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扬社区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407|回复: 5

健康长寿靠自己 (连载 32)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4-6-15 16:22:4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微信图片_20240615160006.jpg

健康长寿靠自己
   (连载  32)
睡眠姿势因病而调整

脑梗塞患者
       最佳姿势:仰卧,枕头高低适中。
       避免姿势:侧卧。可减慢颈动脉的血流速度,加重脑部血流障碍,影响大脑氧气供应,不仅不利于疾病康复,还可因血流缓慢而在动脉内膜损伤处凝聚,有形成新的
血栓、诱发再度梗塞的可能。
高血压患者
       最佳姿势:平仰或侧卧。枕头高15厘米左右为宜。因为高血压往往伴有脑血管硬化,枕头过低可致脑血流量增加,脑血管负荷过重,引起脑水肿或出血发生;而枕头过高,又可使脑血流灌注不足,大脑就会因缺血、缺氧而加重病情。
      避免姿势:俯卧。潜伏着促成高血压形成与诱发噩梦或磨牙的危险。
冠心病患者
      最佳姿势:右侧卧。可使较多的血液流向右侧,相应减轻位于左侧的心脏负担。以10至15度倾斜的床为好,上半身高、下半身低,使下腔静脉回流的血液减少,利于心脏休息。若已出现心衰,宜采用半卧位以缓解呼吸困难。
      避免姿势:左侧卧或俯卧。可压迫心脏,增加心脏的负荷。
食管反流患者
      最佳姿势:左侧卧。枕头高置,不要低于15至30厘米,以减轻胃液反流。
      避免姿势:右侧卧。可使反流加重,引起胸骨后灼痛。
肺气肿患者
      最佳姿势:仰卧。并抬高头部,同时双手向上微伸,以保持呼吸道通畅。
     避免姿势:俯卧。压迫肺部,妨碍呼吸。
胃病患者
      最佳姿势:右侧卧。从解剖学上看,胃大弯以及胃通向十二指肠、小肠通向大肠的出口,都在左侧。因此,右侧睡不会压迫这些器官,有利于消化食物,使之由上到下顺畅运行。另外,食物较容易借重力进入十二指肠内,对消化不良也有帮助。
      避免姿势:俯卧。会使胃部受压。
胰腺炎患者
      最佳姿势:俯卧。胰腺位于腹腔的深部,俯卧可以减轻不适感。
      避免姿势:仰卧。可加重腹胀、腹痛等症状。
胆结石患者
      最佳姿势:平卧或右侧卧。胆囊像一个瓶子,右侧睡时瓶颈口朝上,结石不容易掉进胆囊管内而诱发胆绞痛。
       避免姿势:左侧卧。结石因受重力作用易脱落到胆囊颈部,引起胆绞痛。
糖尿病患者
       最佳姿势:仰卧。手、脚全部展开、放松。
      避免姿势:蜷缩身体入睡。有引起神经麻痹的可能。
颈椎病患者
      最佳姿势:右侧卧。最好睡硬床。枕头高低软硬适宜,以保持颈部自然放松。
      避免姿势:仰卧。可使颈椎的生理前凸与床面之间出现凹陷,加重病情。
腰椎间盘突出患者
      最佳姿势:仰卧。因为仰卧能把身体的重量分配给一个比较大的承托面积,使得腰椎局部受力减少。
      避免姿势:俯卧。可增加腰椎弧度,导致脊椎后方的小关节过度受压,并可能拉伤前方的软组织,如韧带等。

     相关链接:不论病人或是健康人,以下两种睡觉姿势都要避免。
      1.伏案而卧。头部长时间枕在手臂上,导致手臂血液循环受阻,神经传导受影响,极易出现手臂麻木、酸痛等症状;伏案过程中眼睛受压,可造成眼压升高,时间一长还有促使眼轴增长的风险。
     2.坐着打盹。“坐睡”由于姿势关系,供给大脑的血液将会更少,不仅不能消除疲劳,反会使人醒后出现头昏、乏力等一系列大脑缺血、缺氧症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6-15 22:02:12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欣赏佳作,点赞支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4-6-16 14:30:27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津市蒋新建 发表于 2024-6-15 22:02
欣赏佳作,点赞支持!

感谢蒋老师欣赏首赞!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4-6-16 14:31:02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津市蒋新建 发表于 2024-6-15 22:02
欣赏佳作,点赞支持!

感谢蒋老师欣赏首赞!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6-16 18:29:49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拜读佳作,终身受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4-6-19 21:59:00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唐汇贵 发表于 2024-6-16 18:29
拜读佳作,终身受益!

感谢老师关心好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正扬社区

GMT+8, 2025-2-11 14:29 , Processed in 0.034734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http://www.cdzyw.cn 常德正扬社区

© 2022-2023 正扬社区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