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上善若水 于 2024-10-17 10:17 编辑
一次政协会议的经历
1990年1月,津市政协组成第六届委员会,贺彬生任主席,我任秘书长。7月省政协通知,在汨罗市召开全省县级市政协工作经验交流会。我以为只是单纯参加个会,所以收拾了一下,19号陪领导到了汨罗。刚坐定,省政协的工作人员来通知,20号下午津市政协在会上发言。我一听就慌了,忙问怎么没有事先通知?对方说领导交待他,津市的经验多得很,不用稿子都可以讲几个小时。我一听无语可说,知道对方的话是有根据的。 津市政协1955成立,是全省最早的地方政协之一。津市政协的老一辈工作者使命感特强,办了很多开创性的事情。如成立经济促进会为企业牵线搭桥、献计献策;开办职业技术学校,为地方培养人才等。津市政协在全省地方政协范围内一直小有名气。问题是我和主席都是新手,对上届的成绩和经验还来不及融会贯通,即席发言有困难。决定临时抱佛脚,为领导写一篇发言材料。晚上汨罗市政协举办舞会,我和领导参加了,但都没有动。原因是心里有事不想动;领导没有动不能动;不会跳舞不敢动。尽管东道主一再催请,两个多小时硬是没有下舞池一步。回到招待所已是晚上11点多钟,等领导睡了后,开始挑灯夜写。我的思维随着领导的鼾声起起伏伏,到天亮时写了四千多字。上午打印送交会务人员,下午贺主席如期发了言。 本次会议有17个县级市参加,5个单位发言,分别从提高协商发言质量、加强提案办理工作、发挥委员主体作用、创新民主评议方法等方面交流了经验。津市政协的侧重点是围绕全局、服务经济。发言的反响如何不得而知。只是会议休息时,汨罗市的政协主席走到我的身边说:“你是津市政协的秘书长哦,我以为是司机”。严格讲,我的这篇急就章充其量就是个半年工作总结,没有多少经验的成分。由于是处女作,所以退休后我把它郑重其事地收集到自己的文稿专辑里。散会后去吃饭,我看见省政协副主席周政一个人走,灵机一动,立马凑到他的身边问好,介绍自己。周政副主席微笑着问:多少岁了?我答36岁。他略带惊讶的说:怎么这么年轻就到政协来了!周政副主席当过湖南省的副省长,是我见到过的第二个大领导。1985年,我在中南海中央对台办见到过中央统战部的副部长李定。他听说我们是从湖南来的,马上亲切的问住下来没有,吃不吃得惯?这两次偶遇,我得出了一个结论:领导越大越和气! 第二天,会议安排集体参观屈原祠。屈原祠坐落在汨罗江畔,是纪念屈原的主要场所。祠内陈列着屈原的雕像和纪念碑,展示了屈原的生平和他对楚国的贡献。走进祠内,能感受到浓厚的历史氛围,仿佛能听到屈原在此吟诵《离骚》的声音:“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触情生情,突发感想:政协工作不也是一条很长的路吗?在制度化的建设上不也需要一种求索的精神吗? 在我的记忆中,1990年是政协制度化建设的发轫之年。这一年,中共中央发布了《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意见》,明确提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中共湖南省委同意并转发了省政协党组提出的《政协湖南省委员会关于政治协商、民主监督的规定》。要求各级党委结合本地区、本部门的实际情况,和各级政协的同志一道,共同贯彻落实。省政协举行一系列的活动加强对各级政协的联系和指导。全省县级市政协工作经验交流会召开之后,津市政协也加快了制度化建设。除了贯彻中央和省、常德市的有关规定外,结合本地实际,还陆陆续续的设计了一些实施细则,好像有:市委常委与民主党派无党派代表人士交朋友制度;市政协委办与市委市政府相关部门对口联系制度;市政协与民主党派秘书长联系会议制度;市政协文明机关建设制 度等等。这些都为促进我市政协工作的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 慎终追远、继往开来。回到津市后,我写了一首七律,抒发对屈原的崇仰之情。 咏屈原 几番天问探真相,一卷离骚启后人。 澧浦吟蘭寻美政,汨罗奋桨喊忠魂。 纪南松径飞黄鹤,玉笥碑林续楚音。 知否神州端午夜,巨星代月属灵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