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扬社区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113|回复: 1

常德历史文化概论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4-8-11 10:10:4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永志 于 2024-8-11 10:33 编辑

常德历史文化概论


常德德山山有德2.jpeg
常德德山山有德

    2020年8月21日,在去安化云台山旅游的途中,得知省湘学院要来常德调研,通知我参加座谈。路上边听余导唱安化民歌《摸秋》,边想座谈时我说点什么。从1996年以来,我就业余研究常德历史文化,出版了“沅澧流域历史文化”系列的四本书,即《芷兰春秋》《桃源佳致》《善卷邑里》和《澧元俊彦》。另外,调党史办后,与工作有了关系,我还从史、志两个方面展开研究,出版了10几部书。在车上,我想了四句话,大概可以概括常德的历史文化内涵:即善德文化,迁谪文化,棒喝的佛教文化,和鼎革文化。
    善德文化  大家熟悉的“常德德山山有德“,远古时候德出了一个与尧舜齐名的善卷,以品格高尚著称。记得是1995年,常德市委由社科联牵头,开展树立常德良好形象大讨论,我发言说常德要树立的是善德形象。当时的市长张昌平、书记吴定宪苦于常德没名气,多次在大会上说,向外介绍自己在常德工作,往往被人误解为“承德”,说避暑山庄,好地方。我建议以后介绍时说是自己是在“常德德山山有德”的那个常德工作,别人就不会误会了。我的第一本书《芷兰春秋》就是以善德为主线写的。善卷先生“善德”的内涵是什么,有朋友概括几十条,不敢苟同。我不主张宽泛化,就是最早关于善卷传说的著作《庄子·让王》和《吕氏春秋》概括的“帝者师”,即启发民智;“让王”,引申礼让,谦让,做谦谦君子。启发民智,没有非议;让王,遭人诟病,说没有担当精神。谦让的反义词是争名逐利,不仅尧舜以后社会是大问题,现在社会仍然存在啊。


柳叶湖司马楼.jpg
柳叶湖司马楼

     迁謫文化  常德是云贵门户,川黔咽喉,封建社会流贬蛮荒的官吏和文人墨客不少,都要走这里经过,文化影响很大。我们熟悉的屈原,最后一次流放沅湘,主要在常德,从澧水到沅水,在沧浪见渔父,最后入洞庭,到汨罗江自沉。他的《离骚》等诗文中写得清清楚楚。一千多年后刘禹锡贬常德,观常德山川风物,皆“骚人所赋”,能感觉到屈原行吟江畔的气息。唐朝诗人王昌龄,贬龙标尉,龙标即今怀化,有游桃花源的诗20余首传世,时间在天宝七年(748)。据此,我们说常德的桃花源是任何人抢不走的。刘禹锡在常德十年,他的诗文四分之一写于常德。据此,我们说常德的桃花源是任何人抢不走的。大哲学家王守仁被贬贵州,两次路经常德,都在常德逗留,讲学,带学生,访友。常德籍的冀元亨、蒋信陪同王守云到贵州龙场驿,冀元亨还因为王守仁的被诬害。蒋信后来改投湛若水的门下,传陈白沙湛若水一系的理学思想。明朝一代,理学思想在常德影响很大。


德山古德禅院.jpg
德山古德禅院


    佛教文化  1984年我参加省委统战部在长沙召开的一个统战理论研讨会。会前,省委统战部的佟英部长到湘江宾馆看望我们,他说到最近陪日本佛教寻根团的高僧到常德考察,从德山开始,到了梁山,钦山,药山,津市彭山,古大同,澧县,石门夹山、洛浦等地,和尚们每到一个地方就顶礼膜拜,视这些地方视他们各自教派的祖庭,诚惶诚恐,很感人。当时我没有研究。后来,我研究常德历史文化,就是从研究佛教开始。常德最早的寺庙是建于西晋永嘉元年(307)的临澧县的石墨寺。河洑山的耆闍寺稍迟一些,建于太元初,梁慧皎的《高僧传》记下了这位建寺的高僧惠元,因“射孕鹿”顿生怜悯之心,后来还演绎为“捕鱼”故事,陶渊明“桃花源”的故事真正源头在河洑。自唐以后常德出了许多闻名全国的高僧,这里要特别提到的宣鉴和尚的“德山棒”,是佛教一种凌厉的接机办法,德山的名言是“道得也三十棒,道不得也三十棒”。禅宗是佛教的中国化,禅宗五派,或五支,其祖师都可以追溯到常德。如云门宗、法眼宗就是德山宣鉴的再传弟子开创的,曹洞宗的创始人是药山惟俨和尚的后人。我写了一本《云在青天水在瓶》,虽然研究常德佛教史,但实际是中国佛教史,因为自唐一直到明清,常德佛教在全国有很高的地位。


武昌首义三烈士.jpeg
武昌首义三烈士

    鼎革文化  鼎革,指建立新的,革除旧的。旧时特指改朝换代。即造反的文化,改朝换代革命文化。宋朝有钟相、杨幺起义,钟相,鼎城人;杨幺,汉寿人,均贫富,等贵贱,是人民由来已久的渴望。近代有刘复基、宋教仁、蒋翊武,研究辛亥革命,绕不开常德,绕不开这些人。有赵必振,我们省党史办出书有文章说他是中国传播马克思主义第一人。他参加自立军起义失败,逃亡日本,时间不长,不仅抢学日语,还成了大翻译家,梁启超在上海办的译书局,赵必振是台柱子,不仅有《共产党宣言》,还有帝国主义论等著作,另有亡国史,人物传等,唤醒国人,推翻清王朝。鼎城有赵必振研究会,由中央编译局出版《赵必振文集》,我参与校注,今年即将有三本书出版,即《赵必振译文集》“历史卷”“人物卷”和“哲学政治卷”。杜修经是无产阶级革命家,他领导了南华安年关暴动、长沙火烧戴生昌趸船斗争,井冈山斗争早期的重要领导人。他出生慈利,在常德读书,走上革命道路。上世纪六十年代到常德师专,直到2001年去世。我写了一本书《杜修经访谈录》。最近,我研究何之瑜,安乡人,中共早期重要领导人之一,曾出席中共第五次、第六次代表大会,和毛泽东一起策划领导秋收起义。和邓恩铭一起坐牢,两人一起策划越狱。何之瑜参加托派,照顾陈独秀晚年生活,是陈独秀遗嘱执行人。研究托派,研究陈独秀,也绕不过何之瑜。何之瑜的父亲是何养模,清末举人,公费留学日本,和李大钊是同学。陈独秀去世后,何养模捐赠其遗孀潘兰珍水田三十亩。这些虽然复杂,但确实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历史文化现象。
赵必振译文集.jpg
《赵必振译文集》梁颂成 应国斌 翦甜辑注

             2020年8月23日修正
2024年8月11日重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8-11 10:51:57 | 显示全部楼层
欣赏佳帖,点赞支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正扬社区

GMT+8, 2025-2-14 14:18 , Processed in 0.037570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http://www.cdzyw.cn 常德正扬社区

© 2022-2023 正扬社区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