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扬社区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693|回复: 0

古镇民间消防队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4-11-25 08:20:4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汉寿老干部网宣 于 2024-11-25 08:25 编辑

古镇民间消防队


刘亚波


  在岁月的长河中,湖南汉寿百禄古镇静静地坐落于洞庭之滨,青石板路蜿蜒曲折,两旁是错落有致的民居与商铺,这里的人们过着平静而祥和的生活。然而,一场突如其来的灾难,打破了这份宁静,也在古镇的历史上留下了深深的烙痕。

微信图片_20241125082316.png


  那是民国 29 年的一个晚上,一场凶猛的大火席卷而来,无情地吞噬了百禄古镇的半条街。火势熊熊,映红了半边天,居民们惊慌失措,四处奔逃。大火过后,满目疮痍,曾经繁华的街道变成了一片废墟,商家们损失惨重。这场惨痛的火灾,如同一记重锤,狠狠地敲醒了古镇的居民,尤其是那些商户们。他们深刻意识到,若想在这片土地上继续安稳地生活与经营,必须要有应对火灾的有效措施。

微信图片_20241125082309.png


  在古镇商会的牵头与协同之下,一个名为 “灭火队” 的消防组织应运而生。古镇的百姓纷纷响应,有钱的出钱,有力的出力,大家齐心协力,一心只为打造一个能守护古镇的消防力量。几家大商户主动承担起了购置消防设备的重任,他们不辞辛劳,派人远赴汉口购买水枪。
  南胖伙乘坐去汉口的商船,成功购回了五支水枪,同泰绸布庄认购了 2 支,德义生商行、郭太昌布庄、久昌布庄各认购了 1 支。这些水枪被小心翼翼地分归到各户保管,一旦遇到火灾,便会被拿出来投入救火行动。
  这水枪,可是灭火的关键家伙。它由紫铜打造而成,是精致的吸水筒,长约五尺,口径如同矿泉水瓶子般粗细,分为上下两截。下部底端有个阀门,专门负责进水;上部则是活塞式的铜管,同样带有一个阀门。使用时,只需将上部向上一提,便能借助压力将水抽入筒内,接着向下一压,水就会如银龙般喷射而出,可达两三丈高。若是压的力量更大,那射出去的水则会更高更远,仿佛一条水龙直扑火焰。

微信图片_20241125082300.png


除了水枪,铁匠铺的师傅们也没闲着。他们挥动着铁锤,叮叮当当,打造出了许多麻搭火钩。这些麻搭火钩配上长长的竹杆,就成了断火路的利器。在火灾发生时,消防队员们可以用它们挑起燃烧的物件,或者用麻搭火钩拉开易燃的障碍物,阻止火势的蔓延。
  随后,灭火队进行了分组与分工。每户出一个人,组成了三个小组。水枪组的队员们负责操控水枪,精准地将水射向火焰,压制火势;担水组的队员们则挑起水桶,穿梭于水源与火灾现场之间,确保水枪有充足的水源供应;麻搭火钩组的队员们手持工具,在火场边缘忙碌,他们小心翼翼地断开火路,防止火势进一步扩大。各个小组都有明确的负责人,他们经验丰富、指挥有方,带领着队员们进行训练与演练,力求在火灾来临时能够做到有条不紊、配合默契。
  岁月流转,灭火队一直坚守着古镇。哪怕到了解放后,这些设备与组织依然存在,默默地守护着百禄古镇。或许是因为有了这样一支消防队伍的存在,古镇仿佛被幸运之神眷顾,一直都没有再发生过严重的火灾。那些水枪,虽然在岁月的侵蚀下略显沧桑,但依然静静地躺在角落里,仿佛在诉说着往昔的英勇事迹。
  然而,时代的浪潮汹涌而来。在大跃进大办钢铁的时期,一切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整个国家都沉浸在大炼钢铁的热潮之中,百禄古镇也不例外。人们纷纷将家中的铁器收集起来,投入土炉之中,期望能为国家的钢铁事业贡献一份力量。那些曾经在火灾中发挥过重要作用的水枪和麻搭火钩,也未能逃脱被当作废铁的命运。它们被丢进了土炉里,在熊熊烈火中逐渐熔化,最终化为了一炉铁水。
  虽然水枪和麻搭火钩已经消失,但百禄古镇的老百姓们因曾经遭受过火灾的洗礼,防火意识早已深深地烙印在心中。他们群策群力组建灭火队的那段历史,以及当时超前的消防思想意识,却永远不会被遗忘。这些宝贵的经验与精神,穿越时空,照耀着现在的居民。在当今社会,消防安全依然是重中之重,百禄古镇的故事就像一面镜子,提醒着人们要时刻保持警惕,重视消防,传承那份守护家园的坚定信念与团结精神。  
  (2018年10月14日,于百禄桥照相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正扬社区

GMT+8, 2025-2-11 12:49 , Processed in 0.034092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http://www.cdzyw.cn 常德正扬社区

© 2022-2023 正扬社区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