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扬社区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176|回复: 0

游记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4-7-4 22:41:30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大水田行游记
刺玫瑰
接了一通电电话,是李祖新大哥打来的,“大水田采风,去么”?去,我一蹦三尺高,怎么不去?去年去过一次后,魂牵梦绕啊!
5月12号,从县城出发,一个小时行程便到了西安下高速出口,乖乖,曾经二个半小时的山路崎岖,硬是被新修的高速缩短九十分钟的路程。让我赚了一个多小时旅行的快乐,社会的发展,我们都是受益人,咋这么幸福呢!

车经小石桥,桥下溪流清浅,波光粼粼。过小桥左拐二十米,映入眼帘的是一座高耸的丰碑,上书《红军长征大水田纪念地》,一行下了车,当地新老支书和一帮工作人员,热情的接待我们。

我围着石碑转了二圈,敬仰之情由然而生,老支书姓邓,为我们讲解了红军长征经过大水田时的人文历史,过境红军是由贺龙,任弼时,萧克所领导红二军团和红六军团,为避开国民党刘湛部围追堵截,在此修整三天。贺龙元帅就住在老支书爷爷奶奶家,这支部队纪律严明,与当地群众相处融洽,短短三天,结下了深厚的军民鱼水之情。临别前,战士们帮着老乡水担满,院子打扫的干干净净,跟来时一样。临走贺龙元帅跨上马背解下了马刀,郑重的赠给了邓支书的爷爷奶奶,邓支书家视为传家宝保留至今。邓支书的讲解,让我们对这段历史,有了更详尽的了解。一把马刀的传承,不仅是对历史的缅怀,更是对曾经为我们抛头颅洒热血的先烈们最崇高的敬意,也是我们这辈人继往开来,为未来发展更有力的愿景。

丰碑临溪,溪上一座古老的风雨桥,古朴厚重,是当时村人过往溪岸的方便之所,而今风雨桥名红军桥,桥旁一石碑,三个大字“红军桥”苍劲有力。
过风雨桥左拐,沿溪行,不远处一颗古柳,树身倾斜在溪流之上,树冠伸过了小溪对岸。走近,树皮皱褶粗糙,满是苍苔,纪录着她几百年风雨沧桑的历程。走上树身斜度,树身空泛,可容一人坐在里面。大树能容难容之人,这是真的。
坐在古树下小息,不禁放眼开来,这里四面环山,包围着小小的一方平地,溪流从中间穿过,阡陌交通,屋舍俨然,鸡犬相闻,原来这里才是传说中的桃花源。不禁神思恍忽,我是误入仙境了吗?
一会耳畔传来一优美女声:贵客光临,我家略备薄酒,山笋蕨菜,腊肉小鱼,请各位贵客去我家稍作休息,吃顿便饭。
循声望去,一美女熙然而笑,正款款而来。果不其然,这里真的是桃花源,筵席其家,杀鸡作食……咦,这不是大水田美女村支书张学萍吗?
饭后,美女支书带我们又去了新的景点,并开始讲解大水田未来发展方向,我们边走边谈,上了山顶。站在山顶,俯瞰小村,溪水腾起层层薄雾,在阳光映照下,竟然出现了七彩缤纷的光晕,仿佛海市蜃楼,我又魔怔了。这里到底是仙境还是人间?
走了,上车带你们去另一个地方,美女支书大声打着招呼。又是去哪里,她说到了就知道了。大概二十分钟,到了一处所在地,一栋有着年代感的的大木房子,房子用桐油重新刷过,门楣上还贴着鲜红的对联,这家喜事刚过。我信步走进木房堂屋,供奉神龛的地方是家神牌位,堂屋两边就厉害了,挂着许多幅书法,字迹如行云流水,笔墨之间的灵动与气韵,一看就是大家之作。身旁一大姐给我一杯茶,并告诉我这字是她公公写的,八十多了,读私塾,四书五经过来的。写字他坚持了一辈子,也是一辈子的喜好,难怪。我激动了,我要看看这位老者,我要问问他是怎么能把自己的爱好坚持了八十年。
走出堂屋,出门就看到延绵起伏的群山,山上树木葱翠,不时传来鸟儿的鸣叫,微风拂过,有淡淡的清香撩逗嗅觉。闭上眼睛,静静的享受这大自然的馈赠。也只有这方山水才能孕育出老者这脱俗隽永的书法吧!
大山里奇事一桩桩,只有你想不到的。离开老者家,不多久看到一栋老旧的木房,房檐下放着各种树根,树墩,形态各异,浑然天成。我迫不及待的跳下车,我太喜欢这些来自自然界的精灵了。跟着人群去了里间,不禁被眼前景象惊呆了,仿佛进了根雕博物馆,满满一屋子,雕琢过的,原生态的,各个形态逼真,能满足你各种想象的根雕艺术品,看得人眼花缭乱,不忍去摸,不忍去打扰,就静静地看着,它们怎么能长成这样可爱呢?这都是不可复制的美啊!终于,一尊纯天然桃树根雕吸引了我,婀娜的身姿,流畅的线条,只有开脸部分是雕琢的,头饰是一个大大的油结疤,刚好做了美女的头巾。我慢慢走过去,木根树皮完整,没有任何动过的痕迹,低头做沉思状。爱了爱了,我要带她回家。
一天的旅行,就这样愉快的结束了。而我却不想离去,这里的每一个角落都有着独特的风景和故事。每一座山,都写着传奇,每一条溪水,都流淌着传说。我想住下来,在这世外桃源做一个随心所欲的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正扬社区

GMT+8, 2025-2-6 07:00 , Processed in 0.035061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http://www.cdzyw.cn 常德正扬社区

© 2022-2023 正扬社区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