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扬社区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6741|回复: 8

踢毽得儿(散文)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4-8-5 21:14:14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袁清香 于 2024-8-5 21:27 编辑

踢毽得儿(散文)
作者:袁清香
         一
   踢毽子,我们当地人的口语叫“打毽得儿”,或者“踢毽得儿”。注意,读法是“踢-毽-得儿”,“得儿”要当一个字轻声地快速念出来,才有那种感觉。
   踢毽子,一般人都不陌生,特别是上了年纪的人,应该都见过或者亲自参与过。
   儿时的我,最喜欢踢毽得儿。母亲常觉得她给我安排的事情,因为踢毽得儿完成得很敷衍。或是母亲太累,见着顽皮不懂事的我,会持反对态度:“踢,踢,踢!一天到晚只知道疯,毽得儿是能当饭吃还是能当衣穿?”不过说归说,家里一旦杀红公鸡,无论是过年过节或者待贵客,公鸡放血后,两边腋下的又长又尖的红毛在没被开水烫之前,妈爸准会专门给我拔了留着。过后还专门找来那种古老铜钱帮我制作几个漂亮的毽子保管。过年,我从来就没收到过压岁钱,漂亮的毽子常常就当做压岁的礼物给我。爷爷奶奶也是一样,过年的时候会留一小包漂亮的鸡公毛给我,当压岁的礼物。我们这些孩子的待遇都相差不多,有的甚至过年也不曾杀鸡,鸡毛都没有。因此,这也够让我显耀一阵子的,给没有鸡毛的小伙伴分一些的时候,我更是自豪,话也格外多。哈哈,那可不是什么“一地鸡毛”,我们把鸡毛当成了精品礼物呢。
   我是家中的娇娇女,毋庸置疑,我们家从来没有重男轻女的做法,这是我的幸运。
  
   二
   我学数数,是从踢毽得儿开始的。我有两个堂姐,她们很会踢毽得儿。她们可以踢出很多花样,挽花,钩踢,顶在脚背,顶在头上,手臂、手背、肘关节接住等等,毽得儿在空中自由翻飞,时上时下,时左时右,常常看得我眼花缭乱,羡慕至极,恨自己不会。两个姐姐踢毽子数数,不是一个一个的数,是每两个一数,个位数加了语气词,比如“二呀、四呀、六呀……十呀”,十以上就是“十二、十四、十六……九十八,一百……”这样数,全部只数偶数。她们是根据某个项目数目的多少决定输赢。无论谁数数,我会轻声跟着数。有时候抢在前面数错了接着又跟。当时尽管对数字没什么概念,有一搭没一搭,数的次数多了,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了影响,后来我读书,对数数没费多少劲。
   大堂姐,我叫她林姐,是二伯家的女儿,比我大四岁;二堂姐我叫她玉姐,是大伯家的女儿,比我大三岁。大伯二伯是伯爷爷的儿子,与我爸是堂兄弟。这俩姐姐是我踢毽子的启蒙老师,也是非常关心我疼爱我的人。令人痛心的是二堂姐在她十八岁那年意外去世,她的突然离去,绞痛了许多人的心,她把无尽的思念留给了在乎她的亲人。
   小时候,我虽然不懂得生命在于运动的真正含义,但我自会走路就开始付诸于行动了。我特别爱动,对所有的新鲜事物都充满好奇,一天到晚,手和脚就停不下来,大脑里稀奇古怪的东西若干。拿现在的话说应该是犯有多动症吧,也不知哪来的那么多精神,不知道疲倦是什么感觉,全天跟在两个姐姐的后面,缠着要她们教我踢毽得儿,要她们给我制作一个属于我自己的毽得儿。
   林姐说:“踢毽得儿不用教,一看就会,玉妹,把你的作业本撕一页,给她做一个,免得她整天缠得我们做不成事。”
   其实,制作毽子是会者不难,很简单的。没有鸡毛时可以用纸代替,或者用粗一点点的布剪了做成也行。
   玉姐从她的旧作业本中撕了一页,见她对折又对折,再在纸的中间线位置折了个小边边。然后小心撕成小条条,每个小条撕到折的小边为止。撕完散开,小边就到了这些小条条的中心位置。林姐从她家里拿来一个铜钱。这个铜钱说是嘉庆年间的钱,当时家家户户都有。将钱放在中央,然后顺势包裹。为了让毽子经久一点,玉姐还找来一小花块碎布,包在外面,然后用线缠牢,这样简易的毽子就做好了。玉姐说:“给你了,你好好保管,没事时自己练。”
  
