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扬社区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5166|回复: 0

清风徐来一缕香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4-6-17 13:50:47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张跃芬 于 2024-6-18 08:21 编辑

清风徐来一缕香
——记农民女诗人袁清香

(一)
袁清香老师,网名:一缕香、红花草。女,常德市鼎城区蔡家岗镇龙门村人,农民。农闲之余,精心耕耘自己的精神领域。从2019年起先后在国内各大报刊杂志和网络平台发表近200篇散文与诗歌,其中被国内著名文学网《江山文学》评为精品的有82篇。现为《江山文学》网《采菊东篱》社团的社长助理和编辑,湖南省诗词学会会员,常德市诗词学会会员,常德武陵区网宣协会会员,常德市鼎城区诗词学会会员。

( 二)
第一次读到袁清香老师的文章是在三个月前,常德《武陵红枫》公众号连续转发了她的三篇文章《舂米》《春,悄悄的来》《春雨正当时》,然后又陆续关注欣赏了她的几篇文章与诗歌。每一篇都是那么朴实自然,那么细致美丽,那么情真意切。

先看她的诗歌《人生路自己走》:
人生路慢慢走
带着美好的心情
荡荡悠悠
别羡慕树上小鸟的歌喉
歌声里或许藏了它的忧愁
别羡慕池中的鱼儿多自由
说不定什么时候就成了砧板上的肉

人生路小心走
带着既定的目标
不要回头
别讨厌路上的坑洼绊脚
那是提醒人不要兴奋过头
别嫉妒他人拥有花团锦簇
那是别人勇过险滩激流得到的报酬

人生路自己走
把握青春的火候
未雨绸缪
哪怕驾着一只脆弱小舟
不要当被波涛摆布的舵手
哪怕前方有九十九道关口
只要有一个不屈不挠的意志就足够。

再看看她笔下的春天:
春到人间草木知,只待青山焕新意。我要在春天规划养猪的事。今年,打算多养几头猪。我家里常年种了专门给猪吃的草,春来草自青。看着春草的样子,我好像无法控制,想到添置一台割草机,又怕伤害了春意。
春天待我不薄,看这春草,仿佛懂得我持家致富的心思,一茬一茬的,仿佛是给了我不断的希望,连成了一首歌。春一来,便悄悄传递消息,桃树李树同样也收到,且每时每刻都在用行动完成春天的使命。几天来,春的脚一直在走,活土、生根、发芽、开花,都在无声进行中。
……

文如其人,袁老师的文字也正如她本人一样,从乡村走来,带着泥土小草和花香,让人享受,让人愉悦。同时也带着农村家庭的困苦和命运不济,生活磨砺的厚重,这是一位年过半百的农村家庭妇女在历尽艰辛饱经风霜后对生活对人生的倾诉与感悟。浓郁的农村烟火气息,虽然忙碌,虽然艰辛,却总是娓娓道来,百折不挠,昂扬奋进。洞穿一切,清浅安然,重拾梦想,做最好的自己。既下里巴人,也阳春白雪,散发着一缕缕清香。

我好奇且疑惑:能够写出如此丰富诗文的女人,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每天生活在偏僻小山村里,面朝黄土背朝天,栽田种地,养猪养鸡,极少走出农村家乡的她,怎么会写出大量的散文与诗歌?是什么力量支撑她笔耕不辍,不断学习,努力前行?

(三)
很庆幸在二十多天前结识了袁老师,到现在共见面了两次。两次都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让人难忘,脑海中有一种不得不写一写的强烈冲动。

初相识是在今年6月2日,武陵区老干网宣协会组织骨干会员到青山沟和港中坪村进行采风活动。在三四十多人的采风队伍中,袁老师要算是很不起眼的了。首先因为她是刚加入网宣协会的新会员,同大家比较生疏,找她说说话也是有问才会有答的那种,声音纤弱,语气温和,回答简单。其次,当然是她的相貌与打扮:大约五十多岁的样子,个子不大,瘦弱单薄,脸色黝黑,头发比较黑,头后面扎一个独辫子,穿着也比较“乡土”气,粉红色绣花的长袖衬衫与黑色直筒裤。走在人群中就是个弱不禁风的农村大妈,在我们这群相互熟络且快乐的网宣人中,算是朴实低调的了。

袁老师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是她大清早从乡下赶过来参加采风活动的干劲与精神,让人感动,佩服。她所住的地方比较偏僻,没有通班车,为了赶上早晨7点半钟统一集合时间,早上5点多起床,6点钟让老公开着家里的农用三轮车,一路从蔡家岗龙门村开进城,准时到达指定的集合点——武陵区老年大学门口。还有,在当天吃过中午饭后,她便担心起返程回家的事情了,反复问:什么时候返程呀?我还要赶回家去呢!从常德汽车总站到蔡家岗镇上的末班车是每天下午6点,然后从镇上到家还有好几里路噢。协会黄会长便关切地表示,万一袁老师赶不上到镇上的末班车,就自己开小车把她送回家。

我暗想:为了不失掉采风学习和与大家相聚交流的机会,这袁老师也真是太拚的了吧。仅凭这一点,也值得我这个习惯于悠闲轻松舒服日子的人学习。为她点赞,刮目相看!

