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扬社区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609|回复: 1

他的涂鸦并非鬼画桃符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4-9-8 06:03:21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他的涂鸦并非鬼画桃符
      李承武

    周碧华名气大得吓人,三十年前就听说了。说他写文章就像喝茶一样,一杯茶没喝完,还是热的,文章就出来了,人称“快枪手”。但我很少与他谋面,幸有微信问世,我才得以“近距离”认识他。
    他在朋友圈里偶尔晒画,我不免有点惊讶。他什么时候开始画的,不得而知。只好找来几幅先看看再说。竹子、小船与兰,荷叶及大鱼吃小鱼,病虎对小鸡等等。
    这些画都非常简单,寥寥几笔。有人说这不是“鬼画桃符”吗?但仔细看后,我觉得他的这些画都可以称得上抽象画或非具象画。当然,也可能是周碧华的一种表现形式自由、不拘泥于客观事物形象的绘画方式吧。
    尽管周碧华的画看似无序无法,好似胡乱涂鸦。但在这些无规则的线条和浓淡不一的水墨中,时不时仍能感受到周碧华的情感和思想。
    我观周碧华的“乱画”,看一遍无所谓,看两遍却多了一些了解和思考,多看几遍后才有更深的体会与共鸣,在这种看似混乱却寥寥几笔的画面中,也能够发现一些意想不到的元素特点或情感传模,这些意外的发现让我感到惊奇和愉悦。
    特别是画里的题字,如“在竹面前你只能俯首”,“作高深状的人在现实生活中往往无处下钓”,“此刻我必须抛下和为贵的面纱”,“早已是病猫却死不承认”……确实有点穴之可贵处,画龙点睛之妙也。可见他的“乱画”作为一种艺术形式,其魅力更在于它的题字里。 
    周碧华作为绘画的艺术的自由表达,揭示的无一不是现实却也不受现实世界的限制。我在欣赏时,可以根据自己的人生经验和想象去解读他的画作,从而与画和人产生一种独特的沟通。这种互动性使得每一次观看他的“乱画”作品时都能成为一种个性化的体验,充满了奇遇和惊喜。
    例如,“醉里挑灯看剑”,一幅充满强烈水墨云层和太阳对比以及扭曲线条的人物“乱画”作品,就让人联想到有一场激烈的风暴,也可能会从中看到一个宁静的世界里练武的身影。这种双重性和主观性正是“乱画”艺术的魅力所在。总之,周碧华的画中奇遇体现了艺术的主观性和多样性,每个人在欣赏时都能发现不同的细节和情感,使得这种艺术形式始终充满新鲜感和吸引力。
    我觉得周碧华的画作概括起来有以下特点:
1.独特的艺术风格
    他的画作融合了中国传统文化与他自己摸索的现代绘画理念,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通过简化的线条和浓淡变化的水墨,表达极为丰富的情感和动感。他利用夸张、变形的手法传神写照,使得画面生动而富有表现力。
2.简练生动的造型
    周碧华的画作注重造型的简洁和生动。他经常通过简单的几何形状概括人物形体,使画面更加活跃且富有表现力。这种处理方式既简化了形式,又强化了内容。
3.深刻的文化内涵
    周碧华的作品不仅仅是绘画艺术作品,更是体现了一种文化传承。他通过画面和题词(周碧华的字“自在”也的确自在),也展示出了周碧华心中中国传统美学的精髓,强调心意与外境的和谐统一,从而提升了作品的文化深度和内涵,难怪他将其绘画命名为“人文写意画”。
有诗为证:
简单几笔上平台,
浓淡参差何快哉。
点染小鸡凭雅兴,
涂鸦片羽出心裁。
兼移情性三分墨,
意在尘生一线开。
莫道灵泉碑没字,
酆都不喜碧华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9-8 14:33:32 | 显示全部楼层
周碧华的作品不仅仅是绘画艺术作品,更是体现了一种文化传承。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正扬社区

GMT+8, 2025-2-6 10:04 , Processed in 0.031641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http://www.cdzyw.cn 常德正扬社区

© 2022-2023 正扬社区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