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扬社区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777|回复: 1

一瓢米饭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4-10-27 15:26:3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1934年12月中旬的一个下午,红军的部队浩浩荡荡从大庸县境进入桃源牛车河境内,得知当地伪甲长郑启林、保干事全先正为非作歹,欺压盘剥百姓,群众早已恨之入骨。弄清楚这些情况后,军长贺龙很是不平,愤愤地说:“我贺龙向来痛恨这些败类,红军是穷人的队伍,这次来了就不能让他们再逍遥自在!”随即派人围抄了这两人的家,在河边的柳树下处决了这两人。抄来的物资如布匹、粮油、肉和一部分光洋,全部没收充公。
  部队当晚就住在灰溪河沿线的农家,灰溪河属于桃源县的北部,山多林密,住户相对零散。浩浩荡荡的部队开进山来,打破了山里的宁静,山里人从来没看见这么多背枪的人,以为是国民党的部队或土匪来了,纷纷逃到和家界山垴上躲起来。对这种情况,贺龙不以为怪,因为他知道,国民党伙同那些伪保长、伪甲长,为了抓伕(桃源方言,即抓壮丁)会把地方上闹得鸡犬不宁,土匪也时常闹事。这种情况,不仅在灰溪河一带有,在桃源县大部分地区都可以见到。还没来得及等贺龙的队伍们向老百姓们解释,灰溪河一带的人已经逃到山里去了。
  红军队伍向来有着铁的纪律,风餐露宿是常事,绝不随意打扰百姓。即便风雨,也不进入百姓家,露宿在街头与房檐下是常态。因为这次百姓们见到军队不知情跑到山上去了,房子都空了,队伍才住进群众家来。军长贺龙命令部队加强纪律,不准损坏和偷盗群众的物品,否则要受到处罚。
  这里有一户姓郑的人家,户主郑兴业,家里有几个嗷嗷待哺的孩子。家里本来就境况不好,见到队伍前来,急急忙忙就跑到山里去了,连给孩子的口粮都没准备。在山上待了一宿,郑兴业的母亲鲁文翠见几个孩子饿得大哭起来,第二天就壮着胆子下山来到自己家里准备推磨包谷粉(即玉米粉),准备做一锅面糊带上山,给孩子们吃。
  来到自家门前,她看到屋内住满了红军,迟疑不敢进屋,蹑手蹑脚张望着。此时已是用餐的时间,红军的饭菜已做好,准备开餐。一个红军战士看见屋外有人影,就径直走过去问她:“嫂子,你做什么?”鲁文翠嗫嚅着说:“我来家里推包谷,搞些面糊给孩子们吃”。一个中年人走过来说:“你找个碗来,这里有饭,你打些去。”鲁文翠转了一圈,没找到饭碗。那个中年人顺手拿起灶台上的水瓜瓢说:“就用这个装。”这种瓢是用成熟的匏瓜对半分开的,晒干后是可以舀水的简便容器,是百姓家里都会用到的日常之物。旁边做饭的战士就给鲁文翠装了满满一瓢瓜的大米饭,又从锅里舀了些本地的土菜给她,贺龙说:“赶快给娃娃们送去,不够的话又来打。”鲁文翠还没起身,听见打饭的战士喊这个中年男人为“贺军长”。贺龙对鲁文翠说:“现在是冬天,快让孩子们下山来,别冻着了,把乡亲们都劝回来吧。我们是红军,打土豪劣绅,是穷人的队伍,叫乡亲们不要怕。”贺龙接着又把处决本地伪甲长的事告诉给她,并说:“红军把抄来的物资都充公了,这些都是压榨百姓血汗得来的,我们正准备分给老乡们,却没看见人。”
  鲁文翠听这么一说,这才端详起来,眼前这个魁伍的中年人跟那个给他打饭的战士没有两样,只是腰间的皮带上别着短枪,这个中年军长生着八字胡,看起来挺精神,衣服上隐约有字,已经看不清了。再看看其他人,都戴着很长的鸭舌帽,军装都显旧了。
  “这些物资中有布匹和粮油、肉,乡亲们回来后,就都分一点。”贺龙说。鲁文翠觉得这人不像国民党,更不像土匪,不觉心里有了几分亲切感。再看看灶上锅里的菜,既然有肉,为什么不弄来吃呢?她正疑惑着,问:“那你们呢?”贺龙接着说:“红军要让全中国老百姓解放翻身,从此不再受旧世道的压迫。”“红米饭,南瓜汤,秋茄子,味好香,餐餐吃得精打光。干稻草,软又黄,金丝被儿盖身上,不怕北风和大雪,暖暖和和入梦乡。哈哈,这是我们红军的传统,物资留给乡亲们,放在你屋里,你赶快回去让孩子和乡亲们回来。”
  “长官,我这就去。”鲁文翠应声答道。
  “大嫂,我们队伍不时兴‘长官’这个称呼。红军是共产党领导的队伍,我们都称‘同志’。我们这里待遇也没有区别,都吃大锅饭。”刚才做饭的一名战士在旁给她解释。
  鲁文翠转身出去,端着这瓢瓜热腾腾的米饭,半晌在沉思之中没回过神来。到了路上才想到,自己竟然没问这个“军长”的姓名。
  到了山上,见到家人和乡亲们,把刚才经历的事情向大家说了。有人说贺军长就是贺龙,在这一带,敢于打土豪劣绅的只有他。山里的乡亲知道来的大兵是贺龙的队伍,不是土匪,便先后下山,大家都分得了一点从伪甲长家里抄来的物资。大家下得山来,这时红军已经走了。
  鲁文翠把这个盛过饭的瓢瓜一直保存着,每当她凝视这个普通的瓢,她就会陷入深深地遐想之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10-29 09:19:2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龙阳呈祥 于 2024-10-29 09:25 编辑

拜读历史题材类佳作,欣赏学习,衷心点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正扬社区

GMT+8, 2025-2-6 03:56 , Processed in 0.032828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http://www.cdzyw.cn 常德正扬社区

© 2022-2023 正扬社区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