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沅江樵夫 于 2024-7-6 16:13 编辑
7月4日,旭日高照,久违的太阳照在沅澧大地上。桃源县老干网络宣传协会一行25人,在会长罗志秋的带领下,乘车前往鼎城区谢家铺镇港中坪村,重走总书记近期视察路线,感受新时代乡村振兴。 港中坪村位于谢家铺东南部,总面积1.59平方公里,共204户803人,该村主导产业为优质稻和油茶。 总书记于今年3月19日视察了该村。我们一行沿着总书记视察路线,边走边听讲解边感受新时代的乡村振兴伟业。该村的村组道及大部分通往农户的路都已硬化,村组主干道用炒沙沥青铺设,显得干净清爽,交通十分方便。我们通过进户的小道,东瞧瞧,西看看,感受到村民住房标准较高,大部分是二层小楼,少部分有三层四层的,房中现代家具家电齐全,生活质量比较高。我们在讲解员的引导下,来到了种粮大户戴宏家。戴宏是一位36岁的当地农民,也出去打过一段工,2015年他决心回到家乡,做一位现代农民。他用打工积累的资金,买回了必备的机械,并通过村组骨干,合法承包了480亩农田,通过认真学习和借鉴外地大规模农田种植经验,把480亩的水稻种植经营得有声有色,并年年取得丰收。我们到他家中,看到了很现代的农用机械,一台是大型播种机,一台是大型插秧机,另外还有两台大型喷药无人机。据戴宏介绍:他使用大型插秧机,在秧苗供应不受影响的情况下,每人每天可完成50亩的工作量。无人机防治病虫害喷药更是惊人,每人每天可完成400亩。难怪伟人在上世纪50年代末说过“农业的根本出路在于机械化”,这也更验证了新时期广大农村乡村振兴事业也必须以机械化、智能化为主。 随后我们一行来到港中坪村的主要坪坝上,数百亩水稻苗肥叶壮,颗粒饱满,在微风的吹拂下此起彼伏、稻浪翻滚,也寓意着今年的粮食生产将取得很好的收成。我们边走边看,稻田旁公路边民居一字型排开,象无数珍珠整齐地镶嵌在青山脚下,不少农民在各自的承包田中除稗、施肥,有紧有松地忙活着。我想,乡村振兴的意义就是要让广大农村、数亿农民在青山绿水间、在和谐社会中悠闲惬意地劳动,过着舒适满意地生活。我们作为社会中的一员,也要为新时代的乡村振兴事业贡献自己应有的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