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扬社区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2058|回复: 2

 读书《荀子·解蔽》(四)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4-7-31 09:44:2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永志 于 2024-7-31 11:10 编辑

读书《荀子·解蔽》(

荀子.jpg
荀子(前313——前238),名况,字卿,战国时期赵国人。

10 【原文农精于田而不可以为田师,贾精于市而不可以为市师(1),工精于器而不可以为器师。有人也,不能此三技而可使治三官。曰:精于道者也,精于物者也。精于物者以物物(2),精于道者兼物物。故君子壹于道而以赞稽物。壹于道则正,以赞稽物则察;以正志行察论(3),则万物官矣。 
注释1市师:《集解》作“贾师”,据宋浙本改。
2精于物者:指农民、商人、工人之类。物物”“以”,副词,相当于“唯”、“只”;“物物”,前一“物”作动词,“支配”、“改造”。
(3)“以正志星察论”:“志”,“思想”;“行”,“行为”;“察”,认识活动;“论”,定罪决定。赵又春认为“志行察论”,都是“以正”的宾语。 
译文农民精于种田,却不能以此做管理农业的官吏;商人精于买卖,却不能以此做管理市场的官吏;工人精于制造器物,却不能以此做管理器具制造的官吏。有些人,不会这三种技术,却可以让他们来管理这三种职业。可见人是各有所精的,有精于道的人,有精于的人精于物的人只是直接支配、改造作为他工作对象的事物,精于道的人则是通过前者去支配改造事物。所以君子专心于道来帮助自己治理人事;专心于道就能认识正确,用来帮助治理人事就能达到明察,用道来端正自己的思想、认识活动和定罪决定,就一切治理好了

舜帝.jpeg
舜帝弹五弦之琴,歌《南风》之诗,而天下治。

11【原文】 昔者舜之治天下也,不以事诏而万物成(1)处一之危(2),其荣满侧(3);养一之微(4),荣矣而未知。故《道经》曰(5):“人心之危,道心之微。”危微之几(6),惟明君子而后能知之。故人心譬如槃水,正错而勿动(7),则湛浊在下(8),而清明在上,则足以见须眉而察理矣。微风过之,湛浊动乎下,清明乱于上,则不可以得大形之正也(9)。心亦如是矣。故导之以理,养之以清,物莫之倾,则足以定是非、决嫌疑矣。小物引之,则其正外易,其心内倾10,则不足以决庶理矣11。故好书者众矣,而仓颉独传者,壹也;好稼者众矣,而后稷独传者(12),壹也;好乐者众矣。而夔独传者(13),壹也;好义者众矣,而舜独传者,壹也。倕作弓(14),浮游作矢(15),而羿精于射;奚仲作车(16),乘杜作乘马(17),而造父精于御(18)。自古及今,未尝有两而能精者也。曾子曰(19):“是其庭可以搏鼠(20),恶能与我歌矣(21)?   
注释1)不以事诏:“诏”,昭告;“事诏”,“每事诏”的意思。
2之危:《集解》作“危之”,据宋浙本改。一:专一,指专心于道。之:到。危:以…为危,戒惧地对待一切。处一之危:指对待具体事务而言,它能被人感知,所以会“其荣满侧”。
3)其荣满侧:指其荣誉被身边的人异口同声地称道。
4)养一之微:指品德修养而言,它不容易被人感知,所以会“荣矣而未知”。
5)《道经》:古代论述道的经典。以下引文又见于今传伪古文《尚书·大禹谟》,但文字与意义和此文不尽相同。
6)几(ji):隐微的苗头或预兆。
7)错:通“措”,放置。
8)湛(Chun 沉):通“沉”,指沉淀的泥渣。
9)大形:人的形体。古文“大”字象正面的人形。
10)“其正外易,其心内倾”:是对子句,故“正”和心,分别指谓“正派之心”和“偏私之心”,“外易”和“内倾”,其实是“消失”和“升起”的形象表达。
11)庶理”:“庶”,《荀子》有的版本中作“粗”,取此说。
12)后稷:尧时的农官,周族的始祖,名弃,“后稷”是他受封后的号,“后”是君长的意思,“稷”是一种谷物,他被任命为农师,所以称“后稷”。
13)夔(kui):尧、舜时的乐官。相传他奏乐能使鸟兽起舞。
14)倕(chui 垂):尧、舜时的巧匠。传说他始造耒耜、规矩、准绳,但始造弓的是黄帝时的挥,此文说“倕作弓”,当是指他改制精巧。
15)浮游:或作“夷牟”、“牟夷”,黄帝时人,传说他创造了箭。
16)奚仲:夏禹时的车正(掌管车服的官),相传他善于造车。
17)乘杜:即相士,是商朝祖先契的孙子,因为他发明了“乘马”,所以称为“乘杜”。乘马:驾马,用马拉车。一说“乘”读 sheng(剩),“乘马”即四匹马拉的车。
18)造父:见 8.16 注(1)。
19)曾子:即孔子的学生曾参(shen 身),以孝闻名,参见 27.85。
20)是:通”。庭:通“筳”(ting ),唱歌时用来打拍子的小棍。
21)这两句是说:唱歌时要专心致志,不可三心二意。