   三
   我终于有了自己的毽得儿,不再缠着她们。我在家里、在树下,照着姐姐们的样子踢。开始时数数,数到十不知道拐弯往下,哥哥在一旁笑着纠正好多次,才知道了十后面怎么数,二十后面怎么数,百后面又怎么继续数。
   我右脚踢一会,左脚又来;或者左脚右脚轮换来。或者右脚将毽得儿踢高,用左脚尖试着接住,一次不行两次,两次不行三次,非要用左脚尖稳稳当当接住毽得儿。再又左脚往上抛毽得儿,右脚尖接住。或者右脚往前一下,马上又用右脚从左腿膝盖后面一蹦踢出毽子。左蹦一下右蹦一下,每次争取接住毽得儿,没接住重来,反正尽量不让毽得儿落地。不少玩法,是从姐姐那里学来,个别的是自作聪明创造,每天玩得不亦乐乎,汗流浃背也不知累。整个院子的人都笑我,踢毽得儿的瘾真大。还说如果哪里有踢毽得儿比赛,估计我会争得名次回来。可惜那个年代没有单位组织类似的比赛。
   没多久,我在两个姐姐面前展示,她们直夸我学得快,都不输她们了。其实我比她们差得远。首先我没她们的持久耐力,她们几百个不带停留不带违规;我没她们的稳和准,她们想怎么接就怎么接,每次都能接中;我的力度把握拿捏不到位,她们要毽得儿高就高,要毽得儿往左就往左,得心应手,毽得儿很听她们的摆布。我幻想着,什么时候能像二位姐姐一样随心所欲将毽得儿玩活哦。我做梦都在期待中,做梦都在练习中。
  
   四
   纸做的毽得儿很容易坏,两个姐姐给我做的毽得儿哪怕用布包裹了,两三天的工夫,那些纸片脱离母体飞走,寻找各自的天地,成了半截毽子的秃子,再踢就不太好控制。于是问哥哥要纸,自己做。仅有的铜钱往往弄丢,便找来很薄的小圆石头代替,或者找个破碗锤成小小圆圈凑合。反正只要下了决心,没有办不了的事,材料哪里都有找。
   有一次看见林姐踢的是鸡毛毽得儿,特别漂亮。玉姐问她,哪来的,她说借她同学的。
   好东西人人都喜爱,她们休息的空闲,我把玩,抛了踢,踢了抛,特别喜欢。我也渴望着用鸡毛做毽得儿,我在家里一说,于是就有了爸爸妈妈,爷爷奶奶专门给我留下鸡毛的事情。
   鸡毛毽得儿在空中飞舞比纸做的毽得儿要强很多,也好看很多。只要扎得牢,它不容易坏。红红的羽毛在空中上下翻飞,千姿百魅,一条条弧线、直线像流星在空中划来划去,又像长着红色羽毛尾巴的小鸟在空中欢呼雀跃,更像一团红红的火球在空中跳跃,那种韵味、那种景致,美极了。
   下雨天,妈妈拿出保管好的鸡毛,爸爸找出家里仅留的几个铜钱,叫上我,叫上哥哥弟弟,一同参与扎鸡毛毽得儿。鸡毛挺滑溜的,如果没扎牢固,上下飞舞时,个别鸡毛会趁机当逃兵。一根成功跑掉,二根三根顺路逃。全家人商量,仔细探讨,鸡毛怎么绑紧才不容易散掉。当然,姜是老的辣,爸爸出主意,妈妈拿来针和线和一块又窄又轻巧又漂亮的小布,选好十来根大小、长短一致的鸡毛,一根一根分好正反面,缝在布上,然后圈紧,将鸡毛的根部并进铜钱孔,又将多余的小布条将铜钱内外包裹缠牢,用线狠狠地绑住,再将鸡毛捋顺,让其背靠背向外张开,这样就成了漂亮的鸡毛毽得儿。
   哥哥弟弟见了,爱之极,也要。爸爸妈妈要哥哥首先承诺,天晴了帮着到田里扯草。接着要弟弟天晴了放牛,不准偷懒。当然也要我答应帮着扯猪草。我们一一答应。妈妈又继续给做鸡毛毽得儿。
   我们同族兄弟姐妹多,常常是分成多组进行踢毽得儿比赛,由家中大人谁谁谁做裁判,那热闹场景自是不必说。常常是几十人围观,这个指手画脚,那个手舞足蹈。更有甚者是中风不能动的伯爷爷张开没了牙的嘴,叽叽咕咕,努力坐起来,双手不听使唤地乱动。看来,他是想跃跃欲试。林姐给了他毽得儿,他颤颤拿在手上努力往上抛,居然抛出尺多高,他含糊不清的笑声在上空回旋了很久很久。大家都高兴地拍手笑了起来。
   毽得儿,可以成为缓解病人病痛的良药,成为劳动者们劳累后的慰问品,也可以成为百姓生活娱乐的调味剂。
  
