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扬社区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2688|回复: 0

读书《荀子·解蔽》(五)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4-8-2 10:51:4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永志 于 2024-8-2 10:51 编辑

读书《荀子·解蔽》(


12原文空石之中有人焉(1),其名曰觙2。其为人也,善射以好思。耳目之欲接(3),则败其思4;蚊虻之声闻(5),则挫其精6。是以辟耳目之欲(7),而远蚊虻之声闲居静思,则通。思仁若是,可谓微乎?孟子恶败而出妻(8),可谓能自强矣,未及思也;有子恶卧而焠掌(9),可谓能自忍矣,未及好也。辟耳目之欲,而远蚊氓之声,可谓能自矣(10),未可谓微也。夫微者,至人也。至人也,何强?何忍?何危?故浊明外景,清明内景11。圣人纵其欲,兼其情(12),而制焉者理矣。夫何强?何忍?何危?故仁者之行道也,无为也(13);圣人之行道也,无强也。仁者之思也,恭;圣人之思也,乐。此治心之道也。   
注释1)空石:石洞,即穷石,古地名,在今山东德州市南,善射的后羿曾住在这儿。
2)觙():人名。
3“耳目之”,指美好的声音、颜色;“接”,接触
4)“败”:干扰、破坏。
5)虻(meng 萌):一种昆虫,俗称虻蝇,雄的吸植物的汁液或花蜜,雌的吸人和动物的血液。
6)则挫其精:“挫”,妨碍;“精”,指聚精会神的静思状态。
7)辟:通“避”,避开
8)孟子恶败而出妻,见《韩诗外传》。孟子妻独居,踞(此当释为蹲,蹲不雅,故称无礼)。孟子入户视之,白其母曰:‘妇无礼,请去之。’母曰:‘何也?’曰:‘踞。’其母曰:‘何知之?’孟子曰:‘我亲见之。’母曰:‘乃汝无礼也,非妇无礼。《礼》不云乎:将入门,问孰存;将上堂,声必扬;将入户,视必下。不掩人不备也。今汝往燕私之处,入户不有声,令人踞而视之,是汝之无礼也,非妇无礼也。’于是孟子自责,不敢去妇。”“恶败”,怕败坏了自己的名声;“出妻”,休妻。
9)有子:即有若,孔子的学生。“恶卧”,怕读书时打瞌睡;焠掌:用火烧灼手掌。这是形容其夜以继日,刻苦读书。
(10)“自危”:自我警惕。
(11)景:亮光。外景:在外表露出光彩,即上文所说的“自强”、“自忍”、“危”以及 上文第11 所说的“处一之危,其荣满侧”。
(12)兼:全,尽。
(13)无为:非刻意作为。此指顺应自然,排除故意的人为因素,不作强行的人为努力。   
译文空石的城邑内有一个人,他的名字叫觙。他生性善于猜测而喜欢思考。但耳朵、眼睛所向往的音乐、美色一旦和他接触,就会破坏他的思考;蚊子虻蝇的声音一传到他耳朵里,就会妨害他聚精会神。因此他避开耳朵、眼睛所向往的音乐、美色,并远离蚊子、虻蝇的声音,独自居住静静地思考,于是他的思路就畅通了。如果思考仁德的问题也像这样,可以说达到精妙的境界了吗?孟子怕败坏了自己的仁德而把妻子休出家门,这可以说是能够自己勉力向上了,但还没有能达到思考仁德的地步。有子怕打瞌睡而用火烧灼自己的手掌,这可以说是能够自我克制的了,但还没有能达到爱好仁德的地步。觙避开耳朵、眼睛所向往的音乐、美色,并远离蚊子、虻蝇的声音,可以说是达到戒惧的境界了,但还不可以说是达到了精妙的境界。那达到了精妙境界的人,就是思想修养达到了最高境界的人。既然是思想修养达到了最高境界的人,还要什么勉力?还要什么克制?还要什么戒惧?所以混沌地明白道的人只能在外表露出光彩,清楚地明白道的人才能在心灵深处闪发出光芒。圣人即使放纵自己的欲望,尽量满足自己的情感,但他管理的事情仍然能治理好。那还要什么勉力?还要什么克制?还要什么戒惧?所以仁者奉行道,是无所作为的;圣人奉行道,是没有什么勉强的。仁者的思索恭敬慎重;圣人的思索轻松愉快。这就是修养思想的方法。

冥冥而行,见伏石以为虎.jpg
荀子:“冥冥而行,见伏石以为虎也”



 13原文凡观物有疑:中心不定1,则外物不清;吾虑不清,则未可定然否也2。冥冥而行者,见寝石以为伏虎也3,见植林以为后人也(4),冥冥蔽其明也。醉者越百步之沟,以为跬步之浍也(5俯而出城门,以为小之闺也(6)酒乱其神也厌目而视者(7),视一以为两;掩耳而听者,听漠漠而以为哅哅(8势乱其官也。故从山上望牛者若羊,而求羊者不下牵也远蔽其大也。从山下望者,十仞之木若箸(9),而求箸者不上折也高蔽其长也。水动而景摇(10),人不以定美恶11):水势玄也(12瞽者仰视而不见星13,人不以定有无用精惑也(14 。有人焉,以此时定物(15),则世之愚者也。彼愚者之定物,以疑决疑,决必不当。夫苟不当,安能无过乎?
注释1)“中心”“内心”。
2“然否”:是非,作“定”的宾语。
(2)寝石”:横卧的大石头。
(3)“植林”:树木;人:指后面有人。
(4)浍(kuai):田间
(5)“闺”:上圆下方的小门。
7)厌:通“擪”(),用手指按捺。
8)漠漠:形容没有声音。哅哅(xiōng):喧闹声。
9)仞:古代测量高度与深度的单位,一仞为七尺。箸(zhu)著):筷子。
10)景(ying ):同“影”。
11“以”通“能”;“恶”,丑。
12)玄:通“眩”,眼花,看不清楚。这里用作动词。
13“瞽者”:盲人。
14)精:通“睛”,眼睛,视力。惑:迷乱。
15“以”,若;“定物”,判定事物的性状。
译文大凡观察事物有疑惑:内心不平静,那么外界的事物就看不清;自己的思想混乱不清,那就不能判断是非。在昏暗中走路的人,看见横卧的石头就以为是趴着的老虎,看见矗立的树林就以为是跟随着的人,这是昏暗蒙蔽了他的视力。喝醉酒的人过百步宽的水道,以为是过一二步宽的小沟;低着头走出城门,以为是走出狭小的宫中小门;这是酒扰乱了他的心神。按捺眼睛去看的人,看一件东西会以为是两件;捂住耳朵去听的人,听那默默无声会以为是嗡嗡作响这是因为外力扰乱了他的官能。从山上远望山下的牛就好像是羊,但求取羊的人是不会下山去牵的,这是距离掩盖了牛的高大。从山下远望山上的树木,七丈高的树木像根筷子,但求取筷子的人是不会上山去折的,这是高远掩盖了树木的长度。水晃动而影子也晃动,人们不会以此来判定容貌的美丑,这是水形使人眼花了。瞎子抬头观望而看不见星星,人们不会以此来判定星星的有无,这是眼睛看不清东西。如果有人在这种时候断定事物,那就是世界上的蠢人。那些蠢人断定事物,是用疑惑不清的心去判断疑惑不清的事物,判断一定不得当。判断如果不得当,又怎么能没有错误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正扬社区

GMT+8, 2025-2-11 14:30 , Processed in 0.040403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http://www.cdzyw.cn 常德正扬社区

© 2022-2023 正扬社区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