第二次见面是在几天前的一次乡村休闲活动中。应好友相邀,网宣协会的几个会员约起去乡下小聚,好友家隔袁清香老师家不远。于是,我们便顺路去拜访袁老师。车子在村级公路行驶,然后在几户村民门前七弯八拐,停在了离袁老师家不到500米的一户人家门口。路过一个荷花盛开的水塘边,走过一条旁边有几棵挺拔高耸的楠竹小林子,几丛低矮茂密的?木小径,就到了她的家。

诺大的农家小院,两层小楼与两间平屋相连,收拾得井然有序,干净整洁。我们还特意去看了她的养猪基地,猪圈里还存栏十几头,还种有专供猪吃的草和玉米地,家里有几亩田和几亩地。袁老师说,她平时很忙很辛苦,里里外外一把手,因为去年底卖了几十头猪,所以现在只剩下这十多头了,下半年准备再多养一些。因为2019年受非洲猪瘟的影响,当时一下子死了一百多头猪,还要供一双儿女读书,侍奉年迈的公婆,家里的经济一下跌到深渊,欠下了很多债务。所以,这几年同老公一起风雨同舟,拚命劳作、赚钱,养家还债。好在如今孩子们都参加工作了,外债也差不多还清了,心里终于可以松了口气。

袁老师与我们大家一起在朋友家吃过中午饭,打个招呼便急忙坐着老公开的小型农用三轮车哒哒哒一溜烟离开了。她要回家喂猪食去了,猪是目前家里致富翻身的主要来源,万万不可担搁。

看着袁清香老师远去的背影,我感叹:多么勤劳、发奋、善良的好女人!在与她闲聊的过程中,我得知:袁老师都是白天劳作,晚上挑灯学习与写作。不为别的,只为了拾回年少的梦想,为了充实自己的精神佳园。

(四)
虽然读了几篇袁老师的文章与诗歌,也相互认识了。但还是有些问题让我理解不透,袁老师如同一本厚实精彩的书,首先我得把这本书前面的“序”看懂才行。于是,又主动加了她的微信,刨根问底,大致了解了袁老师这大半辈子的成长与生活。

著名诗人泰戈尔说:“生活以痛吻我,我报之以歌”。袁老师年少时家里三兄妹,只有她从小身体不好,但学习成绩最好。上世纪八十年代,那时候家里还很穷,哥哥弟弟们都辍学供她读书,但她还是因为身体生病的原因而高考失利,没能考上大学,没能跳出农门。从此,用学习来提升自己成了她心灵深处最大的结。身在农村,早早嫁人,生儿育女,种田种地,困难波折,身心疲惫,几十年里一直无暇顾及到年青时的梦想,但在夜深人静的时候,偶尔也会升腾起一股强烈学习的欲望。

就在2019年端午节时候,龙门村的大学生村官组织村民举办端午晚会。袁老师也跃跃欲试,忐忑不定,这时在城里从事教育工作多年并且经常写诗词的闺蜜劝说让她报名参加,于是,袁清香老师重新拾起丢了几十年的笔,写了一首《我爱龙门》的诗歌,并在晚会台上大胆的进行了朗诵。这一下子在村里引起了“轰动”,成了村里的“名人”。之后,村镇和妇联系统又陆续推荐她参加了一些外出学习交流和培训的活动,增长了见识,开阔了眼界,也结交了一些文学诗歌方面的名师,给予了她很多的指导和帮助。由于平时要忙于农活,还有永远做不完的家务活,她都是抓晚上和农闲时间进行学习和练笔。她淡淡地说:“都是自己逼自己才慢慢逼出来,熬夜吃苦那是当然!丢了几十年的书本,不下功夫怎么捡得回来?”。梅花香自苦寒来,宝剑锋从磨砺出。从此,袁清香老师便插上了文学诗歌的翅膀,一发不可收拾,高歌猛进,越飞越高,越飞越远!

(五)
袁老师不仅散文诗歌写得好,还擅于写歌词,唱歌也相当的好听。先后写了几十首歌词发表了在音乐文学网,也有她自己作词作曲自己唱的歌,还在相关平台音乐会的合唱里当过领唱。我认真听了袁老师发给我的由她作词作曲的原创歌曲《农村大妈》和《江南春色》,歌词大气,朗朗上口,充满正能量,旋律优美动听。我半开玩笑半认真的说:“袁老师,什么时候有空了,您教我们唱您的《农村大妈》吧,太好听太有趣啦”!
现在农闲时,袁老师有空偶尔也会领着村里的大妈们唱歌跳舞。她说:“我没什么其它的想法,就是找快乐,想活得充实一点,想抓住人生的尾巴,找回一些曾经丢失的自己。人生苦短,忙,就让歌声助兴;累,就让歌声减压;苦,就让歌声变甜”。

(六)
“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花期很短,但留下了美好的瞬间。不负花期,不负自己,发自己的光。在路上,写一些幻想,写一些追求,写一些执着,披荆斩棘,走向收获的季节,哪怕是步履蹒跚,也无所畏惧。春天悄悄地来,我的那些梦想,也一样一样地铺排在春天里,不急不躁,让我一件一件地打理”。这是袁老师在《春,悄悄的来》里写的一段话。我想,这正写出了她的心灵,写出了她的思想。

愿袁清香老师人生的春天,文学诗歌的春天,欢乐歌唱的春天,永恒!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正扬社区

GMT+8, 2025-2-11 14:59 , Processed in 0.034501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http://www.cdzyw.cn 常德正扬社区

© 2022-2023 正扬社区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