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思想丰碑。1966年冬,整个灌区的平原、山岗、丘陵上,叮叮当当的打钎声、雄壮有力的号子声、震天响的放炮声混合在一起,烘托出热火朝天、大干快上的劳动场景,勾勒出一派与天斗、与地斗、与大自然斗的别样风景。工程指挥部每天派人到各个工地巡查,发现那个团、营工程进度快、施工质量好,办法好、效率高,就地召开现场会,及时进行表扬和推广,推动工地上掀起一个又一个劳动竞赛高潮。各个工地每天早上统一分配任务,定工定额,晚上看谁完成得好,总结当天工作情况,大家民主评优评先,第二天大家努力争先,“比、学、赶、超”蔚然成风。 由于灌区建设工地战线长,各团营连自成一处,负责一方,管理难度大。于是,工地上狠抓民工思想改造,开展了积极学习毛主席著作活动,以学毛著促认识,以改造思想促劳动。一时,各营连学习毛主席著作“老三篇”成风。口号喊得整天响:学好“老三篇”,改造世界观,反复学,反复用。指挥部要求全体民工要把毛主席的指示印在脑子里,溶化在血液中,落实在行动上,站在无产阶级的立场上,把革命的利益,人民的利益,人类解放的利益,看得高于一切。用“老三篇”这个强大的思想武器,在水利建设中,在灵魂深处闹革命,改造世界观,在三大革命运动中当闯将。要以“老三篇”为必修课,以革命英雄人物雷锋、王杰、焦裕绿等为榜样,不为名不为利,不怕苦不怕死,一心为革命,一心为人民,全心全意为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服务。 各处工地上还大办党训班,培训工地骨干,大搞阶级教育,忆苦思甜,把工地办成一所活党校,办成毛泽东思想的大学校。 各民工团还召开学习毛主席著作先进单位和积极分子代表会,代表们都以民工团为单位,高举毛主席像、大红旗、语录牌,敲锣打鼓,一路上高唱革命歌曲,高呼毛主席万岁!沿途大做好人好事,见到妇女带病吃力挑担就抢着挑,见着老人背货就抢着背,妇女老人表示感谢,代表们就说不要感谢我,要感谢毛主席,这是毛主席叫我做的。 大家还把学习心得写成诗词:“开会想起毛主席,浑身是胆全是力,活学活用取真经,誓将革命干到底。”一时好人好事层出不穷,工地上你追我赶,有的一个人顶几个人干活,不计报酬,大家以吃苦耐劳为荣,偷懒耍滑可耻。 同时,整个工地在各党支部的领导下,高举毛泽东思想伟大红旗,不断用毛泽东思想武装干部和民工头脑,引导民工讨论为谁修渠道,依靠谁修渠道,并穿插上学雷锋、学大寨和工地上的好人好事等现实典型。工地上还开展了活学活用毛主席著作的运动,每个小集体都有《为人民服务》、《纪念白求恩》、《愚公移山》等单行本,做到了人人参加,坚持不懈。人人都写心得,写决心书,大家以毛主席著作为动力,发扬了为革命自觉劳动的精神,做到了“三个一个样”即:有领导在和无领导在一个样;雨天和晴天一个样;黑夜和白天一个样。 各工地还开展大讨论活动:人活着是为了什么?不同阶级有不同的看法。损人利己,损公肥私是资产阶级的本性,他们的世界观是人不为己,天诛地灭,这是反动的腐朽的没落的声音。以解放全人类为己任的无产阶级世界观是,不为名,不为利,不怕苦,不怕死,一心为革命,一心为人民。对革命“忠”字在心,“公”字当头。这是毛泽东时代的最强音,毛泽东思想统帅一切。 为了更好引导群众,各团营开展:“诉、比、讲、学、谈”的群众教育运动。即诉阶级苦、灾情苦,新旧社会对比,讲修建黄石水库的重大意义,谈知心话,帮助民工解决思想问题,引导民工认识到修渠道就是干革命,从而安定了民工的思想。人的因素是第一位的,凝聚了人心,激发了广大民工的思想积极性,人心齐了,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没有完不成的任务,没有修不好的渠道。再一个就是当时干部们大公无私,为群众想得多,为自己想得少,身先士卒,带头劳动,不徇私利,对待任何事公平公正。群众看在眼里,记在心上,自然服从管理。 通过开展各类群众性运动,通过大讨论大学习,人们思想觉悟得到显著提高,做事热情高涨。大冷的天,有时下着小雨飘着雪花,民工们都穿着单衣上工地干活,他们共同的口号是:红军不怕远征难,我们何惧风雨寒。大家披风浴雨,挖土放炮,抬岩担土,干劲冲天,争挑重担。一次,漆河青年民工黄国初抬岩时脚被砸伤,鲜血直流,指导员几次要他休息他就是不肯下工地,说:我流这点血有什么了不起,不要紧,我们要学习王杰同志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精神,全力以赴,为渠道而战。陬市28岁的高永清,身材短小,身体不算十分结实,可他干起活来浑身是劲。他和另一名民工负责洗卵石,每天能洗九千斤,每担卵石都在180斤以上。中队干部看到他瘦弱的身体要他少挑点,别搞坏了身体,可他摇摇头,坚持挑满担。上工地5个多月,没有请一天假,爱人生小孩坐月子写信要他回去,中队也安排他回去几天,他却说,有困难会解决的,我写封信回去就是了,就继续坚持在工地出工,一直干到腊月二十九才回家过年。 1966年10月的一天,九溪公社工地上有个昨天开凿的大炮眼因为下雨积满了水,不能放炮炸岩,眼看就要影响几百人的施工进度,小组长张文才二话没说,拿来自己的一件衣服和被单,将炮眼中的水粘干,保障放炮的顺利进行。那一炮炸开岩方40余方,人们庆贺之余纷纷为张文才的无私举动点赞。 对于一个时代而言,每个人不过是沧海中的一滴水。但对于一滴水而言,生命却是如此的生动具体,能够从不同的角度折射出时代的光芒,因为时代在他们身上留下了太多的烙印。要了解黄石,首先就要了解那个时代背景,了解那个时代背景下人的思想感情,信念信仰,精神风貌。五六十年代的人们,政治思想学习是摆在第一位的,是毛泽东思想哺育起来的一代人,他们忠于党,忠于毛主席,忠于自己的内心,从行动上严格要求自己。思想上有升华,行动上才会有指引,这就是那个特定历史时期下人们的精神状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