摆有八仙桌十余张左右,擦得干干净净。有炒菜,有卤味,包办酒席,并有各式面点,各式香茶,各种名酒等,生意非常兴隆,可谓高朋满座。他那家酒楼除了吃的之外,最值得欣赏的是一位小二哥了。第一,他非常有礼貌,从客人一进门起,都是一脸微笑,和蔼可亲,即使桌上原本很干净,他仍照例地拿肩上白抹布再擦一通,而且嘴里随时在问客人吃点什么。第二,他记忆力非常强,他本人一字不识,客人点的菜又复杂,而他有能力一一记在脑海里,而不出差错,比如说去了五六位客人,他每人奉上一杯热茶后,问客人吃点儿什么?客人说要半斤酒、一盘花生米、一碟卤牛肉、一个榨菜炒肉丝、一个豆瓣鱼、六个肉包子、二个糖包子、一碗三鲜汤、三碗牛肉面等,他等客人讲完后,返身即走到楼口边,以吆喝方法往下面厨房唱下去,将客人所要的菜点一口气唱完,而下面厨师也不含糊,听得清楚,不一会全部菜点配好,以敲锅声为号,小二哥再下去端。第三,端菜本领强,他一双手可以端五六碗,步上楼梯十数级而不会掉一点汤,真厉害。第四,心算好,算账像打机关枪,很快算完向客人报告总账多少,客人付过账,多余的零钱,即送给他,作为小费,他也要向账房报告小费多少,再将小费投入竹筒内,晚间打烊后再行大家分配。第五,不管客人多少,他都能一一应付,非常得法,不使客人生气。两条腿一律使用小跑步的姿态,使人看了很觉愉快,难怪他一天得的小费不少。在台湾三十多年来大小馆去了不少,还没见到过像这样一位精明能干的小二哥。
    1949年,刘宏元病故,新合楼由其管账邢焕沛及林祖香、叶祥根等8人顶替经营,1952年更名为“劳动食堂”,1956年2月公私合营。
    5.多谢面馆
    多谢面馆店主谢安春,是澧县大堰垱人,早年在津市做馄饨生意,经常一副挑担出入闹市,人称“谢饺饵”。1932年,谢安春倾其积囊,在财神殿旁租下一间门面,开设面馆,牌名“多谢”,既含其姓氏,又表达对顾客的感谢之情,是为响亮。面馆以经营羊肉火锅和羊肉面为主,在津市逐渐闻名。
    其羊肉每年从农历六月初六开始经营,届时在全市遍贴红纸告示,以招徕顾客。自此连续经营至次年正、二月间,其余时间经营猪肉麦面和饺饵以维持。多谢面馆的羊肉面以滚、辣、香、鲜而出名,制作精细。其鲜羊肉购回后,先去骨,用烧红的烙铁反复将肉皮烙成焦煳状,再用滚开水泡发,刮白清洗,放入大陶缽煮熬。熬煮时要掌握火候,烂度适宜,然后切成方坨,分缽盛装,微火保温。
    其面多用市面上的白细精粉或新安、合口、王家场一带的小麦面粉,每斤面粉放鸡蛋或鸭蛋一个,调匀后反复揉捏、精工擀制,性黏色润,随食随作。每次下面仅放三到五碗,以保证面质清爽柔顺筋道。其面码除酥烂香鲜的羊肉外,还配以适量的葱、椒、酱、荽,并淋上香辣红油,烘托出味。每碗面四两,面码至少见大肉四坨,但以盖满面碗为准,一般每斤生羊肉做盖码两碗。每碗面价则比照肉价计算。其羊肉火锅所用肉料与面码一致,顾客可就羊肉缽子下酒,亦可买长面(光头面)下缽,与牛肉馆炖粉一样,较为方便。
    多谢面馆店小生意好,每日销售五六百碗,经久不衰。津市解放前夕,谢安春因年迈多病,回到老家,面馆关张。
    ......待续。

wKgBs1hh36yAJ2FBAAykIfM5XJM339_edit_173187745530703.jpg



56075_edit_173122564280415.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4-5-29 16:08:54 | 显示全部楼层
新合楼开办人刘宏元,临澧新安人,清宣统年间来津开店,因所聘用员工均为新安、合口一带的家乡人,故店名为“新合楼”。首聘白案师傅吴世远,技艺精湛,所做鲜肉包子和伏油包子不仅卤厚、肉鲜、汁多、糖重、味美,而且个大松软,深受市民喜爱,闻名九澧。新合楼对面是当时有名的餐馆澧阳楼,见其生意好,欲与争锋,亦出售包子,但穷尽办法,仍无力匹敌。最后不得不与刘宏元通融,将本店的包子从后门送新合楼返甑后代销,可见新合楼当时品牌之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4-5-29 16:09:50 | 显示全部楼层
多谢面馆店主谢安春,是澧县大堰垱人,早年在津市做馄饨生意,经常一副挑担出入闹市,人称“谢饺饵”。1932年,谢安春倾其积囊,在财神殿旁租下一间门面,开设面馆,牌名“多谢”,既含其姓氏,又表达对顾客的感谢之情,是为响亮。面馆以经营羊肉火锅和羊肉面为主,在津市逐渐闻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5-29 21:50:23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欣赏雷老师分享好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5-30 06:32:37 | 显示全部楼层
欣赏老师精品佳作,感慕才情,学习点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5-30 08:24:49 | 显示全部楼层
1367593C-0DD8-4955-95EC-DBB4E4F72F9E.jpe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4-5-30 09:31:39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津市吴蓉蓉 发表于 2024-5-29 21:50
欣赏雷老师分享好文!

谢谢吴老师的支持与鼓励!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4-5-30 09:32:13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古渡源 发表于 2024-5-30 06:32
欣赏老师精品佳作,感慕才情,学习点赞!

谢谢古老师的支持与鼓励!向老师学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4-5-30 09:32:49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杨惠凡 发表于 2024-5-30 08:24

谢谢杨老师的关注与支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4-5-30 09:33:30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版主老师给予加精图章鼓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正扬社区

GMT+8, 2025-2-11 20:37 , Processed in 0.043676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http://www.cdzyw.cn 常德正扬社区

© 2022-2023 正扬社区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