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扬社区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5019|回复: 3

“嗲嗲”(爷爷)的现话(2)·老家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4-11-15 10:44:1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永志 于 2024-11-16 10:30 编辑

“嗲嗲”(爷爷)的现话(2)
一、老家

嗲嗲2.png
上世纪八十年代,父亲在六合垸老家的水桥上
母亲.png
上世纪八十年代,母亲在六合垸老家屋场上
五兄弟.png
作者五弟兄在六合垸老家屋场上合影
老大出生在作育垸,老二出生在八珍垸,
老三、老四、老五出生在六合垸老屋场

  我家是安乡土著。相传朱洪武战败陈友谅后血洗湖南,安乡被屠杀后仅剩九姓人家,应氏是其中一姓,保兴垸(今安尤)曾建有九姓祠,就是纪念这件事。家谱记载,我们的光字辈和明字辈祖先就葬在保兴垸。到了正字辈祖先,就是我的曾祖父,死后葬黄山庙岗岭,在现在的安障乡,小时候我曾去挂过山。
    离开安乡向南县发展,可能到了我的嗲嗲(爷爷)大有(1844-1893)的手里。虽然嗲嗲死后仍然是葬在保兴垸竹山坡(安尤),但婆婆死在麻河口,葬在双福垸,即今麻河口乡的陈家渡村(几年前这里还称北河口乡,近年并大乡后改)。婆婆高氏(1854-1928)是嗲嗲的续弦,元配金氏未生育。婆婆比嗲嗲迟去世35年。婆婆从袁家下堂到应家,在袁家生有二子,到应家生有三子。应家三子为长子忠清,次子忠焕,三子忠品。忠清是我的父亲。三弟兄分家时,每个人分了一百多亩田。那时幺叔还没成家,岳父家传话说女方要求分家时要分座庄,即就在麻河口。我父亲老大,大部分水田分到陈家渡,麻河口只分得麻河口六百弓的低湖田20亩,其余80亩田在陈家渡。二叔分在马尾洲。分家后,我们住陈家渡,有房子。后来一场大水,陈家渡倒垸,倒口正对着我家的田,80亩田被冲得稀烂。漬水退后,按田亩收复堤费,我家出不起钱,况且田里清淤恢复还要钱,到哪里搞这么多钱,只得放弃,差不多全部送人了,举家又搬到麻河口去住。父亲久病,1928年去世,无钱安葬,只得向祠堂里借钱,陈家度的老屋也抵押出去了。父亲葬陈家渡,大跃进时迁坟,才搬到六合垸,以后和母亲合葬。到麻河口,我们孤儿寡母就借住在幺叔忠品家里。

永志祖墓前.png
2010年4月4日,笔者在祖父母合葬墓前留影

   我的姆妈的娘家早先也是住在麻河口的。外公有三个儿子两个女儿,住在九百弓。姆妈结婚时,家境也蛮好,有田有土。后来安乡安武乡竹林围新垸,三弟兄都搬到安乡发展。这个选择失败了,新围的垸子没有留湖盛水,下得几滴雨就积水成灾,经常垮垸,家里不久就搞穷了。
    我两弟兄,哥哥成人后租种合兴垸吴家三老倌的田,地点在现在安宏乡的作育垸。后来我们为了躲壮丁,哥哥又独自搬到雷府州(常德中河口)去了。我很多亲戚还住在这里,有姐夫一家,袁家大哥、二哥。在作育垸,我有一间一磨角茅草房,我就在这里结婚。但不久我也到雷府州去栽田,这时哥哥已去世好几年了,不是因为他的原因;而是安乡税赋重,被逼的。但是,第二年,即1948年,雷府州倒垸,1949年又搬到靠着作育垸的八珍垸。1952年,第二次土改,和廖树生合分地主汤守宇家的茅草屋,我们就搬到了六合垸,一直住到现在,快六十年了!

老屋场.png
老屋场
  1952年,第二次土改,和廖树生分了一栋屋,
我们就搬到了六合垸,一直住到现在,快六十年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11-15 13:14:30 | 显示全部楼层
叙现话,讲家史。好文,点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4-11-16 07:26:51 | 显示全部楼层
山河 发表于 2024-11-15 13:14
叙现话,讲家史。好文,点赞!

谢谢光顾,鼓励!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4-11-16 09:14:39 | 显示全部楼层
永志 发表于 2024-11-16 07:26
谢谢光顾,鼓励!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正扬社区

GMT+8, 2025-2-6 07:14 , Processed in 0.036092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http://www.cdzyw.cn 常德正扬社区

© 2022-2023 正扬社区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