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五脏四季饮食疗法——夏季养心》(二十七) 第三章 心脏疾病的饮食疗法 心脏疾病的中医辨证 3、不 寐
不寐,即一般所谓“失眠”,是指经常不能获得正常的睡眠而言。不寐的症情不一,轻者入寐困难,或寐而不酣,时寐时醒,重者可整夜不能入寐。
在古代医籍中,不寐又称“不得眠”、“目不瞑”以及“不得卧”等。中医学认为,人的正常睡眠,系由心神所主,阳气由动转静时
即为人睡状态;反之,阳气由静转动时,即为清醒状态。人的正常睡眠,是阴阳之气自然而有规律地转化的结果。如果这种规律一旦破坏,就可导致不寐的发生。张介宾在飞《景岳全书》“不寐”中说:“盖寐本乎阴,神其主也。神安则寐,神不安则不寐。”
(1)病因病机
不寐的病因病机较为复杂,但大致可分为外感和内伤两方面不论外感或内伤引起心、肝、胆、脾、胃、肾等脏腑功能失调,影响心神,心神不安,即可形成本病。由外感引起者,主要见于各种热病过程中。由内伤引起者,或由于情志不舒,抑郁恼怒,肝失条达,肝气郁结,郁而化火,扰动心神,神不得安则不寐;或由于劳心过度,伤心耗血,以及崩漏日久,产后失血,病后体衰,手术后,老年人气虚血少等。以致心脾两虚、气血不足,不能奉养心神而不寐。或因体弱、久病,肾阴耗伤,不能上奉于心,水不济火,心阳独亢;或五志过极,心火内炽,不能下交于肾,心肾失交,神不安于其室,因而不寐;或体弱心胆素虚,心神不安,,决断无权,善惊易怒,夜不安寐;或饱受惊骇,情绪紧张,终日惕惕,渐至心虚胆怯而不寐;此外,痰热内扰、胃气不和也是引起不寐的重要原因。
(2)主征
轻者少眠或不眠,重者彻夜不眠,最常见者为入睡困难。不寐有性情急躁易怒,且赤口苦,小便黄,大便秘结者为肝郁化火;兼有头重,胸闷痰多,恶食嗳气,苔黄腻,脉滑数者为痰热内扰;兼有烦、心悸、头晕、耳鸣,腰酸梦遗,五心烦热,舌红,脉细数者为阴火旺,心肾不交;兼有心悸健忘,神疲肢倦,面色少华,舌淡苔薄细弱者为心脾两虚;兼有多梦易惊醒,胆怯心悸者,属心胆气虚。
摘自《中医五脏四季饮食疗法——夏季养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