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扬社区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756|回复: 3

《城市基因●津市文史丛书(风物卷)》连载(四十一)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4-5-30 10:17:56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雷光清 于 2024-5-30 10:24 编辑

《城市基因●津市文史丛书(风物卷)》连载(四十一)

2d0b6a6c0b3f92b9_edit_211946949045865.jpg

第九章  美食寻踪

第一节 名店名厨

        二、走出国门的厨师

    1980年代,改革开放的大门渐渐打开,驻外机构增加、劳务输出渠道开通,给不少一技之长的人提供了走出国门、交流学习的机会。津市既为美食之乡,名厨辈出,因此最先获得出国机会的是他们。短短的几年之间,津市共有八位厨师跨出了国门,走向了世界,这是津市有史以来出现的新鲜事。他们中有被国家选调去驻印度大使馆工作的特二级厨师田万贵,有由政府选派赴卢旺达援建的中二级厨师王明金,赴坦桑尼亚援建的中三级厨师胡圣佳,赴莱索托援建的厨师汤旭明,赴南非援建的厨师翁新生。还有由省国际经济合作公司推介赴德国工作的中一级厨师胡其祥,中二级厨师覃道文、周尚华。现着重介绍田万贵、覃道文两名厨师出国的工作和生活情况;
    田万贵1949 年出生,特二级厨师。1989年至1991年被选调到中国驻印度大使馆工作,担任使馆厨师长,还被选为使馆办公室党支部组织委员。工作期间,他担负着两项重大任务:一是保证使馆工作人员吃好,使他们身强体壮地做好外交工作;二是为使馆及使馆各部门外交官们搞好外交宴请主厨工作。为了不断改善和调理好使馆人员的饮食,田万贵师傅想了许多办法:
    (1)每月召开使馆炊事班厨师例会,商讨制订出全月到天的菜谱,尽可能做到一月内不吃重复的菜肴品种。
    (2)根据使馆餐饮需要,积极组织食材和调味品,除自己开车到所在国市场选购鲜活食材外,还及时调运只有国内才能提供的食材和调料。
    (3)为了适应使馆人员来自全国各地、口味不同的特点,力求饮食花色品种多样化。在烹制上采取蒸、煮、炸、煎、烤不同的方法。早餐有牛奶、面包、豆浆、油条、馒头、花卷、包子、奶酪、黑酱、黄油,还有蛋炒饭、煮鸡蛋、荷包蛋等。中、晚餐的菜肴品种始终保持在16个以上,口味多样,供大家任意选食。此外,他还根据印度气温高的特点,每逢夏天,餐后配上水果,为工作人员消暑解乏。
    (4)为了改善使馆工作人员的营养,在取得使馆领导的支持后,发动和组织使馆人员利用工余时间在馆内空坪隙地种植蔬菜。他还学会了磨豆浆,制豆腐、做千张。既节省了伙食费用,又使大家品尝到最新鲜的副食蔬菜。
    田师傅为搞好使馆饮食付出了辛勤的劳动,受到外交官员的好评,赞扬他想得周到、服务到家。
    田师傅在大使馆工作期间,曾多次圆满地完成外交宴请的主厨任务。其中在大使官邸宴请过印度总理拉吉夫·甘地;在大使馆宴请过各国驻印外交使节,建军节招待过印度武官及各国驻印使馆武官,还主厨过198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四十周年国庆招待会。
    驻印大使馆举办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四十周年国庆招待会,宴请政府官员、社会名流、各国驻印使馆外交使节等数百人。他按照使馆要求,依据宾客的数量及不同的民族,不同的饮食习惯,详细制订出筵席菜单交大使审定,按菜单计划认真采购食材,根据每位厨师的特长,精心制作好每一道菜点。招待宴既突出中国菜的特色,又汲取西餐筵席的优点,采用鸡尾酒会与自助餐相结合的形式进行。几道主要热菜有:五香酱鸡、虾仁吐司、酥炸口蘑、油焖双冬、炸素春卷等。宴会举办得很成功,气氛十分热烈,增进了与各国朋友的友谊,使馆领导非常满意。
    田师傅到使馆工作后不久,大使在大使馆宴请各国驻印度大使和夫人。宴会采取西餐形式,即分食制。第一道菜是每人一小碟凉拼盘,内有油焖笋尖、五香酱鸡、酸辣海蜇、松花皮蛋、小葱豆腐,还带有一小片柠檬。随后上热菜:有色泽油红、酥烂鲜香的“红煨鸡腿”、每人一只;有色泽金黄、外焦香、内鲜嫩的“凤尾虾排”每人三只,有外焦脆、内鲜嫩、酸甜适口的“茄汁松花平鱼卷”每人一只。此外,还有椒盐菊花洋葱、三丝素春卷、草菇烩菜葆、五彩素炒面等。当上到第三道热菜时,大使夫人来到厨房对田师傅说客人们要见见他,他随大使夫人来到宴会厅,很礼貌地向客人们鞠了一个躬,客人都立即站起来,伸出大拇指夸赞他。当大使夫人用外语向客人们介绍说田师傅是毛主席家乡来的厨师时,客人们齐声赞扬说:“毛主席家乡的厨师,very good!”
    覃道文1950年出生,中二级厨师。1989年5月至1992年4月由湖南省国际经济合作公司派遣到德国卡尔夫市中餐馆“莲花酒楼”当厨师三年。老板是德籍华人,名叫叶良。酒楼属中型餐馆,有十多张餐桌,可同时接待上百人就餐。
    当时该市除德国餐馆和中餐馆外,还有法国、意大利餐馆,竞争较为激烈。中餐馆多数是打湘菜的牌子。湘菜酸辣,“以辣为主,酸寓其中”,因照顾欧洲人的口味,实际已无辣少酸。但菜肴名称基本上是采用中国菜名,如北京烤鸭、宫保鸡丁、咕咾肉等。莲花酒楼厨师除覃师傅外,还有巴基斯坦、马来西亚各一人。每人两个煤气炉炒菜,互相语言不通,菜单按人编号,见各自的号码负责做菜。那里的服务员是没有工资的,收入全靠向顾客收取小费。
    三年的德国之旅,给覃师傅留下了以下几点深刻的印象:
    (1)德国人对饮食卫生特别重视,厨房地面干净,是全封闭式的,除老板外,任何人不准进去。炊具、餐具是绝对无菌的,盘子清洗后擦干,然后进消毒柜杀菌消毒。
    (2)德国顾客很注意文明进餐,餐厅里百多人就餐,非常安静,只能偶尔听到一两个人轻轻地说笑声。
    (3)酒店对顾客的承诺是绝对兑现的。如在菜谱上,向顾客公布的每一道菜,都标明主料和配料的名称。如青椒炒牛肉,主料栏内是牛肉,配料栏内是青椒。主料当然是不变的,配料“青椒”,也是绝对不准用其他任何配料替代。
    (4)德国人收入高,但苛捐杂税不少。打工仔也不例外,要交个人所得税、工商税、宗教税、医疗保险费、牙科保险费、意外保险费等。三年的要一次交清,按劳动合同由老板支付。
    (5)外国老板的敬业、爱业精神很强。他们对企业的管理很严格,哪怕是很细小的事都要一丝不苟的做到位。覃道文说:“我在老板的影响和带动下,对主厨工作兢兢业业,对每一道菜点的烹制,都要做到精益求精,决不马虎,我烹制的菜点,德国顾客特别喜爱。酒楼的生意越做越兴旺,我也得到了老板的赏识与关照。每个月四个休息日,老板安排我加三个班,每个班有加班工资70马克,合人民币350多元(当时国内工资每月为百元左右),这样一个月就可增加收入一千多元”。理发昂贵,收费25~30马克(合人民币一百多元)。覃师傅一直不敢迈进理发店理发。为节约开支,他只能对着镜子自己给自己理发。老板看在眼里,记在心上,在覃师傅做满一年半后,起程回国探亲的前夕(按劳动合同规定,工作一年半后可回家探一次亲,路费由中方公司支付),老板送给他30马克,要他上理发店好好理个发。平时,老板也很关心他的生活,常利用闲暇时间带他外出散步聊天,或带他逛商店,逛娱乐场所,帮助他舒解身处异国的思乡情绪。
    覃师傅探亲返回德国时,从津市给老板带去一些莲藕和荸荠,因路程遥远,为了防止腐烂,在藕的外表糊了一层薄薄的泥巴。飞机到达英国转机,检查行李,招来了一场大麻烦,也是一场大笑话。英国警察用电子仪器检测行李时,发现行李内一根根黑黑的东西,不知道是什么,搞得很紧张,语言又不通,解释又没有用,后来又找电传翻译,也听不明白,最后还是打开行李包,把藕抽出来,截成两节,警察先生们才恍然大悟。
    覃道文在德国工作期间,向德国人民展示了津市的烹饪技艺,增强了中德人民的友谊。同时,开阔了眼界,学到了在国内难以学到的许多宝贵知识和经验。
    ......待续。

