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桃源平安哥 于 2024-11-28 20:37 编辑
与老经验对决中成就了“大爱” 在桃源,提起江大爱,人们马上就会想到他的大爱农场,他的爱心公益,他的事迹,上过电视,见过报纸,在网络更是屡见不鲜。从另一个角度来看,他的成功是与传统老经验对决中形成的。 江大爱是桃源县漳江街道海螺山村人,2011年,从士官退伍的他回到家乡,父亲拿出一把锄头交给他说:农民再没有也有一块责任田,只要勤快就饿不死人,你既然回来了,就安安心心地跟我学种田,我承包了村里一些田,正好需要劳动力。 江大爱的父亲是村里出名的种田老把式,田里的工夫有一套。分田到户后的一些年,他种的田就是比别人好。这年,他承包了村里170亩田。 江大爱虽然出身农村,但他自小读书,初中毕业后只帮家里放过牛,之后又当兵8年,农活根本不会。 他放下行囊,跟着父亲每天天不亮就下田,天黑了才收工回家。家里仅有的机械设备就是一台小耕田机,除了收割时请人外,耕田、播种、插秧、打药、施肥全靠人工,父子俩居然把这170亩水田打理过来了。一年下来,人累得又黑又瘦,收入才几万块,还不如在外打工。江大爱有了外出的想法。父亲却说无农不稳,都去打工,农田荒了,到是没有吃的,国家不乱套了吗?他只好留了下来。 他父亲坚持自己能做的事,绝不依赖别人,能用人工的决不用机械,这样可以降低生产成本。 在育种上,他父亲培育一些传统的种子,省了买优质种子的钱,却因产量上不去,损失了更大的收益;在处理稻谷的问题上,他父亲坚持收回来的稻谷自己晒干后卖出去能卖更好的价钱,为此用水泥砌了一个很大的晒坪,结果增加了晒谷的人工成本外,遇到雨天,稻谷几天晒不干还发芽,损失更大;在施肥方面,他父亲认为农家肥里面什么都有,不用施化肥和微量元素,还把村里一养鸡大户的鸡粪直接撒在稻田里,导致秧苗烧死且病虫害增多;买新机械设备更是提都不要提。 这一年,他跟父亲学会了水稻种植的全套方法,却发现和十多年前的种法没两样,只不过面积增大了而已。 不讲科学,不做核算,全靠体力做,人怎么能吃得消呢?他想说服父亲,却每次都被父亲怼回:你才种几天田?他讲不出个所以然来,只能听父亲的。 他坚信,现代农业绝不是父亲那样干的。于是,他将目光投向远处。他参加了县里农业部门组织的水稻种植培训,还到岳阳职业技术学院、湖南农大乡村振兴学院进行短期进修培训。通过培训,他了解到什么是现代农业,什么是科学种田。 他要想办法改变父亲的观念!一次偶然的机会,父亲因闪了腰,几天不能动弹。他以照顾父亲身体为切入口,结合惠农政策,劝说父亲添置一些农业机械。父亲终于松口,同意买一台收割机。这一年收入比上一年增加了2万,让他父亲尝到了农业机械的甜头,观念有些变化了。 2015年,他成立了大爱农场,农业机械多了起来,父子俩流转的土地更多了。然而,在经营品种上,父子俩意见又发生了严重的分歧:父亲想把所有流转的田都种双季稻,说稻田就是用来种稻的;江大爱认为,这些田大多是望天收,种双季不仅人受不了,田也没有得到休整,遇到干旱,晚稻可能绝收,不如种中稻且中稻收割后还能收一茬再生稻,有条件的地块还可以种一季油菜,总收益不会比双季稻差。 两人谁也说服不了谁。2021年初,父子俩终于分开,父亲经营本村的200亩水田种双季稻;江大爱经营附近三个村流转的1000亩种中稻和油菜。除了耕作和收割时江大爱过来帮父亲外,其他都是各干各的。江大爱用优质种在育秧棚培育后用机械插或抛在田里,用无人机施肥、打农药,收割的稻谷直接卖出去,待再生稻成熟后,每亩又收几百斤再生稻。油菜也采用机械播种、除虫、收割。一年下来,江大爱的总收益是父亲的5倍以上,且轻轻松松,而父亲在这一年的劳累中苍老了许多。 父亲的信任,社会的认可,他的目光更远了 铁的事实让父亲心服口服,他对江大爱说:你是对的,种田还是要相信科学,以后这些田怎么种,你来做主。 有父亲撑腰,江大爱干劲更足了,2023年,他成立了农机专业合作社,把自己及同行的各种农业机械作用发挥到极致;他还修了一个大仓库,用来存放农业机械及作为粮库备用;他重修了高标准的育秧棚,还在山边搭建了一个鸡舍和牛棚,安排自己的父母每天只管放牛和把鸡赶进山里吃食,他自己专门经营1200亩水田,期间,他还多次参与社会公益活动,为需要的人献爱心。 一年下来,仅稻田纯利润就有20多万元,另存栏二十头牛,1500多只鸡,出售近8万只鸡蛋。 2024年初,正当他踌躇满志想大干一番时,一场突如其来的冰灾压垮了他的仓库、育秧棚和鸡舍,打坏了很多农业机械,直接损失100多万元。 看到面对如此严重打击不唉声叹气,还在自己面前强装镇定的江大爱,父亲安慰道:大爱,不用担心,再不堪也比我们当初创业时强多了,有爸爸在你后面,你大胆干就是。 和他一起参与爱心活动的爱心人士闻讯后也纷纷向他伸出援手:他们相约来到受灾现场,帮助清理修整设备机械;将蔬菜、鸡和鸡蛋拿到城里义卖,一些群众纷纷购买,以示关心。 “冰雪压垮了我的库房,压不垮我的理想。”江大爱表示,下一步将把仓库重新建好做仓储,添置稻谷烘干设备,增强自主性,还要流转200亩山林放养跑山鸡,将农场打造成研学基地,让学生们来体验耕、读、渔、樵的乐趣。
|