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扬社区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609|回复: 0

澧县捉鳖能手毕承卫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4-9-7 11:01:3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陈哲先生 于 2024-9-7 11:13 编辑

      澧县捉鳖能手毕承卫

      我有两个远房堂兄,一个叫幺吧,一个叫望生,小学发蒙时,他们两人一同上学,找到一年级班主任李楚珍老师:老师,我们两人来报名读书的。
      欢迎、欢迎两个小朋友!李老师很和蔼,一手拉着一个,来到办公室,问:你叫什么名字?我叫幺吧。你呢?我叫望生。哦,这是小名,读书要取一个书名,你们有没有?两个眼睛盯着脚指头,怯生生地摇摇头。没有?我给你们两取吧——你们知道你们的在毕姓中的派行吗?知道,是承字辈!那望生你就叫毕承生。好,我记住了。李老师又转向幺吧,你比望生大还是小?我比他大。好,那你就叫毕承卫。都是学生了,希望你们爱劳动讲卫生。
      李楚珍一直是我们大石桥学校的名师,单这一点就可以发现她的出类拔萃。两个名字一联姻,两人读书都是同样的优秀,特别是他们两人的字,都写得特别好。我们常常拿来当字帖。
      毕承卫的父亲有一个特殊的本领:在堰塘中徒手抓甲鱼如同瓮中捉鳖。不知道是不是基因遗传,毕承卫很小也就掌握了这个技能。那时,我们在皇姑山下的澧县一中读书,他高二,我高一。每周周六下午放假,周日返校,我们行走的正常途径是出学校东大门走襄阳街,过津市轮渡,穿津市大码头菜市场经津市车站上澧水大堤西行五里路左右到家。
      一次,他邀我走近路,说是只有原来路程的一半远,虽然将信将疑,我还是跟着他走。他带着我走湘澧盐矿,沿盐矿烟囱的一条小路来到阳岭垸。垸内有许多池塘,我们走着走着,他突然停下脚,瞄着腰,手搭凉棚,扫描着宽大的水面,接着把书包交给我:“你看,堰塘里有两个甲鱼……”边说边脱衣,一把塞给我,“你去那边等我。”
      说着他便下水,双脚交替猛击水面,发出砰砰砰的巨大声响,来到他确定的地点,将身体调整成水中站立状,双手向上抄水,身体垂直下沉。随着他的潜入,我也跟着他憋气,天啦,根本憋不住。我总共憋了五口气,才发现他右手伸出水面,手中掐着的正是一个大甲鱼的长颈,高高飏着,像一面凯旋的大旗!待他头部浮出水面后,还告诉我,这里还有一个,比这个小点。
      上岸,从书本里拿出一个网子,将甲鱼放入网内,把网口拧紧,交代我提着的时候,不要靠近腿部,接着又入水,朝刚才的地方涌去……这次容易多了,手中抓着的果然小点。我不解:“每次下水后不是定在一处,双手在水里猛击,发出巨大声响,然后才满池打扑泅闹腾的么,这次怎么没有?”“我已经看到水里有鱼了,追到它那里,它就吓得钻到泥里去了,不需要再盲目闹腾。”
       别人潜水都是头朝下,身子下去了,脚还在水面扑打,你怎么不是呢?那他就找不准甲鱼藏身的位置,在水底还要到处摸索,我这样下去,脚一般都会直接踩着石头一样的甲鱼壳,转身就可以手到擒来……哦,这里的奥秘还真不少。
       待他穿好衣服,我找来一个树枝,将网子系在中间,两人抬着走。他交代我,明天我们两个一起去津市外贸卖甲鱼,再吃一个辣椒炒肉。这不是吹牛,那时的甲鱼外贸收购价是八毛一斤,两个甲鱼卖了四块多钱!一个辣椒炒肉才二毛五分钱。第二天,我们不仅吃了辣椒炒肉,还喝了冰水,看了一会小人书。
     三十多年后,澧澹向阳桥开了一个野生甲鱼餐馆,打的就是毕承卫的品牌,餐馆各包厢的视频里,反复播放的就是毕承卫抓野生甲鱼的场景,与我在阳岭垸看到的场景如出一辙。因为他水底憋气能力的超乎寻常,并且春秋冬夏都能下水,他经常被人请去打捞水中物品。
      记得有一次,《澧县报》还报道过澧西的一次防洪抢险中,他冒着生命危险下到水底堵塞漏洞,保住了一方安全。……上次见到他,和他说起这些,他淡然一笑,都七十岁的人了,还提它干什么!岁月啊,只有在你回首瞭望的时候,你才发现,它的流逝是这样匆匆……(毕承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正扬社区

GMT+8, 2025-2-11 07:29 , Processed in 0.030894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http://www.cdzyw.cn 常德正扬社区

© 2022-2023 正扬社区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