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扬社区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0542|回复: 5

前三十年人生琐忆(16)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2-6-8 10:28:4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永志 于 2022-6-9 10:11 编辑

前三十年人生琐忆(16)

104648tza58r8rri1dxjqq.jpg
郭沫若著《李白与杜甫》
《李白与杜甫》初版于1971年10月,著名文学家茅盾先生曾于1972年致周振甫的信中写道:
“郭老《李白与杜甫》自必胜于《柳文指要》,对青年有用,论杜稍苛,对李有偏爱之处。论李杜思想甚
多创见。”该书上篇关于李白,下篇关于杜甫,另有李白杜甫年表。郭老书中历数李杜的身世、
婚姻、生活习性、政治活动、宗教倾向和文学创作,以及二人的交往和交游,
力图还原被误读千年的本真的“诗仙”与“诗圣”。

    我借调师部,开始还忙于“四五好运动”的材料准备,林彪事件后取消了,我比较清闲,有时间读书。部队有一个资料室,文学作品早被“破四旧”,基本“洗劫”一空,剩下一些历史、哲学类著作,成了我的精神食粮。我花了些时间进行整理,把剩下的书分类上架,因为有毛主席提倡读《红楼梦》的最高指示,劫后余生的一套《红楼梦》也堂而皇之地摆出来了。干事们对我此举很满意,孙广尧组长还表扬我,并且交待我设法再买一两套《红楼梦》。峰峰有一家新华书店,是我经常打发时间的地方,我在那里买到的唯一值得一提的书是郭沫若的《李白与杜甫》。许多干事都曾是各工程兵院校因停办而转来的教员,他们鼓励我多读书。记得有一位孙宏诚股长,因为其姐夫或者什么亲戚在“文革”中受到冲击,受牵连而得不到重用,情绪低沉,但他喜欢买书、读书。他是青岛人,闹着转业。他曾与我谈读书的乐趣,并表示老了退休以后就与书为伴,以读书为乐事。这段时间,我主要阅读冯友兰先生的《中国哲学史新编》,并以此为基础,阅读有关中国哲学史资料,并写了一些学习笔记和心得。曹世诚也是一位老干事,记得在林彪事件出现后不久(当时尚未公开),他与我下到码头的一个连队调查干部战士思想动态。我第一次住在北方农村的村庄里。村子很大,道路纵横交错。秋收以后,地里的秸秆运到村子里,铺在路上,任车压、人踩,秋播时收集拢来做肥料。我们被安排在一个村民家里,有院落,进大门有影壁,为何曹干事一人住一个房间。一天晚饭后,我们在靠京广铁路一条马车道上散步,曹干事评价我说“你是秀才,但不是帅才”,鼓励我多读书,将来有用。战友们夸我是“高尔基”,尤其是电影放映队的老刘(家就住在峰峰矿务局一个区内)小于和刘香菱、张婉君,干脆就喊我做“高尔基”。今天看来,曹干事对我的看法是深刻的。如果我不涉足政界,老老实实读书做学问,可能对社会的贡献要大得多。曹干事的家属和儿子我都认识,儿子叫曹忠,上幼儿园,脸盘很大,唱京剧《沙家浜》,扮演胡传魁,像模像样。


达干事(定).jpg
2002年夏天,老友在常德重逢
1972年初春,我与总字355部队宣传干事达庆晓到沈阳参加由军委工程兵政治部
举办的新闻写作培顺班,记得地点在沈阳市农展馆附近。

    1972年初春,我与达庆晓干事到沈阳参加军委工程兵政治部举办的新闻写作培训班。记得地点在沈阳展览馆一带,那里是一个工程兵的物资基地,师级规格,师长姓边,她的女儿是53师卫生科的战士。此次到沈阳我们受小边之托,去她家看望她的父母。边师长平易近人,夫妇俩都很热情,招待我和达干事在他们家吃了一餐饭,好像是吃饺子。边师长边吃饭边给我们讲他和陈魁元在一起当兵的故事,有一次两人发生争吵,陈魁元骂他是麻子,边动手打了陈魁元一个耳光,当时边是排长,陈是副排长。两人都不记仇,不久又和好如初。记不清这次学习班是半个月还是一个月。回部队不久,我又被派到北京工程兵报社送稿。当时我住在北京南礼士路一家部队的招待所,差不多每天往返于太平路。一人在北京很孤独,住了差不多半个月时间。后来达干事来北京,受电影队的刘香菱之托,我们两人还一同到她家里,看望其父母,她家好像住在外交部的一栋家属院,她的父亲当时是北京市公交公司负责人。我不想在北京久待,要求与达干事一同回部队。车经石家庄,达干事做我的工作下车,停留两天去看望他的老首长,下到站台后,我又突然改变主意不去了,我着急工作,想回部队再写点通讯稿送北京。达干事一个人不方便去,只好作罢。他对此事有意见,说我“蠢”。其实,回师部不久我就被通知回连队了,并没有让我继续写通讯稿,也没有再上北京,至今,我虽多次经过,仍然没有到过石家庄。
    1973年初,我从部队复员。据李寿全后来告诉我,复员前,远在宝鸡的团部曾派一名王干事来峰峰了解我的情况,因为我是这批兵中最早确定的提干对像,看我能否提干。连队指导员林松华是我的湖南老乡,他因行政能力不强,受人歧视,我们鼎力支持他,但此时,正是他告诉王干事,“应国斌想读大学,不愿留在部队。我们已经安排他复员。”其实,我虽然想读大学,当时的情形,我到哪里去读大学呢?我离开部队时,哭得很伤心,虽然我应征入伍时就不相信自己会是一个合格的军人,但是既来之则安之,几年的军营生活,我确实是尽力尽心的,也希望能在这个职业上有所成就。否则,我在两年前与彭国权、高炎林、刘桂海等同学复员,也可能会安排在省政府或其他部门,不会像现在“哪来哪去”,又回到老家农村。我为自己的前途而伤感。在邯郸等车时,我邀几位战友游了一次公园,好像园中有左权将军墓(纪念碑),还有一些赵国古都的遗迹。这个地方我早就想去,而且有很多机会可以去,但我一直因为“忙”而没有去。
100806a55zjicw333wziip.jpg
三个老同学参观西柏坡
2011年11月15日,我第一次到石家庄。17日,三个高中的老同学即姚镇国(左)、
李汉秋(右)和笔者一起参观西柏坡。

——转自应国斌著《澧沅俊彦》湖南人民出版社2008年12月第一版,有修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6-8 17:30:08 | 显示全部楼层
若当时题干了,可能会当将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6-8 21:06:56 | 显示全部楼层
欣赏老师佳帖!为您点赞!
104648tza58r8rri1dxjqq.jpg
100806a55zjicw333wziip.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6-9 08:54:56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2-6-9 08:58:43 | 显示全部楼层
政协邱渭波 发表于 2022-6-8 17:30
若当时题干了,可能会当将军。

谢谢!从来没有想过当将军,只是因为当时“文革”,打破了我的大学梦,找出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2-6-9 08:59:37 | 显示全部楼层
史开均 发表于 2022-6-8 21:06
欣赏老师佳帖!为您点赞!

谢谢老友关注、鼓励!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正扬社区

GMT+8, 2025-2-12 16:39 , Processed in 0.038691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http://www.cdzyw.cn 常德正扬社区

© 2022-2023 正扬社区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