wKgBs1hh36yAJ2FBAAykIfM5XJM339_edit_173187745530703.jpg



56075_edit_173122564280415.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4-5-30 10:26:09 | 显示全部楼层
1980年代,改革开放的大门渐渐打开,驻外机构增加、劳务输出渠道开通,给不少一技之长的人提供了走出国门、交流学习的机会。津市既为美食之乡,名厨辈出,因此最先获得出国机会的是他们。短短的几年之间,津市共有八位厨师跨出了国门,走向了世界,这是津市有史以来出现的新鲜事。他们中有被国家选调去驻印度大使馆工作的特二级厨师田万贵,有由政府选派赴卢旺达援建的中二级厨师王明金,赴坦桑尼亚援建的中三级厨师胡圣佳,赴莱索托援建的厨师汤旭明,赴南非援建的厨师翁新生。还有由省国际经济合作公司推介赴德国工作的中一级厨师胡其祥,中二级厨师覃道文、周尚华。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5-30 16:31:01 | 显示全部楼层
欣赏佳帖,点赞支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5-31 18:01:28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读文知津史,点赞雷局佳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正扬社区

GMT+8, 2025-2-11 20:56 , Processed in 0.040396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http://www.cdzyw.cn 常德正扬社区

© 2022-2023 正扬社区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