   五
   踢毽得儿,是很好的强身健体运动,可以充分锻炼全身。在踢、蹦、挑、绕、勾的不断变化中,上肢、下肢、脚部、手臂、腰部、头部都要积极参与进来。有效地强化了上下肢体的肌肉力量,特别是可以改善下肢的血液循环、增加下肢关节的灵活度,也可以提高全身身体的反应度和协调性,对集中大脑的注意力有很大的帮助。
   以前是全民都参与的踢毽得儿活动项目,那时候学校操场、学校走廊、生产队的晒场、家庭庭院等,哪里都是活动场所,哪里都见踢毽得儿的玩伴,随时都可以组合参与。现在,发现踢毽得儿的人是越来越少。我的心很有不甘,这么好民间游戏运动为什么会渐渐遭遇冷落,参与的人怎么越来越少?
   我这人对不明白的喜欢上网查。不查不知道,一查我惊叫。只觉得我孤陋寡闻,见识短浅,恨不得扇自己耳光。
   毽子起源于汉代,是一种古老的传统民俗体育活动之一,在南北朝和隋朝很盛行,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作为简便易行的健身活动,长期以来,很受青少年尤其是女子的喜爱。
   我喜欢的毽子,在青州很流行。青州花键属于国家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的体育项目。它主要分布在青州市,现在已扩展到潍坊。平时人们以踢毽子健身,比赛时各种花样,大小难度,时间长短,动作的优美度等都会作为评判标准。这里不仅有比赛毽,还有游艺毽、健身毽、观赏毽等。人随毽舞、毽随人转、眼到毽到、反应灵活。青州踢毽花样繁多,有108式(即天罡36式地煞72式),青州花键与天地人文融会贯通,富有浓郁的传统文化内涵。真的是令我大开眼界哦。
   中华文化,堪称蔚为大观。我常常借助网络,查证一些游戏项目,都能从中华文化里找到源头,越发喜欢中国化的东西,感觉一股自豪之情,油然升起。我觉得,中华文化是有着灵魂的,即使千年万年,灵魂依然活着。
   我多么希望踢毽子能够从青州、潍坊出发,继续扩大影响,让全国乃至全世界的青少年都参与进来。别因为那些电脑手机游戏,让孩子们忘了吃饭,忘了睡觉,忘了学习,忘了至亲,忘了所有的人和事。走出门,踢踢毽子,做做其他运动。生命在于运动,身体才是本钱。
   前不久碰到林姐,我们还说起小时候踢毽得儿的事。她说,她还偶尔在家和她的孙子一块儿踢毽得儿。真好,我得向林姐学习。
   明天,我也得扎个毽得儿试试,看我的腿还能不能弯曲,能不能玩出花样来。邀一邀平时玩得好的姐妹试试,共同带一带周围小孩子。
  

1722863759345-261314359.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8-6 11:44:30 | 显示全部楼层
作者文字流畅,语言风趣,回忆情景交融,堪称精华之作。欣赏学习,为袁老师点赞!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4-8-6 13:01:52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龙阳呈祥 发表于 2024-8-6 11:44
作者文字流畅,语言风趣,回忆情景交融,堪称精华之作。欣赏学习,为袁老师点赞!

谢谢蔡老师留言鼓励,祝福送给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8-6 15:26:59 | 显示全部楼层

欣赏佳帖, 为您点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4-8-6 16:35:05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张汉平 发表于 2024-8-6 15:26
欣赏佳帖, 为您点赞!

谢谢张老师鼓励!祝您身体健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8-6 18:10:41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儿时谁都玩过的踢健子,而在你的笔下就能秒笔生花,趣味无穷。感佩才情,学习点赞,向您学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4-8-6 18:50:30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张雪英 发表于 2024-8-6 18:10
儿时谁都玩过的踢健子,而在你的笔下就能秒笔生花,趣味无穷。感佩才情,学习点赞,向您学习!

张老师肯定是踢毽子的高手,现在应该还能踢。谢谢张老师鼓励,祝老师健康每一天!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8-7 07:04:35 | 显示全部楼层
袁清香 发表于 2024-8-6 13:01
谢谢蔡老师留言鼓励,祝福送给您!

谢谢文化美餐!遥致秋日安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8-7 07:13:49 | 显示全部楼层
拜读美文,点赞精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正扬社区

GMT+8, 2025-2-6 21:39 , Processed in 0.038523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http://www.cdzyw.cn 常德正扬社区

© 2022-2023 正扬社区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