曾子纵歌图.jpg  
曾子纵歌图  庄树鸿绘
 
译文从前舜治理天下,不事事都下诏书就把所有事情做成了;这是因为,一个人遵守做事要专心致志的原则达到了,如果不这样就感到恐惧的程度,他的光荣就会充满身旁;培育做事专心致志达到了对待任何小时都如此的地步,他就会光荣地来到了都不知道是怎么来的。所以《道经》说:“一般人只能达到做事不专心致志就会感到恐惧的境界,得道之人则会进到做任何细小的事情都一定专心致志的境界。”这两种境界之间的微小差别,只有明智的君子才能了解。人的思想就像盘中的水,端正地放着而不去搅动,那么沉淀的污浊的渣滓就在下面,而清澈的透明的水就在上面,那就能够用来照见胡须眉毛并看清楚皮肤的纹理了。但如果微风在它上面吹过,沉淀的污浊的渣滓就会在下面泛起,清澈的透明的水就会在上面被搅乱,那就不能靠它获得人体的正确映像了。人心认识外界事物同样如此因此,必须用正确的道理引导人心,用高洁的品德培养人心,外界事物就不能使它倾斜不正,人才足以判别是非、决断嫌疑;否则,即使被一点点小事触动一下,都会公正之念顿消,偏私之心骤起,人的心就会连最粗浅的道理也分不清了。古代喜欢写字的人很多,但只有仓颉一个人的名声流传了下来,这是因为他用心专一啊;喜欢种庄稼的人很多,但只有后稷一个人的名声流传了下来,这是因为他用心专一啊;爱好音乐的人很多,但只有夔一个人的名声流传了下来,这是因为他用心专一啊;爱好道义的人很多,但只有舜一个人的名声流传了下来,这是因为他用心专一啊。倕制造了弓,浮游创造了箭,而羿善于射箭;奚仲制造了车,乘杜发明了用四匹马拉车,而造父精通驾车。从古到今,还从来没有过一心两用而能专精的人。曾子说:“唱歌的时候看着那打节拍的棍棒里却可以用它可以打老鼠,怎么能和我一起唱歌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7-31 16:03:38 | 显示全部楼层
欣赏佳作,学习点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4-8-20 16:18:29 | 显示全部楼层
张汉平 发表于 2024-7-31 16:03
欣赏佳作,学习点赞!

谢谢鼓励!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正扬社区

GMT+8, 2025-2-11 14:25 , Processed in 0.037558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http://www.cdzyw.cn 常德正扬社区

© 2022-2023 正扬社区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